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本文选择大兴安岭中段扎兰屯地区大面积分布的晚侏罗世侵入岩为研究对象,报道了这些花岗质岩石的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这些岩体形成于晚侏罗世(162Ma~160Ma和148Ma),显示高硅(Si O2含量在66.48%~75.68%)富碱(Na2O+K2O含量在8.25%~10.57%)特征,A/CNK=0.96~1.18,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具有中等程度的Eu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K及Nd、Zr、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Sr、Nb、P、Ti等强不相容元素,相对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Ba,属高分异I型花岗岩。岩石主要来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资料分析,扎兰屯地区晚侏罗世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的伸展环境,而这种构造背景很可能与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碰撞后的伸展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对青海省黑山晚志留世花岗岩的岩石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石属典型钙碱性系列岩石,并具有富钾特征。对于主量元素如MgO,A12O3,Fe2O3、CaO随SiO2的含量增加而增加,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岩石中Ba、Th强不相容元素等强烈富集,其含量高于地幔岩,其之间呈现同步增长关系。中等不相容元素Ta、Nb、Hf、Zr、Sr等富集程度中等,轻微一中等程度的负铕异常(δEu=0.53~0.67);δCe值0.92~0.96,铈略有亏损;(La/Yb)N值4.93~31.36,均大于1。其特征显示岩石物质来源于地壳上部,有下地壳或上地幔物质混入。结合花岗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可知,该花岗岩应是同碰撞环境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地质依据,系统总结了勘查区玢(斑)岩的岩石特征,并分析探讨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地质意义。岩石化学特征表明,该区玢(斑)岩SiO_2含量为59.06%~68.62%,全碱(ALK)值为6.32%~7.35%,显示出富钾富钠的特点,铝饱和指数(A/CNK)为1.20~1.59,表现为过铝质;岩石中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Nb、Ta、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高Sr值(340×10~(-6)~868×10~(-6)),低Y值(17.47×10~(-6)~22.18×10~(-6))和Yb值(1.57×10~(-6)~1.83×10~(-6))指示岩石类型为俯冲造山带钙碱性I型花岗岩系列;稀土总量(189.91×10~(-6)~252.51×10~(-6))较高,明显富集轻稀土,且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_N=14.82~22.3),δEu值(0.79~0.87)表现出弱负异常。与区域格咱弧中酸性含矿岩体对比可知,它们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相似性,该区可能具有斑岩型矿床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明石砬子山等地区花岗岩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在SiO_2-K_2O图解上,投影点均落入高钾钙碱性区,显示钙碱性特征。该期侵入岩强烈的Eu亏损、左陡右缓的"V"型稀土配分模式具有典型"A"型花岗岩的稀土配分模式特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新疆阿尔泰冲乎尔地区北缘花岗质类岩石的矿物学、岩石学及电子探针分析研究,鉴定冲乎尔盆地北缘花岗岩属斜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系列。岩石主微量元素分析显示,花岗岩和盆地火山沉积岩具有相似的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表现为:准铝到弱铝过饱和的钙碱性系列,镁含量较高,Ba、Y、N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轻稀土富集,稀土元素分布曲线为Eu弱负异常的右倾平坦型,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花岗岩的物质来源可能主要来自中上地壳。用单颗粒锆石SHRIMP U-Pb定年方法。测得该岩体成岩年龄为413±3.8Ma,晚于盆地火山岩436±4Ma,结合花岗岩分布及基底构造特征,认为该期花岗岩受区域南北向构造控制,冲乎尔盆地可能为早古生代火山沉积盆地,盆地岩浆岩相似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暗示它们可能具有同源岩浆演化系列的性质。该期花岗岩可能为志留纪活动大陆边缘环境下,古亚洲洋板块向西伯利亚板块俯冲,热一构造作用引起中上地壳部分熔融,在阿尔泰山及其南缘形成S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6.
小盆地超基性岩产出于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结合带东部,主要由辉石橄榄岩、橄榄辉石岩及橄榄岩组成。岩石化学特征显示超基性岩属于典型的阿尔卑斯型超基性岩;稀土元素特征反映轻稀土分馏程度较高,说明轻稀土富集,曲线为右陡倾斜型;微量元素与原始地幔相比,强不相容元素Rb、Ba、Th、U、K、Nb、La、Ce、Sr、Nd富集程度较高。超基性岩形成时代为早泥盆世。构造环境应属祁漫塔格加里东造山带造山后阶段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7.
北秦岭西段新元古代两河口岩体,岩性为眼球状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含少量黑云母、角闪石及榍石,属钾质钙碱性花岗岩类;主量元素SiO2=68.48%~72.45%,K2O/Na2O=1.35~2.07,为钾质;在K2O~SiO2关系图上投入高钾钙碱性区;A/CNK介于1.03~1.31,总体为钾质钙碱性弱过铝质花岗岩.岩石富集LILE元素(K、Th、Rb、Ba等),亏损HFSE元素(Ta、Nb、Y、Yb等);稀土元素总量较高(ZREE=126.82×10^-6~267.359×10^-6),轻重稀土强烈分馏(∑LREE/∑HREE=5.447~8.894),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具中等程度Eu负异常(δEu=0.417~0.621).微量、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与北秦岭东部的碰撞型德河岩体、寨根岩体及牛角山岩体一致.Pb-Sr-Nd同位素组成具低的εNd=-3.9180~-6.0064、较高的87Sr/86Sr(t)=0.70760~0.71675、富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组成,模式年龄tDM=1849.73~2022.79Ma,指示两河口岩体源岩特征与秦岭岩群、马衔山群相近,岩浆源区为下地壳成因.结合区域资料,认为两河口岩体形成于同碰撞末期-后碰撞初期的构造转换时期;这一认识细化了北秦岭新元古代碰撞造山过程;其所确立的汇聚碰撞时间与我国晋宁运动时限一致;为研究中国古陆块在新元古代时期汇聚时限、过程、方式及Rodinia超大陆事件在秦岭地区的响应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8.
361铀矿床沥青铀矿脉的稀土总量最高,其次为碱交代富矿石和绿泥石化、水云母化碎裂花岗岩,主构造边部的辉绿岩的稀土总量相对较低。富矿石沥青铀矿脉中稀土元素高度富集,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上,呈轻稀土元素轻微亏损和重稀土元素轻微富集的海鸥型模式。花岗岩成岩过程中,岩浆内的轻稀土元素发生了强烈的分馏作用,而重稀土元素分馏作用弱。在361铀矿床中构造碎粉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明显比其它的要低,但各个岩石样品的曲线形态基本一致,说明他们的形成演化条件和时期基本相同,同时也显示样品之间稀土元素分馏程度基本相同。几乎所有蚀变岩石的铀含量均高于未蚀变岩石,并随着蚀变的增强,铀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瑶坑岩体位于闽浙交界沿海地区,是闽浙沿海晚中生代A型花岗岩带中的一个典型碱性花岗岩体.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表明,该岩体的形成年龄为91.3±2.5 Ma(MSWD=3.7,2σ),属晚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发育特征的微文象结构和晶洞构造,含有典型的碱性铁镁矿物钠铁闪石.地球化学上,该岩体富硅、碱,贫钙、镁,富K、Rb、Cs、Th、U,贫Sr、Ba、P、Ti、Sc.其Nb、Ta、Zr、Hf和Ga等元素的含量也较高,(Ga/Al)×10^4值变化于3.64~4.41,并具显著的铕负异常(δEu=0.15~0.20).与闽浙沿海A型花岗岩带中的其它岩体相比,瑶坑岩体具有偏高的εNd(t)值(=-0.7~-1.4)和偏低的二阶段Nd模式年龄(t2DM=0.95Ga~1.01Ga),指示幔源组分对该岩体的形成具有更重要的贡献.在A型花岗岩亚类的判别上,瑶坑岩体以较低的Y/Nb比值和较高的Nb/Ta比值相似于Eby(1992)区分的A.型花岗岩,而明显有别于岩带主体属A2型的特点.岩石产出构造背景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多组深断裂交汇,进而引发多量幔源组分参与成岩过程,是导致瑶坑岩体元素-同位素组成与区内其它同类岩体有较明显差别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博罗霍努岩体是发育在新疆伊犁北部的一个大型海西期花岗岩体,总体沿近SE-NW向分布,出露面积逾2000km^2。该岩体主要包括三类花岗岩:灰黑色辉石闪长岩、浅色黑云母花岗岩和紫红色黑云母钾长花岗岩。锆石U-Pb La-ICP-MS定年表明,辉石闪长岩的年龄为301±7Ma.黑云母花岗岩的年龄范围为294±7~285±7Ma,而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则形成于280±5~266±6Ma。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黑云母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以准铝或弱过铝I型花岗岩为主,个别属于弱过铝S型花岗岩。在微量元素方面,这些花岗岩均富集轻稀土而亏损重稀土,但来自两个剖面的花岗岩具有不同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可能代表它们的岩浆源区有所不同,因此需要进一步对这些花岗岩进行同位素地质学研究。相对于洋脊花岗岩而言,博罗霍努岩体的花岗岩明显富集K,Rb,Ba和Th,同时,显著亏损Nb,Ta,Y和Yb。以上地球化学特征及微量元素判别图表明,这些花岗岩类形成于俯冲有关的火山岛弧环境。结合伊犁及邻区岩浆岩的特征及其时代,可以认为博罗霍努岩体的形成与天山北部洋壳向南的俯冲造山作用有关。西天山北部俯冲造山作用最终在中二叠世结束,并在中—晚二叠世进入陆内造山和伸展拉张阶段。  相似文献   

11.
玛因鄂博岩体分布于新疆阿尔泰山南缘玛因鄂博深大断裂北东侧。主体岩石类型包括片麻状英云闪长岩、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岩石中含有较高的黑云母,并可见夕线石、堇青石、电气石等富铝特征矿物。锆石的SHRIMP U-Pb定年表明该岩体结晶年龄为283Ma。岩石具有低的SiO2、CaO、Ba、Sr、Nb、P2O5、Al2O3/TiO2比值及高MgO、FeO^T、Cr、Ni、Ti02、REE(∑REE=126.8×10^-6~218.11×10^-6)、A/CNK(〉1.1)等特征,富集轻稀土((La/Yb)N=5~11),具有中等的Eu负异常(δEu=0.52~0.74)。上述特征表明该岩体与典型的高温型强过铝花岗岩相似。岩石的Nd同位素分析表明,其Nd初始值变化大(-0.3~-3.5),而其中辉长岩体的Nd初始值为5.5。基于上述,我们认为花岗岩原始岩浆来源于底侵的玄武岩浆引起的低成熟度碎屑岩部分熔融,并有部分玄武岩浆的加入。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推测它形成于后碰撞阶段,属于后碰撞强过铝花岗岩。在阿勒泰地区早二叠纪强过铝花岗岩的界定为阿尔泰乃至中亚造山带的后碰撞花岗岩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岩石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2.
大兴安岭北段塔河-翠岗地区下石炭统红水泉组主要分布于塔河县—翠岗镇一带,岩石类型为板岩类、变砂岩类,原岩以沉积岩类为主,部分岩石受火山作用的影响,伴有陆源碎屑物质的加入;稀土配分曲线呈不对称右倾,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贫乏;亲石元素Th正异常明显,亲铁元素Ni、Sr负异常明显;变质时期主要为中华力西期。  相似文献   

13.
前人仅对矿区内侵入岩的岩石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缺乏其形成大地构造环境及成矿关系研究。为此,本文从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方面着手得出,侵入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属轻稀土富集型及S型花岗岩,源于壳源,属火山弧造山期花岗岩。斑状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属含矿性岩体,可指导下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野外地质调查发现在阿尔泰南缘额尔齐斯构造带东段、额尔齐斯活动断裂与富蕴-锡泊渡断裂之间发育了一套未变形的酸性岩墙群.岩墙群侵位于海西期片麻岩化花岗岩和上石炭统深变质的额尔齐斯组岩层中,薄片鉴定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确定为具有细晶结构的流纹斑岩.岩石的SiO2含量为70.9%~75.38%,K2O+Na2O含量为7.55%~8.99%;大部分样品Na2O>K2O,里特曼指数值为1.8~2.5之间,Al2O3=12.80%~14.53%,A/CNK=0.9~1.1,NK/A=0.7~0.9,具有准铝质-弱过铝质、低镁、高钾钠、低钙和锶、高(Fe)mol/(Mg)mol特点,具A型花岗岩类特点,属于亚碱性脉岩.岩石轻稀土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具有明显的中等负铕异常,壳源特征明显.锆石U-Pb二次粒子微探针测年显示岩墙群形成于277~286Ma.推断岩墙是阿尔泰海西期造山运动结束后,在拉张构造环境下的地壳局部熔融产物.  相似文献   

15.
牛头山岩体位于丽水-余姚断裂带南部,岩体为花岗岩,通过对其进行详细的野外的调查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SHRIMP成岩年龄分析,结果从结构序列上从边部到中心具有从细粒→中细粒→中粒的变化趋势,可划分为三个相带,从成分序列上可划分为中粗粒花岗岩和细粒斑状花岗岩两个期次,岩石地球化学显示岩体为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轻重稀土元素分异不明显,铕负异常明显。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具A型花岗岩特征。SHRIMP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26.8±5.3 Ma,代表岩体的成岩年龄;岩体主要受控于丽水-余姚断裂带,是沿着断裂带侵位;指示构造环境为活动陆缘弧。  相似文献   

16.
林口建堂中地区巨斑状二长花岗岩主要岩石类型为巨斑状细—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属钠质的过铝质的钙性岩石系列,其稀土配分模式总体特征与大陆地壳的稀土曲线形态较相似或相近,成因类型为幔涌底劈作用原地重熔成因的花岗岩,时代确定为中寒武世。  相似文献   

17.
在浙东新昌地区,新发现了一个由辉绿岩和花岗岩组成的复合岩体.辉绿岩主要由斜长石(An=45~55.50%~60%)、普通辉石(20%~30%)、普通角闪石(10%~15%)等组成,全岩Ar-Ar同位素年龄为109.1±2.8Ma;花岗岩主要由石英(25%~30%),钾长石(50%~60%),斜长石(An=20±,10%~15%)及少量的黑云母(<5%)组成,锆石SHRIMP U-Pb年龄值为129~109Ma,其最小年龄值109Ma与辉绿岩的相同,证明辉绿岩和花岗岩近同时冷凝固结.在岩石地球化学上,它们同属钙碱性岩石系列,具有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亏损等特点,稀土元素、微量元素配分型式基本相同,(87Sr/86Sr)I=0.7074~0.7079,εNd(t)=-3.5~-4.4,指示它们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发生过充分的交换.这与浙东晚中生代玄武岩-流纹岩复合岩流的相似,也与福建沿海同时代复合火成岩的基本一致.它们是起源于受消减作用影响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而产生的玄武岩浆底侵,并与深融的壳源花岗岩浆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壳幔作用的产物.新昌复合岩体的发现与研究,为研究浙东地区和浙闽沿海的壳幔作用和构造-岩浆作用提供了一个新的实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产于冈底斯南缘一个变形花岗岩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原位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变形花岗岩为高硅(SiO2=73.38%~76.06%)钙碱性岩系,K2O/N%0=0.69.1.17.铝指数(A/CNK)=1.03~1.07,为弱过铝质岩石.变形花岗岩微量元素组成显示贫大离子亲石元素(e.g.Rb=47×10^-6~71×10^-6)和高场强元素(e.g.Nb=1.31×10^-6~-3.09×10^-6,Ta=0.23×10^-6 ~0.54×10^-6),具有岛弧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属性.变形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178±1Ma,该年龄代表岩浆结晶年龄.锆石Hf同位素组成显示εHf(178Ma)值变化于+14.1~+17.7,表明变形花岗岩岩浆来自初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变形花岗岩的岩石成因与新特提斯洋向欧亚板块南缘的俯冲消减作用存在联系,其岩浆结晶年龄反映了新特提斯洋发生俯冲消减的开始时代不晚于早侏罗纪,说明了新特提斯洋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演化.  相似文献   

19.
西南天山阔克萨彦岭地区巴雷公钾长花岗岩出露于蛇绿混杂岩南侧。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岩石富碱(K2O+Na2O为8.25~8.72%〉8%),富钾(K2O/Na2O为1.34~1.56),准铝质(A/CNK为0.94~1.05),为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亏损Sr、P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Nb、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中等的负铕异常(δEu=0.49~0.59),为向A型花岗岩过渡的后碰撞高钾花岗岩特征;岩石的Nd/Th(1.64~3.19)、Th/U(5.95~7.11)、Nb/Ta(7.26~9.17)和高K2O/Na2O比值、低Sr/Ba比值特征表明,巴雷公花岗岩来源于中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残留相为斜长角闪岩。阴极发光图像显示,该岩石中锆石多呈完好的自形晶,具有岩浆锆石特有的韵律环带结构,LA-ICP-MS微区原位U-Pb定年结果表明该花岗岩的结晶侵位年龄为273±2Ma。综合南天山已有研究成果,推测南天山造山带后碰撞花岗质岩浆活动主要发生在282~259Ma之间,具有从高钾钙碱系列(282~266Ma)向碱性系列(266~259Ma)演化的特征,暗示了一个后碰撞阶段的造山带垮塌、陆壳连续伸展减薄的过程。巴雷公高钾花岗岩应为南天山造山带碰撞造山峰期变质后垮塌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或碰撞造山到后造山的一个转折阶段的中下地壳熔融的产物,指示南天山西段古洋盆在中二叠世以前已经闭合,西南天山已进入后碰撞演化阶段,代表了古亚洲洋南部的闭合和中亚南部增生造山作用的结束。这一认识为深入探讨中亚后碰撞岩浆作用的时限和机制提供了新的约束资料。  相似文献   

20.
牧牛矿床是近年来东北地区新发现的一个黑钨矿矿床。为揭示该矿床成因,在系统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成矿相关岩体、围岩、矿石进行了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相关岩体及矿石均为铝过饱和、属于高钾钙碱性和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元素组成表现为Eu正异常和右倾斜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显示了含钨花岗岩具有深源特征。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岩(矿)石中微量元素含量特征,认为里尔峪组是牧牛钨矿床成矿的矿源层,该矿床属矽卡岩型钨矿床,成岩成矿作用与太平洋板块沿北西向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