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分析中国数字普惠金融与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状况,为两者实现协调发展提供建议。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数字普惠金融与科技创新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数字普惠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发展状况及耦合协调水平,并利用σ收敛系数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探讨两者耦合协调水平的收敛趋势、空间关联以及空间集聚状况。研究表明:从2011—2019年全国整体及省域数字普惠金融与科技创新水平均有所提升,但省域间差距明显且科技创新严重滞后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水平也有所提升但在省域间仍存在较大差异且未表现出收敛趋势,在空间上表现出集聚分布,具有显著的正向关联效应。  相似文献   

2.
中国生态文明综合评价及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核心,以系统间耦合协调发展为导向,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建立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三大子系统,12个要素,64个指标因子的生态文明综合评价体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系统间协调发展度的研究,从全国和省域两个尺度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运用1990-2010年全国尺度的时序数据进行分析,表明21年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持续提高,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能力不断加强。以中国省域为对象,定量研究其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协调发展度的空间分布规律,评价结果显示各省份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协调发展度基本呈现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的格局,但生态文明指数的空间分布状况并不完全符合东高西低的特征,并依据评价结果将中国31个省份划分为5个不同的发展类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摘要:探讨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机理,构建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线性加权法、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及空间计量回归模型,计算2000年以来中国30个省域区域创新和区域经济综合水平,对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格局进行可视化分析,并探讨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关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大部分省域区域创新和区域经济的综合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省域差距不断扩大;二是耦合协调度逐渐呈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三是耦合协调度的空间集聚程度在不断加强,且主要是由HH集聚和LL集聚主导;四是经济开放度、政府控制力、人力资本、科研环境、金融支持度、基础设施6个因素对耦合协调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探讨区域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优化的耦合协调机制,构建二者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对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域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域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优化水平,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度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区域间差距不断扩大。各省域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均值在0.299~0.654之间,大部分地区仍处于中度耦合协调阶段;整体显现出“东高、中平、西低”的空间格局,以及“高高—低低”集聚的空间关联性。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市场竞争程度、政府科技创新支持、环境规制、区域城镇化率等因素对我国省域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并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据此,基于这些驱动因素的异质性影响,提出了促进区域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差异化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庞路静  张目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5):209-216
基于大数据产业发展与金融集聚的现状和特点,选取2013—2017年中国31个省域的指标原始数据,运用犹豫模糊语言TOPSIS灰色关联投影法对31个省域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和金融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大数据产业-金融集聚的耦合协调度。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31个省域的大数据产业-金融集聚的耦合协调类型跨越了初级协调发展、勉强协调发展、濒临失衡衰退、轻度失衡衰退和中级失衡衰退等5个等级;空间上,大数据产业-金融集聚的协调发展程度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总体特征;时间上,2013—2017年广东、安徽、湖北、湖南的耦合协调类型上升一个等级,而辽宁则下降一个等级,31个省域的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现升多降少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6.
文章构建了我国生态—经济—科技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客观赋权,然后引入耦合协调发展的函数模型,测算了2014年我国省域生态—经济—科技系统的耦合度和协调度,最后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省域生态—经济—科技系统耦合度多处在拮抗时期,发展特点表现为生态环境逐渐被破坏,承载力变小;(2)我国省域生态—经济—科技系统耦合协调度基础处于勉强协调状态;(3)经济结构、经济效益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影响耦合协调度的突出因素。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社会性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聚类分析法对1997-2008年中国省域间社会性公共服务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LSD检验和Theil指数测度了梯队间与梯队内差异程度;在此基础上最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省域社会性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进而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科技区位优势与科技集聚地的关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我国省域地区的科技集聚度得分,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分析我国自东向西、由南往北存在的科技集聚度依次降低的现象,利用GIS软件在中国地图上直观地表现了区域间的科技集聚度,并系统地阐释了科技集聚度的动态转移过程,以及造成我国科技集聚度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构建我国生态—经济—科技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客观赋权,引入耦合协调发展的函数模型,测算2014年我国省域生态—经济—科技系统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省域生态—经济—科技系统耦合度多处在拮抗时期,发展特点表现为生态环境逐渐被破坏,承载力变小;(2)我国省域生态—经济—科技系统耦合协调度基础处于勉强协调状态;(3)经济结构、经济效益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影响耦合协调度的突出因素。  相似文献   

10.
“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新支柱,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来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的关键产业。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质量发展间的耦合机理进行分析,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评价模型,利用2010-2019年中国内地31个省域的相关数据,测量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均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两者间的耦合协调等级也在不断提高,但仍处于高等级省域少、低等级省域多的“金字塔”模式,整体处于失调状态,并且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新、开放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差于总体的耦合协调情况。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吕红 《现代情报》2017,37(2):112-118
医疗卫生信息公开本质上是政府信息公开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延伸。基于CNKI和WanfangData两大数据库平台对医疗卫生信息公开研究进行文献检索,并进行领域研究主题结构及其热点趋势分析。利用共词聚类分析方法识别出国内医疗卫生信息公开领域的六大研究主题,并挖掘出该领域研究的三大热点内容。面向制度构建的医疗卫生信息公开与信息安全协同博弈问题、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和民主管理的医疗卫生信息公开长效机制、医疗卫生信息公开绩效评价等研究内容还亟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线健康社区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旨在为在线健康社区信息服务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评价标准。[方法/过程]运用用户画像理论构建在线健康社区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丁香医生”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实证结果表明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对在线健康社区服务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为探讨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政府舆情治理问题,以耦合理论为基础,研究政府舆情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线性交互关系。[方法/过程]基于熵权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31个省级区域的政府舆情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测度。[结果/结论]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政府舆情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耦合协调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耦合协调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略高于中部地区。据此,提出政府舆情治理能力提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的发展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菊 《中国软科学》2003,(11):22-26,32
本文认为,公共卫生支出不仅是政府干预卫生服务市场失灵的手段,而且还通过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等多种途径作用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与此同时,加强公共卫生支出还可缓解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不公平所带来的健康不平等。  相似文献   

15.
采用成都市县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财政分权、统筹城乡对成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体系战略目标和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践能显著促进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但是财权与事权不匹配、重视经济绩效的政绩考核模式削弱了二者对公共服务供给的积极影响。成都各县级政府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主要凭借上级政府转移支付(外部激励)和单位供给的规模效应(内部激励),而不是本级可支配财政资金;处于第二、三群圈层的县级政府更偏好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因此,成都市县级政府现有的公共服务供给规模是政绩考核压力、寻求上级政府转移支付和规模效应的动力、统筹城乡一体化与推进公共服务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陈朋诗 《科教文汇》2020,(13):191-192
公共卫生服务作为关系人民健康的基础事业,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发展方面有重要意义。城市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的重要部分,做好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探讨目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对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提出解决措施,希望为更好地促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系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实现健康信息服务供给的优化,是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公共服务设施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 重要关切。【方法/过程】文本从服务主体的整合化和服务内容的精准化两个维度出发,构建起基础理论框架,并在 此基础上开展基于国内外代表性公共图书馆的多案例分析,提出了初始型、泛化型、专业型和理想型四种服务样 态,并基于优化侧重点,提出了三条供给优化路径,即“初始型—泛化型”的广度路径,“初始型—专业型”的深度路 径,以及“初始型—理想型”的广度+深度路径。【结果/结论】健康信息服务供给优化的关键在于整合服务主体、细化 服务内容和转移服务成本,公共图书馆有必要积极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发力,在兼顾成本控制的同时,实现健康信 息服务供给的充分优化。【创新/局限】采用多案例分析方法,为优化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供给提供了新的理论 支撑与实证依据,但仍存在缺乏量化数据对比、成本分析较为粗糙等局限,有待进一步突破。  相似文献   

18.
张军  李新旺  李鹏 《情报科学》2022,40(3):82-90
【目的/意义】在线健康社区已成为公众获取医疗信息和服务的重要形式。识别在线健康社区关键用户及 其特征,为提升健康社区服务质量和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基于信息行为学理论构建了包括交互行为属 性、信息质量属性、情感倾向属性的多维分析框架,利用AttriRank算法和网络抗毁性评估方法识别在线健康社区关 键用户。【结果/结论】在胆系癌症疾病QQ群中识别出15个关键用户。他们不仅具有高活跃性和高互惠度的交互 行为特征,还具备多样性水平高且结构均衡的信息质量特征,且多数持有正向情绪倾向。“行为+内容+情绪”的分析 框架和考虑属性的用户排序算法能准确识别在线健康社区关键用户,为在线健康社区的持续运营供了科学的决策 支持。【创新/局限】构建多维属性分析框架进行在线健康社区关键用户识别,丰富了在线健康社区关键用户识别的 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城市公园绿地的地理区位特点,分析了其可达性评价因素和指标;参照GIS软件既定的可达性分析模式,提出了基于可达性路径分析的城市公园绿地评价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对已建成的公园绿地进行评价,而且还可对规划建设的公园选址起到一定的辅助决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