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政府科技资助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至今没有达成共识,但各国政府仍然倾向加大政府科技资助解决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失灵"问题。基于效率视角,实证分析政府科技资助是否提升了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发现:政府科技资助与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呈现"U"型关系。当政府科技资助形成规模效应,才能提高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当前由于政府科技资助结构不合理,显著抑制了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无论是国有工业企业还是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劳动者素质和开放度等变量对国有工业企业和非国有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有不同的影响。基于政府科技资助的优化、硬件环境、智力支持、氛围熏陶等视角对中国工业企业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政府R&D资助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政府R&D资助企业技术创新的间接原因、直接原因、资助绩效、影响资助绩效的因素等方面,对近年来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与梳理,并评述了当前研究的特点与不足之处,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应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给予必要的资助以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但资助的时机如何把握?引入实物期权方法,建立政府事前及事后两个时机资助的技术创新项目价值模型,得出不同类型项目的政府资助时机的最佳选择,最后对政府资助时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由要素推动型模式向创新驱动型模式转变的历史时期,政府的科技创新资助已成为激励企业创新研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主要推手.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对政府创新资助规模与企业创新行为之间可能存在的结构变化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理论假说,借助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资助对企业新产品创新的作用会因为创新资助规模的大小而呈现出显著的区间效应,创新资助规模较小或较大均无益于企业新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结论为中国未来创新资助政策的调整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创新理论建立了政府研发投入、企业研发投入、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之间的影响因素模型。利用1992-2012年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政府给企业的科技投入、政府给科研院所的科技投入和政府给高校的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杠杆作用,但政府给高校的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不够突出。另一个重要发现是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也能促进中国企业研发投入。进一步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在2002年前后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企业研发投入产生了结构性变化,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杠杆作用上升为0.147,较之前的影响效应提升了一倍,超过了政府给科研院所的科技投入和政府给高校的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证实了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医药制造业的视角,对政府科技资助与企业RD投入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利用中国医药制造业企业2000—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SYS-GMM)和Hansen提出的"门槛回归模型",测算政府科技资助与企业RD投入之间最优资助区间或强度。结果显示,政府科技资助与企业RD投入之间不仅存在显著促进作用,还存在门槛效应。最优资助强度(政府科技资助与RD投入比)为8.1%,随政府科技资助强度的增大,企业RD投入呈现先增大再变小的趋势,当政府科技资助强度超过19.6%,为显著负相关,总体呈倒"U"型。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优化政府资源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与政府资助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国家宏观统计数据,对我国政府通过科技拨款和税收减免等形式资助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情况,以两个监测指标和一组分析指标的形式进行了宏观监测分析,提出了自己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浙江企业获得政府科技资助的途径、总量规模及结构分布现状;比较了浙江与国内外主要地区在政府直接资助企业研发投入上的差距,并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考察了政府直接资助与企业资助研发支出之间的正向关系,认为当前政府资助能有效激发企业R&D投入的增加,为此呼吁当前政府应给予企业强有力的直接科技资助支持。  相似文献   

9.
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和Hansen发展的门槛回归思路,采用2001-2008年中国大陆2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政府科技资助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创新投入并不存在挤出效应,资助水平总体偏低;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创新产出的贡献度会因资助水平的强弱而呈现出显著的区间效应.  相似文献   

10.
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政府资助强度决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楠 《科研管理》2012,33(4):10-15,27
本文首先运用实物期权思想构建政府保障资助效率模型,分析政府保障资助效率的决定因素,讨论政府保障资助的期权价值与保障资助强度间的关系。然后建立政府和企业资助强度博弈模型,分别讨论技术创新两阶段下政府和企业的博弈行为,分析政府资助强度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并得出项目投资的平均利润等于边际利润是政府和企业投入的平衡点。最后从政府角度给出了关于政府资助强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平  刘利利 《科研管理》2017,38(1):21-29
本文采用2003-2012年中国地区面板数据,利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就政府研发资助和企业研发投入对中国创新效率的影响及政府研发资助和企业研发投入的最优强度区间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在我国创新过程中,政府研发资助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为负,存在一定的"政府失灵",企业研发投入能够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市场失灵"现象较少出现;政府研发资助强度的最优区间为0.282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最优区间为0.688-0.775。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困境分析,将技术创新的三种模式进行综合比较,根据工业企业创新的特点和需要,把政府、企业、高校、研究和金融机构有机结合形成创新网络体系,从而优化与整合各创新要素,最后建立了工业企业开放式技术创新的模型,为其全面创新提供了模式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计量分析的方法和模型,从宏观层次上分析了政府科技投入政策工具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的影响,然后得出结论:在这三个政策工具当中,政府直接资助对企业的科技投入产生挤出效应,而政府实验室和大学研究则对其产生较强的外溢效应。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我国政府应该改变现状。通过充分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使政府的直接资助起到应有的杠杆作用;独立科研机构和大学应该摆脱受短期利益支配的现状,减少过多的商业化研究,更多地注重长期性的公共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09-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PVAR模型分析政府研发资助、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以及各地区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政府研发资助和企业研发投入均对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且创新绩效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响应更迅速,但对政府研发资助的响应程度更大。创新绩效对政府研发资助具有抑制作用,而其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促进作用。政府研发资助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则是先相互促进后相互抑制。体现了政府研发资助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复杂关系,“杠杆效应”与“挤出效应”先后发挥主导作用。各地区之间具有区域异质效应。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在响应方向、响应速度方面均具有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浙江企业获得政府科技资助的途径、总量规模及结构分布现状;比较了浙江与国内外主要地区在政府直接资助企业研发投入上的差距,并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考察了政府直接资助与企业资助研发支出之间的正向关系,认为当前政府资助能有效激发企业R&D投入的增加,为此呼吁当前政府应给予企业强有力的直接科技资助支持。  相似文献   

16.
基础研究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政府研发资助是保障基础研究投入的重要方式。本文从产学研关系出发,以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为研究对象,分析政府研发资助对基础研究投入的信号效应和合作效应。研究发现:(1)政府对高等学校、企业的研发资助会降低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投入,但政府面向科研院所、企业的研发资助对高等学校基础研究投入的影响不显著;(2)与企业的合作紧密度会扰乱高等学校对于政府研发资助的应用决策,对基础研究投入产生负面影响,但会引导科研院所争取更多基础研究的政府研发资助。本文揭示出资助对象选择在政府研发资助效果中的显著作用,并得出需要从产学研关系出发优化政府研发资助方式,以提升基础研究投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由政府支持的公共研发部门(主要包括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和企业构成了社会研发系统。在此系统内,企业的研发投资决策变化,会影响公共研发投资杠杆作用的效果。本文运用FGLS方法,利用2009-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省际面板数据,从社会研发系统的视角,探讨了当系统内企业受政府RD资助强度变化时,公共研发投资对企业研发投入杠杆作用的变化。研究发现公共研发投资的杠杆作用存在区域差距,在政府对企业RD资助强度大的地区,政府支持高等院校研发会促进本地区企业研发投入,且促进效应会因其对企业RD资助强度大而加剧,但支持科研院所研发会挤出本地区企业研发投入;而在资助强度小的地区,影响则完全相反。因此各级政府在进行公共研发投资时应注意科技投入的精准化,合理搭配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8.
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着严重的博弈阻力,这种阻力表现在资源和能力双重约束条件下企业家的创新惰性。针对该问题,文章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博弈阻力的具体措施,将小企业技术创新放在系统和环境互动层次上,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为推动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政府资助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理论分析与政策工具选择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胡明勇  周寄中 《科研管理》2001,22(1):31-36,30
这篇论文主要阐述了政府资助对私人部门技术创新的影响。政府对私人部门进行资助的政策工具主要有政府担保、贴息、贷款,税收刺激和公共研究,这些政策工具除了能促进私人部门的技术创新活动外,也有相互之间的牵制、替代和补充作用。政府资助的效果随总量增加而增加,达到某一极值后就会下降,论文的结论对于政府制订促进私人部门技术创新的资助政策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0-2015年中国大中型企业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交叉相关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对企业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对近期企业基础研究具有显著负向的影响,但政府资金投入对6年后的企业基础研究具有显著正向的影响;当期企业基础研究对促进产业发展具有显著负向的影响,但当期企业基础研究6年后对促进产业发展具有显著正向的影响。无论技术开发阶段还是成果转化阶段,政府资金和企业资金对企业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都呈现相同的影响,且政府和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更青睐于短期见效,定位趋同容易引发挤出效应。因此,政府科技资源配置需要定位更长远的目标、关注产业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分阶段对企业研发活动进行竞争性资助,避免替代企业投入,更多地引导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更有效地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