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中国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检验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亚菲 《资源科学》2011,33(1):25-30
随着人口继续保持增长、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进入快速转型期,各省经济要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必然会对自然资源产生更大的需求、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因此,对各地区经济系统的资源投入与消耗进行分析,对认清各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现状、调整可持续发展政策方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物质流核算框架下的物质投入核算方法,选取1990年-2008年数据,利用面板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省级层面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双向因果关系;化石能源消耗与人均GDP之间存在长期双向因果关系;矿物质消耗与人均GDP之间短期无因果关系;生物质消耗对人均GDP存在长期单向因果关系。并提出建议:短期内可采取控制矿物质消耗的政策;长期应采取化石能源的保护政策,大力开发生物质能源。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DEA的非参数方法测算了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并通过对其分解,计算出了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发现1987年以来,东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是依赖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较小,而中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是依赖技术效率的提高。然后从国际贸易和FDI的视角,利用省级动态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进出口贸易和FDI促进了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系数大于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系数,而中西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和 FDI促进了技术效率,抑制了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3.
苏州是我国利用外资的重点城市,同时也是经济增长速度保持比较快的城市。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这两个动态计量经济模型对苏州市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与GDP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在短期内,FDI是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从长期看,FDI对GDP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并且,短期内的FDI对GDP的作用力度要比国内的资本因素和人力资源因素小很多。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减少碳排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城市化视角,运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实证了1978-201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与城市化、经济增长、能源消耗、贸易开放的现实关系.研究显示:长期关系上,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及贸易开放对二氧化碳排放均存在正向影响,而城市化则存在负向影响.短期关系上,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正向影响较强;城市化对二氧化碳排放存在较强的负向作用;贸易开放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难以确定.因果关系上,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存在互为因果的双向影响机制;经济增长,贸易开放及城市化与碳排放仅存在单向影响机制,且均呈一定滞后特征.文章对实证结果逐一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邹志明  陈迅 《科研管理》2023,(2):165-175
本文利用2003—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理论机制的分析基础上,采用工具变量法(IV-2SLS)等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FDI对我国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FDI、环境规制对我国技术创新及经济发展质量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环境规制对FDI与经济发展质量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FDI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生产率效应等途径和机制作用于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相比FDI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中介传导途径,FDI的生产率效应机制作用更为明显;技术创新、FDI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双门槛效应,且技术创新及FDI均需要跨越较高的门槛条件才有利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等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广东省1990-2006年FDI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内FDI与城市化互为因果关系,短期内FDI不是城市化进程的原因,而城市化是FDI流入的原因.因此在采用FDI促进城市化的政策选择上,广东省应采取长期政策而非短期政策;完善城市建设有利于FDI的流入.  相似文献   

7.
姚奕  倪勤 《软科学》2011,25(12):19-24
利用1996~2008年我国各省市面板数据研究外商直接投资、自主研发和碳强度之间的关系。在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对三个变量进行了协整关系检验,并以碳强度为被解释变量,FDI和自主研发分别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从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角度对碳强度进行因素分解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三个变量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FDI和自主研发可以有效地降低我国的碳强度,其中,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不能降低碳强度,而技术溢出效应是降低碳强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经济发展、外部约束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之间的关系不是传统文献中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右偏的"S"型关系.具体而言,对于发展中国家,两者之间存在"U"型关系,而发达国家则是倒"U"型关系.同时发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受到诸多外部约束,其知识产权制度变迁体现出强制性变迁的特征;而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变迁则更多地体现出内部自发的诱致性特点.具体而言,FDI存量、进出口贸易和虚拟变量WTO等外部因素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发达国家分组回归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教育和虚拟变量WTO对知识产权保护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针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人均GDP、进出口贸易在低分位数水平上显著;FDI存量在分位数中端水平上显著;教育水平和虚拟变量WTO在所有的分位数水平上显著.  相似文献   

9.
计算1998—2009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碳强度,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并运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FGLS)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中国碳强度与煤炭消费比重以及人均实际GDP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碳强度与人均实际GDP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即碳强度随着人均实际GDP的提高先上升后下降。(2)煤炭消费比重同碳强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煤炭消费比重的回归系数比较大,说明煤炭比重对于我国碳强度的影响比较大,通过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有助于降低我国的碳强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99—2011年中国31个省区的高校RD投入、GDP、产业结构变动等变量面板数据,采用P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技术,考察高校创新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和动态变化规律。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研发投入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未形成面板协整关系,而与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短期看,前期经济增长显著促进了当期高校RD投入,具有同向作用,但前期高校RD投入未能有效促进当期经济增长,具有负向作用;长远看,高校RD投入与GDP之间的方差贡献率均较大。  相似文献   

11.
环境管制下FDI、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虑了环境管制因素下FDI、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问题,并运用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中国1996-2008年期间三者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各自的主要影响因素.方程估计结果显示:(1)人均GDP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目前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作用存在差异化,具体表现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将对环境污染起到抑制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则加剧环境污染.(2)FDI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相互的促进作用,FDI与环境之间表现为FDI加剧环境污染.环境管制抑制了FDI和污染排放量的增长,对环境保护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30个省市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分别以银行贷款余额/GDP、股票交易额/GDP、私募风投(PEVC)融资额/GDP3个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为门限变量,运用面板门限模型研究创新驱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以银行贷款余额/GDP、股票交易额/GDP为门限变量且变量值超过门限值时,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加强;以PEVC融资额/GDP为门限变量时,创新驱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出U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当风险投资方向过度集中于虚拟经济时,对于实体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会减弱。  相似文献   

13.
碳生产率表示单位二氧化碳排放的经济产出,其完美的将碳减排和经济增长结合起来,成为研究环境效率的新指标,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首先在碳生产率差异是经济增长差异函数假设的基础上对碳生产率随经济增长收敛而收敛的微观机理进行了理论探讨,表明技术水平、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等方面的差异降低是促进内陆省份碳生产率收敛的微观因素。其次将我国30个省份分为内陆省份和沿海省份,实证分析两地区碳生产率随人均经济增长差距变动的收敛性,结果表明,碳生产率会随着人均GDP差距的降低呈现收敛状态,两地区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资等方面差距的降低加速了碳生产率的收敛。最后对加速碳生产率的收敛,提高内陆省份碳生产率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产业结构、城市化与雾霾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1—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我们考察了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雾霾污染呈正相关关系,即工业占GDP比重的增加会加剧雾霾污染程度,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雾霾污染具有正向影响;地区生产总值与雾霾污染显著负相关,金融危机虚拟变量和贸易开放度与雾霾污染显著正相关,能源消费和人力资本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不显著;城市化水平越高,产业结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越大,产业结构越不合理,城市化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也越大。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和城市化以及二者的交互项对雾霾污染的正向影响均大于内陆地区。  相似文献   

15.
《软科学》2015,(10)
利用11个新兴经济体国家1990~2009年的平衡面板数据,检验了新常态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N型关系;而伴随着经济增速的不断调整,倒N型曲线的拐点会发生移动;经济增速越低,拐点处对应的人均GDP越少,说明经济增速的放缓会使拐点提前到来。拐点的提前意味着我国可能会提早迎来随着人均GDP的提高,环境污染加速降低的福利时代。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运用相关性分析、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1985年~2013年的经济增长GDP与外商直接投资FDI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是高度正相关,并且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是只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即FDI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解析了江苏制造业28个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进步以及技术效率变化,进一步分析了贸易开放、贸易竞争和人力资本对制造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近年来江苏制造业技术进步效应有所放缓,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技术进步或技术效率改进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显著;贸易开放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效应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贸易竞争力则主要通过技术效率改进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江苏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目前还主要受到资本深化所带来的技术效率改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1年-2019年内蒙古工业生产总值和生产总值GDP的数据,使用GeoDa软件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研究了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区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建立了两种空间面板模型——空间面板自回归模型(SAR)和空间面板杜宾型(SDM);对加入地理因素的内蒙古GDP和工业生产总值进行了分析,来说明内蒙古的工业生产总值和生产总值GDP之间是否有相关性,并分析出了对经济增长有影响的因素,由此找到可以提高工业城市发展的方法,加大地区之间的联系,从而为加大工业经济增长的战略部署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产业内贸易、FDI对我国三大经济圈CO_2排放的影响,文中基于STIRPAT模型,采用2000—2014年中国三大经济圈(即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的面板数据,在人口、地区人均GDP、技术水平指标的基础上,引入FDI、产业内贸易指标对三大经济圈CO_2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人口因素和地区人均GDP对三大经济圈CO_2排放存在正向影响;技术水平对CO_2排放量有负向影响;FDI与产业内贸易指标对CO_2排放的影响则存在区际差异,具体而言:产业内贸易对CO_2排放的影响因地区而异,对环渤海经济圈起增量作用,而对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CO_2排放起减量作用;FDI流入量对环渤海经济圈CO_2排放影响大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另外,产业内贸易对CO_2排放的影响是由产业结构决定的。因此,针对各个经济圈的产业特点制定碳减排计划将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三大经济圈内各级政府只有优先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创新为基点推动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从而优化贸易与产业结构,才能为全国性节能减排做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郭炳南  林基 《软科学》2017,(9):59-62
在传统的EKC模型中引入腐败因素,建立了一个包含腐败、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扩展EKC模型,利用1998~2014年中国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基于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腐败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腐败显著地提高了中国的碳排放量,腐败程度与碳排放存在正相关关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在中国成立,中国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外资在中国存在“碳光环”效应,而贸易开放会增加碳排放量,存在“碳泄露”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对减少碳排放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环境规制对碳排放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