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董岩 《百科知识》2016,(5):56-58
正笔者游览哈萨克斯坦已经时隔一年,哈萨克斯坦的美丽景色、民俗风情、特色建筑,仍然历历在目;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哈萨克斯坦那些华丽辉煌的宗教建筑——清真寺。清真寺也称礼拜寺,是穆斯林举行礼拜、宗教功课、举办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动的中心场所。通常清真寺的主体建筑是礼拜大殿,方向朝向麦  相似文献   

2.
《青海科技》2014,(2):73-75
<正>公元6世纪,在西藏高原,藏族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松赞干布继承其父朗日松赞的遗愿,以卓越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实现和巩固了西藏高原的统一事业。吐蕃王朝兴起于西藏山南地区,对于藏族人民来讲,吐蕃王朝是一个极具光辉的时代。西藏高原的统一、藏文的创制、佛教文化的传入、尼泊尔和大唐公主入藏等这些影响西藏至今的历史,都是吐蕃时期的历史事件。可以说,吐蕃王朝的300年是整个西藏历史发展中,最精彩和影响最广的一段传奇般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新空中花园     
《科学生活》2008,(5):41-44
公元前604年至公元前562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波斯国一位美丽的公主赛米拉米斯为妃,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国山乡,郁郁寡欢。国王为了取悦她,下令在平原地带的巴比伦堆筑土山,建造宫室,最终成就了被后世誉为空中花园的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那么,我们今天能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再建一个美妙的空中花园呢?能!大力推广城市的屋顶绿化,就能让.这一古代奇迹在当今美梦成真。  相似文献   

4.
文章简略概括了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佛教正式从印度传入西藏,这已成为国内外历史学家的公识。大臣吞米·桑布札创制了藏文字,及其开始了佛经梵译藏工作。先后翻译了《二十一显密经典》等大规模地佛经,他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位译师。松赞干布先与尼泊尔金成公主联姻,后与唐朝文成公主联姻,共同的影响下皈依了佛教,修建了大昭寺、小昭寺,从而周边的国家和民族之间学习、文化发展等方面友好往来,均有重大贡献。科学是整个现代文明的基础,而且佛教在中国已经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也是文化的根基,所以这两大思想体系能够走到一起,非常有乐意去研究、学习、探讨、以及跟相关人员进行亲密的交流。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5,(24)
早在17世纪,以安东尼奥·德·安夺德为首的耶稣会士就已经进入我国西藏西部的古格地区,他们以笼络古格王和反对藏传佛教来宣扬天主教的教义。之后在古格王的支持下修建起了西藏的第一座天主教堂。但由于古格王和传教士与佛教徒的矛盾不断恶化,最终被佛教徒联合拉达克力量,一举推翻了古格王的统治并驱逐了传教士,同时给予窥探西藏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一次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6.
《百科知识》2016,(5):34-36
正清真寺也称礼拜寺,是穆斯林举行礼拜、宗教功课、举办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动的中心场所。早期的清真寺建筑简朴无华,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以及与世界各地不同风俗文化的结合,清真寺的建筑风格开始变得多种多样;新的建筑方法和建造材料的不断更新,也对各地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今世界各地的清真寺,建筑规模大小不一,建筑式样千姿百态:有的素洁淡雅,有的庄严肃穆,  相似文献   

7.
正提起德国老磨坊的故事,可能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一位国王蛮横地把自己老邻居的磨坊给拆除了,磨坊主依法抗争,把国王告到法院,最后国王败诉并重修老磨坊。这是多么感人的法治故事,但事实上,这只不过是个传说而已,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8.
王云 《世界发明》2003,26(6):32-34
据说有一次,古代京城画院,曾用“深山藏古寺”这一句诗为题,来考应试的画师。结果怎样呢?有的考生画成深山里林木环抱,中间有一座古寺;有的画成密林深处露出寺庙的一角;有的画成林木上空高高飘着一幅幡等。但是这些画都没有被选中,因为都没有抓住“藏”字。所有的画都在画面上露出了寺,没有“藏”好。既要让人看出有古寺,又要“藏”起来,这是个矛盾。可有一个画师解决了这个矛盾:他画了山峦起伏,林  相似文献   

9.
世界各地     
在叶尼塞河岸的克拉斯诺雅斯克地方架起一座巨大的浮桥。这座桥的通过能力对于大工业城市来说显然是不够的。此外还要一昼夜两次把桥分拆开来,以便让沿河运输的船只通过。  相似文献   

10.
《四部医典》是集藏医药医疗实践和理论精华于一体的藏医药学术权威著作,是历代藏医药学家必修课程。《四部医典》的形成与公元8世纪的吐蕃文化有极大关系,因此文章围绕公元8世纪的吐蕃王朝,着手分析、探讨这一时期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军事、经济等领域,如何影响藏医学经典著作《四部医典》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摩罗 《百科知识》2007,(10S):50-50
古代国王出行时,有两个环节必须注意,第一一是必须由侍从撑起宽大的华盖,第二是在上马上轿之前,必须走在专铺的地毯上。这种习俗体现了两个相关的禁忌。华盖的作用显然不在于遮阳挡雨,而是有意在国王的身体与天空之间设立一个障碍物,目的在于不让国王看见太阳。地毯的作用是将国王的身体与地面隔绝,目的在于不让国王的双脚接触地面。  相似文献   

12.
1830年,一个锡克族人士建成了克里西那神庙。1630年,在同一个地方,第六代锡克酋长哈古宾德建成了一座清真寺。19世纪初建成的伊斯兰教苏非派圣人纪念堂如今成了基督教教徒的活动场所。以上3座建筑物规模都很小,却成了印度旁遮普邦多元文化并存的象征。以这3座建筑物为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志愿者项目联袂发起了一个项目。  相似文献   

13.
<正>藏餐的起源和发展藏民族在独特的居住环境和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周边地区、国家和民族的交往中积累了丰富的饮食知识,形成了独特的烹饪技术。无论是从种类上,还是从营养价值上都为世人所瞩目。藏餐的发展变迁并形成其特色,经历了漫长演变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发展阶段从公元6世纪开始。当时吐蕃与中原内地、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而随后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入藏、丝绸之路的开通都大大地丰富和提高了西藏烹调原料的内容和烹调技术的发展。这时期藏医药的发展在食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历史就是由一串串偶然组成的。在中国文物出土史上,偶然的故事有不少,但有关西周青铜重器不?簋出土的故事则偶然得令人吃惊——簋盖清末时出土于陕西并广为著录,此后一些人虽曾多方苦心搜寻,但最终仍是徒劳。谁曾想,1980年山东滕县(今滕州市)的考古工作者在该县后荆沟发掘一座春秋墓葬时,竟然从墓中清理出不  相似文献   

15.
如今,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拥有一把雨伞,但在古代的许多社会中,雨伞却是贵族们的专有特权。最早,我们是在阿卡得国王萨尔贡的胜利纪念碑上见到雨伞的。这座纪念碑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2400年左右。我们从纪念碑上看到,萨尔贡正带领他的军队大步前进,一名随从紧紧跟在他的后面,手举一把遮阳伞。制作阳伞的思想从伊拉克向西传播,很快到达埃  相似文献   

16.
《圣经》中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们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也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相似文献   

17.
视线     
<正>让相机跟随着你的视线,记录下那些美丽动人的山川地貌、民情风俗,还有那些千姿百态的和人类一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生命。请把作品寄给我们,只要生动、有趣、给人以感悟。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视线。作品请发到:bkzs010@gmail.com卡曼斯科是位于纳米比亚纳米布沙漠中的一座"鬼城",现已被沙漠吞噬。早在1908年,这里兴起了一股钻石热潮,一大批怀有钻石梦的年轻人聚集到此处。随后,人们在这里修建了学校、医院、  相似文献   

18.
早在唐代,宁夏地区就曾留下了大食(阿拉伯帝国的古称)及西域穆斯林军士、商人及贡使过往的踪迹.到北宋、西夏时期,东来的穆斯林客人也多数从玉门、酒泉经西夏属地而至中原.元朝是西域穆斯林大批入居中国的时期,元初,随着蒙古军队的东归,一批信仰伊斯兰的中亚各族人民以及阿拉伯人、波斯人不断地被签发或自动迁徙到中国来.当时,战争和农耕占很重要的地位.因此东来的穆斯林主要以驻军屯牧的形式,"探马赤军".同时,也以工匠、商人、学者、掌教、官吏等不同身份散居到我国各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就留住在宁夏.元朝驻宁夏一带的蒙古军队中,有相当多的人信奉了伊斯兰教,成为宁夏回族的族源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这是著名诗人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诗句。康桥,即剑桥,剑桥大学所在地。1921年,徐志摩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学习。当年,徐志摩就在国王学院的后园里创作了这首诗,诗中"河畔的金柳"被认为描写的正是学院康桥边上的柳树。徐志摩去世77年后的2008年7月2日,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后园立起了一块白色大理石碑,上面镌刻着《再别康桥》这首诗。这块诗碑成为一条纽带,将中国和剑桥大学,尤其是和国王学院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0.
徐曼 《发明与创新》2007,(11):43-43
继棉和亚麻质地的衣服风行之后,人们又开发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植物面料,让我们穿上了全新的"智能"布.它们易于打理、利于环保的特点呵护了我们的幸福生活,使我们能充分享用植物的功效.穿起这样一件被赋予"环保内涵"的衣服,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我们"自然"的审美情趣.即便面对喧嚣的人生,这些构成衣服的植物纤维都使我们心境淡然、平和,那是一种穿在身上和藏在心里的简单主义,它完全有理由吸引我们极度挑剔的眼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