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1 毫秒
1.
刘琰秋 《科教文汇》2023,(23):29-32
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都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而进行的理念更新和模式转变,其最终的人才培养目的使得二者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教育目的的互促性、教育方法的交融性、教育内容的互通性为二者的融合共生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夯实国家创新基础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基于这一认识,以培育时代创新型人才为出发点,建构了“三大任务体系”“三大实施体系”和“四大保障体系”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2.
屈世尚 《内江科技》2008,29(2):13-13
劳动生成了人的全面本质。劳动是人的本质形成的起点,也是人的本质发展的基础。从自然属性来说,人的本质是劳动产生的;从社会属性来说,劳动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产生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劳动决定了人的本质的变化发展,劳动的解放将为人的本质的丰富和完善开创一个崭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劳动教育对培育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促进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高职院校谋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就要建设融入劳动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即融合劳动教育和三全育人、校园建设、社会服务、地方特色等元素,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企业多元协同联动机制,拓宽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文化育人载体,形成融入劳动教育的高职校园文化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曾媛媛 《科教文汇》2023,(19):33-36
加快教育数字化进程,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是“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以数字技术赋能劳动教育发展,推动数字技术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对于破解劳动教育实施难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与意义。但目前高校劳动教育数字基础设施不足、数字资源不完善、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薄弱等现实,导致劳动教育数字化程度整体较低。基于此,文章系统分析高校劳动教育数字化影响因素,从制定发展战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整合数字化资源、推广数字化教学实践、建立共享机制、完善评估和反馈系统等方面提出高校劳动教育数字化发展新路径,以期推动高校劳动教育数字化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邓坤烘 《科技创业月刊》2008,21(3):24-25,33
创业经济是21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特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跃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推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创业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由于创业的诞生始发于创业者的创业劳动,创业劳动实际上是科技创新劳动的拓展与延续,科技创新劳动是创业劳动的"源"与"核",创业在本质上是一种科技创新行为。在阐述创业经济的基础上层层推进,分析了科技创业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产业发展一般动力因素进行总体勾勒的基础上,剖析新时期我国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能源、环境、劳动等突出问题,从理论和国际经验出发,探究科技创新推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劳动友好型”产业发展的机理,并着眼于科技创新在提升我国产业可持续国际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充分肯定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历史和现实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100多年以来的时代发展对传统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提出的挑战,在时代因素和制度因素的结合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作了初步分析,提出了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应该创新的几个观念,最后分析了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铁路企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硬社会稳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铁路企业如何贯彻《劳动合同法》,创新劳动用工新理念,对国家的发展稳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与能工巧匠的智慧劳动密不可分。能工巧匠们不仅工艺技术高超,而且极具创造性和创新思维,他们是每一个时代技术进步的开拓者和实践者,同时也是为了人类的美好前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在世时几乎很少能够得到充分的理解与回报,但作为早已习惯  相似文献   

10.
借助情景实验,对任务紧迫性下个体情感网络特征、情绪劳动和个体创新行为之间的作用机理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情感网络中心性在浅层劳动与个体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着倒U型调节作用,情感网络中心性在深层劳动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对情绪劳动的合理引导以及对情感网络的有效控制能够充分运用情绪资源的资本优势,促进个体实施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方针,学校应主动将劳动教育融入当前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文章从加强职业学校劳动教育的方法入手,以汽修专业为例,详细分析如何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2.
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重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为引导大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充分发挥工程训练中心实践基地的先锋阵地作用,本文探讨了新时代下劳动教育的内涵发展,提出了劳动教育融入实践课程教学项目“融合”“反思”“创新”的三要素和实施路径,真正实现了以“劳”育人、以“劳”树德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孙旭  丁乔 《情报科学》2022,40(5):27-35
【目的/意义】提高“新服务工人”数字劳动信息素养水平,不但有助于推进对新兴阶层群体信息素养培育的 理论研究,而且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谋生质量和发展出路,以及数字经济时代人们日常生活体验。【方法/过程】基于 马克思主义“物质劳动”理论与信息素养理论,对“新服务工人”数字劳动信息素养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科学检视, 进一步构建数字劳动信息素养提升的科学化指标体系,提出数字劳动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结果/结论】结合各个科 学化指标在数字劳动信息素养提升中价值的高低和相对重要程度,有针对地提出“新服务工人”数字劳动信息素养 提升策略。【创新/局限】将新就业形态服务业及新兴阶层群体与信息素养培育相结合,系统分析和阐述“新服务工 人”数字劳动信息素养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构建数字劳动信息素养提升科学化指标体系及策略。“新服务工人”数字 劳动信息素养培育的实践转化、验证及示范研究将是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将“劳”纳入教育方针来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需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十分必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回顾劳动教育的发展历史、审视劳动教育现状、突破劳动教育的困境、创新劳动教育的模式,是值得学界探究的系列问题.由刘向兵所著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论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一书,从上述问题入手,开启了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新探讨.  相似文献   

15.
郭蓉 《科教文汇》2023,(8):163-166
将劳动教育纳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是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必经之路。选取劳动教育关联指标,构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质量评价体系。调研发现,高职院校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育工匠之师,优化课程设置、创新劳动教育体系,建设劳动实践基地、提升劳动水平,开展劳动技能比赛、激发劳动活力,帮助高职学生提升各项技能和综合素质,体验、习得包含“求知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法》在立法过程中引起了劳动者、用人单位的广泛关注。从最终的立法文本中我们看到了诸多的制度创新,分析这些制度创新对于充分理解和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结合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理念对新确立的合同违约金制度和劳动补偿金制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完善立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将“劳”纳入教育方针来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需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十分必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回顾劳动教育的发展历史、审视劳动教育现状、突破劳动教育的困境、创新劳动教育的模式,是值得学界探究的系列问题.由刘向兵所著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论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一书,从上述问题入手,开启了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新探讨.  相似文献   

18.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将“劳”纳入教育方针来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需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十分必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回顾劳动教育的发展历史、审视劳动教育现状、突破劳动教育的困境、创新劳动教育的模式,是值得学界探究的系列问题.由刘向兵所著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论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一书,从上述问题入手,开启了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新探讨.  相似文献   

19.
冯姜宁 《百科知识》2023,(15):15-16
<正>随着算法技术的深入发展,无人工厂、无人酒店等新形态、新模式逐渐出现,人们开始担忧人工智能将会使人类劳动走向何处。人工智能究竟会怎样影响人类劳动?笔者认为,虽然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的过程中将会引发失业,但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也会产生新的岗位,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人工智能会为劳动解放和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做准备。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正面临经济转型,体面劳动作为未来主要的劳动方式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建设和使用提出更高的要求,体面劳动培养高技术高素质的劳动者,同时体面劳动面向“人的发展”,以维护劳动者尊严和保护劳动者权益为目标指向。但我国体面劳动现状并不容乐观,为适应体面劳动对人力资本的要求,现有社会政策应从若干方面做出回应,通过多种政策使得原有经济模式下的劳动力在经济转型中得到保障,推动人们积极获得并参与体面劳动,在体面劳动中扩展能力创造财富,同时通过体面劳动获得必须的生活基础和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