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欣  张健  朱天辉  梁洪萍 《资源科学》2011,33(4):773-780
为探明四川省巨桉人工林下大型真菌资源,本课题自2008年5月开始在巨桉主要栽培区定期进行地表大型真菌的调查,根据真菌形态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林下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调查巨桉林下生态因子,分析土壤因子,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巨桉林下大型真菌种群生物多样性较高,大型真菌共17种,隶属于7科10属,其中马勃状硬皮马勃和草地横模马勃为优势种群,并发现一新的外生菌根真菌—银灰口蘑。林下大型真菌主要集中在海拔300650m、郁闭度大于0.7、阴坡半阴坡土层厚的区域。大型真菌可降低巨桉周围土壤pH值,并显著提高土壤N、P、K及有机质含量,对促进巨桉土壤养分循环、改善营林质量及保持人工林生态系统的资源多样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佳木斯四丰山不同生境中北马兜铃进行了伴生植物的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共有北马兜铃伴生植物28种,隶属于19科28属,其中优势植物5种。分析得出,位于山坡的伴生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林下均匀度指数最高。根据四丰山伴生植物资源分布及物种多样性现状,结合四丰山野生植物研究中不同植物群落的调研数据,分析四丰山北马兜铃伴生植物群落的现状,提出了北马兜铃的保护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森  阿拉姆  拉多  土艳丽 《西藏科技》2023,(11):60-72+2
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着其独特的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入侵植物已出现在拉鲁湿地,对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构成了潜在威胁。为了解其本底状况,本研究以样线法对拉鲁湿地入侵植物进行了调查,通过9条样线74个样点的实地调查研究,发现:拉鲁湿地共有入侵植物29种,隶属于10科25属,主要为菊科(11种)、豆科(5种)和禾本科(4种),出现频度最高的种类依次是: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从入侵等级来看,具有明显入侵性的物种有13种,包括4种恶性入侵物种和9种严重入侵物种;拉鲁湿地外来入侵植物区系在属的水平上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美洲起源的植物占据主要优势。拉鲁湿地主要有8种生境,已在其中6种生境中发现入侵植物,人工林生境发现的入侵植物种类高达26种。  相似文献   

4.
以年楚河流域沼泽湿地种子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结合室内分析对研究区域种子植物组成和地理区系特征等进行分析。年楚河流域沼泽湿地共统计到种子植物117种,隶属于76属,34科。本区沼泽湿地植物科的组成中,以单种科和小型科为主,其中菊科、禾本科、豆科、毛茛科、蔷薇科、龙胆科为优势科;科的地理区系组成上,世界广布型为主,其次为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和泛热带分布型。单种属和小型属是区域沼泽湿地植物属组成的主体,以温带分布和世界广布型为属的主要区系成分,中国特有属仅一属。研究地沼泽湿地种子植物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和一年生草本为主,种子植物资源类型丰富,其中药用植物物种数最多,占总物种数的56.41%.  相似文献   

5.
调查色季拉山西坡方枝柏疏林不同海拔梯度的植物,研究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及重要值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调查的6个方枝柏疏林样地内,共有植物54种,分属于29科48属,其中乔木层2种分属2科2属,灌木层14种分属6科11属,草本层48种分属24科38属;(2)科数、属数、种数随海拔梯度变化均呈双峰曲线;(3)灌木层种数和海拔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草本层种数与总物种总数也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而乔木层种数、草本层种数、总物种总数与海拔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4)随海拔的升高,乔木层树种的组成趋向单一化;灌木层在不同海拔带的方枝柏疏林内分别有明显不同的优势种;草本层在不同海拔高度中莎草科植物重要值最高,菊科植物重要值次之,其重要值均随海拔的升高呈下降趋势,草本层湿生植物与中湿生植物占绝对优势,方枝柏疏林群落表现出沼泽进程化趋势,方枝柏种群呈衰退型。  相似文献   

6.
林下植被是人工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关林下植被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起初主要是研究林下植被对立地的指示作用。随后国外许多国家对人工林林下植被的作用和管理技术的研究较为重视,取得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7.
大型真菌是生态系统,尤其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西藏东南部地区森林植被丰富,然而其真菌物种资源调查统计严重不足。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是食、药两用真菌大科,文章查阅文献汇总西藏地区口蘑科物种资源并对其分类学信息进行重新校订,为西藏口蘑科81个物种选拟了准确的汉语学名,修订了其生境、习性、分布及经济价值等信息,讨论了口蘑科真菌资源的保育,为研究西藏大型真菌生物多样性,开发林下资源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以米拉山区不同海拔的群落为对象,分析了群落特征和性质。对不同海拔的33块样地材料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米拉山区共有种子植物71科304属728种。其中东坡分布有61科242属500种,西坡分布有62科231属456种。在米拉山区以季节性河滩地和山坡塌积地所组成的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坡地;以桦木为主的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其它群落。最低的是海拔较高的高山柳杜鹃灌丛,海拔较低的高山松林、高山栎林则处于中等水平,说明物种的多样性与所分布的海拔高度无明显差异;而与其生长的土壤、小气候形成的小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9.
2014年9月,用定点随机采样,活体观察法和直接计数法,对巴嘎雪湿地水生纤毛虫的物种组成、分布以及它的群落结构特征与水环境关系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到纤毛虫37种,隶属于3纲10目26科27属。其中前口目(Prostomatida)为优势类群,优势度为35.14%;优势种类主要有大弹跳虫(Halteria grandinella)、似膜袋虫(Cyclidium simulans)、亮刀口虫(Spathidium lncidum)和多变斜板虫(Plagiocampa mutabilis)。结果表明:巴嘎雪湿地秋季水生纤毛虫物种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57;各样点水生纤毛虫的物种相似性在0.04~0.42之间,从极不相似到中等不相似,说明水生纤毛虫群落特征区域差异性明显;群落特征参数与主要水体理化因子相关性分析显示,秋季水生纤毛虫物种数与水温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人天混林具有多种生物量资源,通过多物种植物的多样关联性,对土壤水分含量进行交互保护。人天混林分钟有宽落叶松交互幼林、中龄林和成年林木,其中草本层的生物量是松油落叶混交形成的。在纯林条件下,土壤的含水量根据不同物种的性能进行分析。确定人天混林分对林下植被的不同影响作用。针对不同群落的林分对林下植被的影响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混林分对于林下植被的有益优势,从而提高人天混林分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的方法,对丰林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属、种组成及区系特征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共有蕨类植物27种,隶属于13科18属,优势属不明显。从属、种层次上表现出典型的温带性质,以北温带成分为主,且没有中国特有属和种。本研究以期为开发利用丰林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澜沧江鱼类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康斌  何大明 《资源科学》2007,29(5):195-200
澜沧江是位于我国西南岭谷区的一条纵向河流,它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相应地形成了特有的生物群落。本文在综合历来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澜沧江鱼类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澜沧江鱼类区系由6目组成,包括21科86属162种,其中鲤形目4科60属117种,鲇形目7科13属27种,形目1科2属3种,合鳃目1科1属1种,鲈形目7科9属13种,形目1科1属1种。不同水段中,河源共记录有11种鱼类,上游鱼类22种,中游鱼类44种,下游鱼类142种,附属湖泊洱海中记录9种。澜沧江水系中共13种鱼类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占濒危鱼类总数的14.13%。澜沧江从河源到下游,鱼类物种明显增多,由适合高原生活的冷水性鱼类裂腹鱼、高原鳅等逐渐过渡到以亚科、野鲮亚科、科为主的高多样性鱼类区系。针对目前鱼类资源的破坏,本文分析探讨了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光叶蕨     
正在绿色植物王国里,蕨类植物是高等植物中较为低级的一个类群。在远古的恐龙时代,这些羊齿植物大都为优势物种,后来由于地质和气候的变迁,逐渐沦为劣势物种,甚至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这些现今仅存留于某一地区的属或种,也因此成为特有属或特有种,而且大部分为较矮小的草本植物。光叶蕨便是这样一种植物。它是我国特有的植物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资源及区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共捕获293个标本;分类鉴定出9种蝶类,隶属5科8属。其中粉蝶科2属3种,占总个体数的51.12%,为优势类群;灰蝶科2属2种,占总个体数的21.16%;眼蝶科1属1种,占总个体数的16.72%;蛱蝶科2属2种,占总个体数的9.90%;凤蝶科1属1种,占总个体数的1.02%.经区系分析;古北种6种,占总种数的66.67%;广布种3种,占总种数的33.33%;未发现东洋种。该地区蝶类以古北区种为主体。  相似文献   

15.
以西藏拉萨市当雄县阿热湿地作为研究地点,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该湿地种子植物科、属组成和植物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阿热湿地共记录了129种种子植物,隶属32科,85属,分别占西藏种子植物科、属和种总数的15. 38%、6. 63%、2. 03%.该湿地种子植物科的组成中,菊科、莎草科、豆科为优势科;中型属和单种属是组成本区种子植物的主体。该湿地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分析结果显示,在科的分布区类型中世界广布的科占优势,占本区总科数的75. 00%;在属的分布区类型中北温带和世界广布的属占优势,分别占本区总属数的35. 29%和22. 35%.  相似文献   

16.
猪血木     
申仕康 《百科知识》2007,(11X):40-40
猪血木是山茶科猪血木属的濒危树种,特产于我国广西平南、巴马和广东阳春等地。 顾名思义,猪血木因其材质殷红如猪血而得名。该物种是我国植物分类学家张宏达教授于1963年发现的中国特有单型属植物,是山茶科中最高大的乔木树种,高可达25米,胸径达163厘米,叶互生,  相似文献   

17.
采用手捡法和干湿漏斗法对柳杉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试验所采集到的土壤动物平均密度为1.89×104只/m2,共60类,分属于5门10纲25目.林窗各层土壤动物类群数高于林下,并随土层加深而递减;枯落物和10~15 cm层土壤动物密度林窗大于林下,0~5 cm和5~10 cm土层林下高于林窗,其中0~5 cm层差异显著(P<0.05).同功能种团分析表明:林窗和林下均以杂食性土壤动物为主,其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除Simpson优势度指数(C)外,其余3个指数均以林窗高于林下,表明林窗的形成对柳杉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分布与多样性特征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13年秋季,采用活体观察法及非淹没培养皿法对阿热湿地土壤肉鞭虫进行了研究。共记录了肉鞭虫38种(包括5个未定名种),隶属于2亚门、5纲、9目、21科、24属。其中叶足纲(Lobosea)为优势类群,有17种,占总物种数的44.74%。变形目(Amoebida)、眼虫目(Euglenida)和表壳目(Arcellinida)为目级优势类群,分别占总物种数的23.68%、21.05%和21.05%。优势种有卵形隐滴虫Cryptomonas ovata、多形异丝虫Heteronema polymorphum和轴丝光球虫Actinosphaerium eichhorni。1-5号各生境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2#1#3#5#4#;Shannnon-Weiner指数1#2#3#5#4#;Pielou均匀度指数1#2#3#5#4#,五个样地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大于0.50为轻污染或无污染。1号样地跟2号样地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为0.40,属于中等不相似,其他都在0.25以下,均属于极度不相似。  相似文献   

19.
本论文利用作者本人参加野外实习时收集的数据资料及其它数据资料,通过比较的方法研究了四川青城山的人工林和次生林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等进行研究得到各个样方的多样性指数后,利用t检验比较两者的多样性指数的大小。结果表明,次生林乔木和灌木的各个多样性指数均高于人工林,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要低于人工林。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已整理和修订的西藏野生兰科植物名录中89属336种兰科植物按照IUCN评价标准分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无危和数据缺乏等8个等级。结果表明,西藏野生兰科植物中没有灭绝和野外灭绝的物种。其中,有3属3种为极危(CR),占总物种数的0.89%,分别为墨脱毛兰(Eria medogensis)、狭叶盆距兰(Gastrochilus linearifolius)和矮小独蒜兰(Pleione humilis)。处于濒危(EN)的有24属34种,占总物种数的10.1%;处于近危(NT)的有28属55种,占总物种数的16.1%;缺乏数据(DD)的有34属67种,占总物种数的17.9%;无危(LC)的有50属115种,占总物种数的34.2%;易危(VU)的有36属70种,占总种数的10.8%.其中,极危、濒危、易危、近危的物种主要集中分布在1500-3000 m海拔段内,分别占该海拔的85.7%、48.5%、59.3%和56.2%.濒危等级评价结果将为西藏野生兰科植物研究、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