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朱道元  李健民 《软科学》1991,5(4):36-42
<正>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综合国力的强弱。这使以政治、军事为主导的国际竞争,逐渐向经济和科技的竞争转变,近年来一  相似文献   

2.
总部经济与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部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它的发展既会给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会造成负面影响。在介绍总部经济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总部经济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就如何发展总部经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过往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无法持续,改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亟需解决的关键。一般而言,依赖要素推动的经济增长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依靠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会并不会带来负面影响,反而会更好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主要依靠技术的进步。科技金融是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是一种产业金融,能够有效的提高金融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技术的进步,不仅如此,科技金融的发展还会为当地的企业融资支持其技术研发,还会搜索好的项目,支持其他地区的技术研发,因而科技金融的发展还具有一定的空间外溢性。在这一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科技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质量以及可能存在得空间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科技金融不仅能够促进本地的经济增长质量提高,还有利于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当地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提高还能提高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4.
唐露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7):154-155
由于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在自然界面前获得空前的主动地位,人类的生产、经济、军事等实践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着越来越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科学技术会积极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它也有另一面,会给社会带来潜在的不良影响。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应该全面认识科技的影响,正确认识微技术。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对社会具有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本文探讨了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的因素及为什么它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6.
转变观念,立足转化 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重申了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论断,要求我们充分认识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作为科技管理部门,就是要大力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促进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而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关键在于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转化.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关键,又在于企业和科研机构紧密联系,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为此,肇庆市科委在工作实践中狠抓观念转变,将工作的立足点放在科技成果的转化上.  相似文献   

7.
科技生产力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即科技生产力),已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佐证与确认.为了能够充分发掘和实现科学技术的内在效能,以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和各国政府,既着力寻求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贡献途径,也均在努力探索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有效促使科技进步的对策.上述议题虽属两个不同的侧面,但本质上是在探寻、追求科技进步主导下两者的协同发展.这自然涉及到科技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社会文明及至可持续发展贡献的评判问题.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提出的科技方针,不仅是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也是科技情报工作的指路明灯。社会繁荣与生产力的提高,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发展的结晶。科技成果渊源于社会和生产的需求,它们转化为生产力便会促进社会的繁荣。我们现代繁花似锦的社会生活,都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互为促进有关。作为  相似文献   

9.
<正>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现在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引领经济发展需要科技创新,中国的研发、创新和技术系统及其相应的评估治理方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正应对着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以来,由于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技术变革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30年代,熊彼特提出了技术创新理论,他把创新看作是资本主义的推动力量,并研究了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事实上,在熊彼特之前,马克思就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发展的。”恩格斯也说:“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些论述指出了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密切联系。人们已经形成共识,有效地推动技术进步,就能促进经济的更快增长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一、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1.
伴随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广泛传播,人们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原动力.但实践告诉我们,二者间的关系并非像想象的那么简单,只有具备了一定条件,处理好各种关系,技术进步才能充分发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果,促进社会繁荣、国家昌盛的巨大力量。科研成果管理是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赵紫阳总理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搞现代化、振兴经济、翻两番,一定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同时他还明确指出:“科技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赵总理的讲话,不但为经济建设提出了一条指导思想,而且也为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因此,成果管理工作,必须考虑紧密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发展来开展工作。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科研成果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浅议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脱节的根源吴启明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主要地依赖科技的发展。随着冷战的结束,旧时的军事争夺已转变成一场经济争夺战,而经济的争夺战,又主要地体现在科技的竞争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对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  相似文献   

14.
<正>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并成为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竞争焦点的当今世界,能否重视和加强科学技术工作是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要求“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发展的关键地位。”我们目前所进行的科技体制改革,将技术开发型科研机构变为科技  相似文献   

15.
当前 ,我区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除了体制因素外 ,最重要的一是经济发展长期依赖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没有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 ;二是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贡献作用较小 ,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中科技落后是造成经济落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突出地表现为科技人才留不住与用不好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快与带动不强。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 ,我区经济的发展就只是一句口号而已。1 科技人才的问题国内外和我区发展的实践有力地证明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 ,其诸要素中最活跃地关键因素是科技人才。科技人才作为科学技术的主体 ,不仅创造和发展了科学技术 ,而且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而且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使科学技术转变现实生产力。因此 ,科技人才是世间第一重要的宝贵资源 ,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本。可以说 ,谁能够成功地吸引和留住了科技人才 ,谁就拥有了科技人才优势 ,也就占据了经济发展的优势 ;所以 ,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已经成为国内外广泛的共识 ,千方百计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已经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火爆热点。1 .1 我国科技人才匮乏...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纵横》2011,(21):62-67
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再一次着重强调了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创新引领科技,科技促进产业,产业带动经济,这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中的内在要求,也是科技引领发展的根本要义。而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根本落脚点则在于产业,因为产业才是将科技成果转变成生产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正> “九五”及到2010年,是我省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再创辉煌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和《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进一步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明确了经济发展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战略转移的方向、任务,也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科技的需求,今后的一个时期,山东应该抓注机遇,大力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科技实力、创新能力和效益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对促进社会发展有着广泛的影响.通过利用动态CGE模型-MCHUGE模型从宏观经济、产业部门及就业三个层面仿真研究科技进步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可以看出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改善国民福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技术进步短期内对部分产业有一定的负面冲击,但技术进步促进了国内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有利于产业长期发展;技术进步对不同行业的就业影响各异,但并不会加剧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而是促进了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中的流动.  相似文献   

19.
产业结构变动影响要素的流动与配置,要素配置效率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质量与速度。本文基于VES生产函数建立了以海洋产业结构为门槛变量的估计模型,探究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为推动中国海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海洋经济增长质量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性。海洋第二产业占GOP比重在越过门槛值时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比较显著,对海洋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结构红利",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海洋经济增长;海洋第三产业占GOP比重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则不显著;海洋产业结构高度化对海洋经济增长具有负向效应,会制约海洋经济发展。(2)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引起了海洋资本、海洋劳动力和海洋科技投入对海洋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并呈现阶段性特征。传统海洋投资结构在海洋经济发展初期会促进海洋经济增长,但越过门槛值后,将会抑制海洋经济增长;海洋劳动力对海洋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均比较显著;海洋经济增长对科技投入的依赖,更多的需要智力支持而非单纯的体力供给。  相似文献   

20.
杨先国  蒋春华 《软科学》1996,11(3):25-30
<正>一、我省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紧迫性 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更为紧密的结合乃至融合,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和最重要的趋势之一。这就要求,科技与经济发展战略及政策更加紧密地结合、协调。目前正在酝酿中的世界科学技术高潮和随之而来的一场新的工业革命,预计将在下个世纪中后期发生,距今也仅有几十年的时间。如果我省不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现有资源优势会继续减退,进一步拉大与全国乃至世界发达国家及部分新工业化国家的差距。同时,新科技发展高潮和工业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