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创新资源分布存在明显的失衡现象,加快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构建是促进科技创新资源流动共享、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缩小区域创新差距的重要途径。以专利转移为视角构建中国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利用31个省份1990—2020年有关数据,并划分1990—2000年、2001—2010年、2011—2020年3个时间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及和弦图揭示其时空演化特征,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探究其演化的邻近性机制,为促进区域创新资源流动共享、创新主体合作互惠、创新成果有效转化及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结果显示:(1)中国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向复杂网络演化,网络连接同配性与异配性并存;(2)网络通达性与技术转移效率显著提高,小世界特征明显;(3)网络空间分布失衡,梯度差异明显;(4)“核心-边缘”格局不断强化,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并存;(5)地理邻近、经济邻近显著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演化,技术邻近、认知邻近、产业邻近显著抑制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演化。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专利交易机制、推进科技创新网络向多中心多层级结构演变和充分发挥中介省份桥梁作用等,促进中国科技创新网络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2010-2019年我国内地31省份之间专利权转让数据构建技术转移网络,对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动态演化进行研究,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省际技术转移的多维邻近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表明,技术转移活动集聚特征明显,空间分布不均衡;技术流动方向多元化,东部地区内部、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均存在频繁的技术流动,但西部地区间的技术转移活动较少。多维邻近性的回归结果表明:地理邻近性与关系邻近性均对省际间技术转移有正向促进作用;产业邻近性与技术转移呈现倒U型关系;文化邻近性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低碳技术清洁化转型的难度和方式与技术活动对不同知识源的依赖模式密切相关,但系统性的依赖模式研究较少。以2006—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空间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patial Durbin model, SDM)实证检验区域低碳技术创新对本地知识存量、省际知识溢出与国际知识溢出等知识源的依赖模式,并区分清洁与灰色两类低碳技术创新以探究知识依赖模式的可能差异。研究发现:(1)清洁与灰色技术创新的时空特征与路径依赖模式相似,两类创新都具有明显集聚性,以东部沿海地区为核心向外辐射,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特点,且各类知识源对两类创新的作用方向一致。(2)两类技术创新对本地知识存量和国际知识溢出都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并对前者更为依赖。然而,两类创新又都受到省际知识溢出的显著抑制,使省际知识不能成为创新动能。(3)本地知识存量与国际知识溢出对两类创新的作用具有替代性,表明与两类知识相关的经济活动是竞争资源的排斥关系。可见,围绕低碳技术创新活动,国内外知识与省际间知识之间都存在令人担忧的互为排斥现象,表明低碳技术知识的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都未形成。对此,需要中央到地方的共同努...  相似文献   

4.
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不仅关系到中国大国经济效应的发挥,而且关系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中国6年30省的投入产出表,采用多种方法,系统地分析了1987-2012年中国的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主要的发现有:(1)中国的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在显著提升,且各省份的技术复杂度呈现收敛趋势。(2)沿海省份的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高于内陆省份的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但内陆省份具有明显的“追赶效应”。(3)在中国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提升的过程中,部门内效应起主要作用,部门间效应起次要作用。(4)中国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的提升路径较为合理,属于增长主导型,并伴随着省际不平等的缩小。(5)中国各省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的排名等级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但位于中高等级的省份仍面临较大的降级风险,位于低等级的省份实现等级跃升的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5.
创新驱动战略实施背景下,融入创新合作网络是中国各省域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08—2018年中国省际之间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发表的论文合作数,构建中国省际创新合作网络,描绘其时空演化特征,并借助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深入分析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省际创新合作网络结构逐渐复杂化、均衡化,省际创新合作网络中网络节点之间的联系不断丰富,在网络中重要节点省份逐渐增多,而且随着时间推移,网络结构不断优化。多维邻近性检验显示网络邻近性、产业邻近性是影响创新合作关系的重要因素,地理邻近性、经济邻近性影响较小,网络邻近性可以通过调节地理邻近性、经济邻近性影响创新合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技术空间溢出效应:1986-201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有文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中国农业技术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测算中国28个省1986-2010年农产品技术相似矩阵和农业技术溢出量的基础上,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中国农业技术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中国的农业生产存在空间相关性,这种空间相关性在农业技术相似省份间表现更为明显;省份间农业技术溢出对各省农业生产存在正效应,农业技术省际溢出系数约为0.25,大于各省人均农业科技投入存量系数(约0.12);对经过多维标度法聚类后的三类农业技术相似省份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省份间农业技术越相似,省际技术溢出效应越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系统和集约高效产业系统是实现经济发展动能转换、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关键。【方法】本文基于Kaya恒等式构建了产业系统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以中国30个省份发展规划中政策性目标作为约束条件,利用多目标规划模型对“孤立式”与“协同式”两种优化策略下省际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碳排放量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1)在当前能源与产业结构下,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目标难以兼顾,“协同式”优化策略下中国二氧化碳潜在减排规模更大,为78082.90万t。(2)能源强度是现阶段影响碳排放的主导因素,省际产业能源协同的碳排放效应具有两面性,应重视碳排放随产业发生转移的问题。(3)在充分实现能源调配和产业转移的情况下,东中西部总产值平均增长幅度为7.98%,经济结构显著优化,地区特色更为突显,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地区间产业同构的窘境。【结论】本文通过对多重目标约束下地区差异化发展策略的碳排放效应进行探讨,证实了多重目标约束下省际“协同式”策略的碳减排效应更为显著,为构建中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供方法借鉴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高校-企业合作申请专利和高校专利许可数据为指标,基于省际2008—2012年的高校数据,对中国技术创造-扩散网络进行了对比研究。本文主要从省域的地位及行为倾向、"中介人"及"中介行为"、省际联盟、QAP分析四个方面对两个网络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在技术创造-扩散网络中:各省域技术流动的凝聚力较好,但省域间的整体联系程度偏低;各省域的重要程度与其经济地域特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省域技术输入-输出的倾向不同,极端省份在网络中较受控制,两个网络技术流动的效率不足;省际联盟数量较多、省际间的互惠性较强,但派系林立程度较大;两个网络具有较强的相互促进作用。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从数量、结构等四个方面对中国技术创造和扩散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专利许可的新能源技术转移网络演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2008—2015年太阳能、燃料电池及风能技术领域的专利许可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我国新能源技术转移网络的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我国新能源技术转移网络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太阳能领域网络规模和连接数远高于燃料电池和风能领域,但3个领域的网络结构均呈现比较松散的状态且未随时间变化有明显改善;个人、学研机构、国内企业、国外企业等不同类型参与主体在3个新能源领域技术转移网络中的角色有所差异,但国内企业在新能源领域技术供需中均已占据主体地位;3个新能源领域技术转移网络演变的邻近性、优先链接及路径依赖特征存在一定差异,组织和地理邻近性在太阳能和燃料电池技术转移网络形成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而优先链接和路径依赖机制主要在风能领域网络演变中有所体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提升我国新能源技术转化效果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并不能综合反映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全貌,因此有必要从区域创新体系内涵出发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以反映和测度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由此,以中国30个省份为对象,构建测度区域创新体系效能的概念模型和指标体系,注重同时选择规模指标和强度指标,采取指数合成方法并综合运用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和马尔可夫链分析等方法测算30个省份2012—2020年创新体系效能的空间分布、演进特征和趋势。结果发现:中国区域创新体系效能均呈上升态势,但其指数呈梯度分布和非均衡分布,且省域间和不同创新水平地区间创新体系效能差距不断扩大;相比创新指数领先地位,创新指数较低地区发生动态转移的概率相对较高,但均未发生跨区等级转移现象,省域创新体系效能加速分化使中国区域创新体系效能空间分布与演进呈现以少数省域为代表的创新极化不断加强,以多数省域为代表的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趋于低水平固化等发展趋势。为改进中国区域创新合作、更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西部和东北地区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时国家需加大对其支持,创新极需发挥带动作用,区域创新体系要协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