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翻译活动中译者的译著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钟旭 《情报杂志》1998,17(6):76-77
对中国地震科学译者的研究结果表明,科技翻译活动中译者的科学生产率频率分布规律符合洛特卡定律,高产译者的译著率及译者中高产译者所占比例均接近普赖斯定律的推论值。  相似文献   

2.
清末益智书会统一科技术语工作述评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益智书会是清末新教来华传教士的一个全国性教育组织,该会曾编译出版过很多科学教科书,并为编译教科书而从事统一术语译名的工作。本文综述益智书会统一科技术的工作与成就,讨论该会编辑出版的两部科技术语词典《协定化学名目》(公元1901元)和《术语辞汇》(公元1904年),此外,还简要介绍了益智书会成立前传教士翻译和统一科技术语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清末翻译出版的大量外国地理学著作中,包括了不少的人文地理学译著,为中国近代人文地理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该文分通论性著作,商(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农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人种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聚落地理学和军事地理学10部分,介绍了清末(1871-1911年)出版的43部人文地理学译著的基本情况,并简要分析了它们的主要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4.
试论计算机网络条件下科技信息编辑出版的质变与形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广泛应用,使得科技信息编辑出版的形与质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注入了大量新的内容。研究高新技术下科技编辑出版本质性变化,就可以把握它的未来,这将使我们目标、方向明确,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5.
艺术思维及其在科技编辑活动中的形态与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思维作为编辑思维的重要思维形式,广泛存在于科技编辑出版的各个环节中。深入探讨艺术思维的思维特征及其在科技编辑出版活动中的运作方式,有助于丰富编辑的思维形式、提升编辑的综合思维能力,进而指导科技编辑实践。文章从艺术思维和形式的关系、思维的主客体等方面,阐述了艺术思维的概念、内涵以及所具有的非理性的、发散的、直觉的、唯美的和整体把握的思维特性,论述了艺术思维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形式在科技编辑出版活动中的形态和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6.
赵元益(1840-1902)自1865年起在江南制造局附设译馆翻译西书。毕业笔述和翻译西书十余种,以西医书为主,计有《儒门医学》,《内科理法前后编》,《西药大成》,《西药大成补编》,《西药大成药品中西名目表》,《法律医学》, 《济急法》,《水师保身法》,另有一些与军事和科技有关的译著,赵元益还曾随清末大臣薛福成于1890年出使英,法,意,比三年多,其间曾奉命向德国细菌学家科赫(Robert Koch,1843-1910)学习 ,赵元益向科赫学习一事,亦可见我国医学早期接触和吸收外来医学史实之一班。  相似文献   

7.
江南制造局翻译书目新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经过对江南制造局译书有有关文献的全面考查,作者重编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书目,计得已刊未刊译书241种,作者还就旧有沪局译书书目中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分析,对一些译著的底本,出版年代等问题的考证也有进一步的收获。  相似文献   

8.
清末自然地理学著作的翻译和出版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清末是中国近代自然地理学发展的启蒙时期,这一时期大量翻译和出版了外国自然地理学者,为中国近代自然地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该文分普通自然地理学,地貌学,土壤地理和水文地理学4部分介绍了1876-1991年间出版的38部译著的基本情况,并简要分析了它们的主要特点及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方华文教授的《20世纪中国翻译史》以它的独特叙述风格也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阅读乐趣和精神享受.它从不同角度追溯了20世纪中国翻译界的译人、译事、译著和译论的百年历史.它系统介绍了这段漫长而又丰富的译史,由此填补了中国翻译史上的空白,引起了国内和国际译坛的极大震动.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方华文教授的《20世纪中国翻译史》以它的独特叙述风格也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阅读乐趣和精神享受。它从不同角度追溯了20世纪中国翻译界的译人、译事、译著和译论的百年历史。它系统介绍了这段漫长而又丰富的译史,由此填补了中国翻译史上的空白,引起了国内和国际译坛的极大震动。  相似文献   

11.
王尚济是近代中国对传入分析学知识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人物。其译著《解析数学讲义》自1922至1930年翻译而成,是法国数学家古尔萨的法文名著Cours d’Analyse Mathématique第1卷和第2卷前半部分的最早中译本。王尚济翻译此书与他曾受教于古尔萨,执教北京大学数学系时学生理解古尔萨此书原本大都尚有困难而其英译本存在明显缺点,合适的中文分析学教科书又匮乏的背景密切相关。《解析数学讲义》虽然存在一些翻译方面的问题,但不失为一部基本忠实原文、语言通俗易懂、译者对底本理解较为准确的高水平译著。囊括了所有古尔萨修订和改进的内容,是其胜过英译本之处。这部译著的出版对于抗战前古尔萨原书最新介绍的分析学知识的传入与大学分析学中文教科书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其出版后被一些高校用作教材,但没有再版,流传不广,未能对中国现代数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科技翻译——大学理工科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大学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把科技翻译作为大学理工科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这一观点,并就如何进行科技翻译教学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唐跃 《科教文汇》2021,(12):I0006-I0006
鲁迅的培育和提携以及未名社的成立,对于李霁野的文学翻译和文学创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未名社接手《未名丛刊》的印行后,推出的第一部译著是鲁迅的《出了象牙之塔》,第二部译著就是李霁野的《往星中》。为了出版《往星中》,鲁迅不仅提出修改意见,还专门委托陶元庆设计封面。1926年,李霁野动手翻译安德列夫的另一部剧作《黑假面人》,也是经过鲁迅审阅后由未名社出版的。1928年2月,在鲁迅的进步文学思想的影响下,李霁野的译著《文学与革命》在未名社初版,寄往济南代售的过程中被山东军阀张宗昌截获,导致未名社被查封,李霁野、台静农和韦丛芜同时被捕。50天以后,经过鲁迅以及常维均等人的四处奔走,几人取保获释。出狱不久,李霁野着手翻译在牢狱中就有酝酿的波兰作家式曼斯基的《一撮盐》,随后又陆续译成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诚实的贼》等8部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14.
科技论文英译常见的修辞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翻译实例分析的方法,讨论了科技论文汉英翻译中常见的修辞问题,包括违反统一性、连贯性和简明性的三大类修辞问题。在对翻译错误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一般性规律和克服错误的方法,可能对读者的科技论文英译或英语科技论文的修改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近代科学图书的“西译中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子 《百科知识》2009,(22):54-54
提到最早的近代科学译著,很多人脑海中首先会浮现出“严复”这个名字,还有他翻译的《天演论》(即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其实,中国翻译西方科学图书的历史还可向前追溯。早在鸦片战争(1840年)到甲午战争(1894年)的50多年中,晚清政府就组织进行了最早的、较集中的西方科学图书翻译工作。而这期间,中国人才刚刚从鸦片战争的炮声中惊醒,  相似文献   

16.
探析杜亚泉的科技编辑思想和特色,讨论其在我国科技发展启蒙时期中的地位、作用及对我国近现代科技出版发展的影响,认为杜亚泉的科技编辑出版实践对当代仍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7.
作者运用Nida的翻译理论,分析和讨论科技英语的短语翻译与写作。文章从短语的表层对等翻译,短语的修辞对等翻译和短语的深成对等翻译三个层面讨论了科技英语的短语翻译与写作。Nida的翻译理论对科技英语短语的翻译和写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对科技英语短语的翻译和写作提供了大量的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18.
勒菲弗尔认为权力产生知识和话语,对译著施加影响,进而保证译著符合社会规范或某些既定利益.权力通过意识形态、诗学以及赞助人对新年致辞译本进行"改写".文中以2018—2020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发布的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致辞为语料,从勒氏改写理论出发,探讨政治和文化对领导人发言外译的影响,总结新年致辞中某些话语外译的技术规范,以期达到最佳翻译效果,传递最佳"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9.
谭嗣同是我国近代较深入研究西方科技译著的杰出思想家。文章阐述了谭嗣同科学论述中的爱国精神,以及其科学知识的广博性和先进性,体现了戊戌维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采煤机科技英语词汇特点,并根据翻译实例,指出采煤机科技英语翻译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