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游植物园     
放暑假了,远远参加了“金钥匙”夏令营,和小伙伴们一起来到了南京中山植物园。在路上,导游阿姨告诉远远,南京中山植物园是我国第一座植物园,它的前身是孙中山先生纪念植物园,现为中国四大植物园之一。它不但是享誉中外植物学界的一个研究机构,还是物种丰富的绿色宝库,也是独具魅力的旅游休闲胜地。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袁世凯窃据了大总统高位,总统府也随之迁往北京。孙中山任命黄兴在南京留守,总辖南洋各军,专门负责裁军和整编,全权处理南方的一切军政要务,并在原总统府的府址设立留守府。黄兴在临时政府任陆军总长期间,地位虽仅次于孙中山,但因受到汪精卫、胡汉民等人的排斥,孤掌难鸣,因而经常独自步出总统府蹓跶解闷。当他看  相似文献   

3.
1911年10月辛亥武昌起义爆发不久,一个脱离清政府的地方性革命政权--"大同共和国"在东北长白山区的吉林省安图县宣告成立.作为新生的共和政体,它比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早两个多月,可谓中华民国诞生的先声.  相似文献   

4.
由于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关系,蒋介石早就认识宋美龄.开始两人兄弟相称,后来两人产生感情谈恋爱了.第一次约会时,蒋介石感到很紧张,找来陈布雷,求教如何安排约会为好.蒋问:"布雷,第一次约会的地点,是在南京好,还是到上海好?"陈答:"敝人愚见,南京、上海皆不好."蒋不解:"这是为何?"陈说:"蒋先生坐镇南京,召宋女士来见,有摆丈夫架子之嫌;若蒋先生去上海见宋女士,又有低三下四之嫌.  相似文献   

5.
《科学生活》2014,(1):30-31
以2006年的南京“彭宇案”为开端,到2013年四川达州3个小孩扶老人的事件发生,其间已上演了一件又一件扶老人被讹的事例,这仿佛成为了一种桥段,司法部门、媒体舆论、扶人者、摔倒老人各怀心思,他们的反应、态度一次又一次锤炼着社会道德。然而在风口浪尖之下,永恒不变的是社会各界对公正、正义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支梓桐 《华夏星火》2016,(3):101-102
伟人孙中山家境一般,无权无势,纯然是白手起家,但一手缔造了“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事实上,他很少参与革命的具体进程(受清政府通缉,辛亥之前,孙中山不得在国内、日本、香港停留),为之夙兴夜寐的就是俩字儿——找钱.他也的确出色地完成了这项任务,一直到辛亥革命,除少量会员自筹之外,几乎所有的费用都由孙中山用高超的手段募集而来.从这个角度来看,孙中山是个融资能力超强的创业者.  相似文献   

7.
王淼 《科教文汇》2013,(14):202-203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大量增加,老年人要真正"老有所养",离不开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的配合。笔者在对南京心贴心老人服务中心负责人访谈的基础上,反思了该机构在给老人提供支持上的作为,并由此对老年人的非正式支持体系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科学中国人》2003,(2):18-19
1919年:孙中山首倡三峡建坝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环境的变化便一些仁人志士对中国的建设又有了希望。孙中山于1919年撰写了《实业计划》各篇,在“改良现存水路及运河”一节中,孙中山对改良长江上游水路作如下论述:“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其滩石应行爆开除去,于是水深十尺之航路下起汉口,上达重庆,可得而致。”后来在1924年8月1 7日,孙中山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讲座时更指出三峡可发“三千余万匹马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作为一名具有世界眼光的革命家,他的民生主义理论的构成源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同时也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当时位居世界前列的英国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纵观民生主义早期的形成过程,孙中山求学经历以及在英国的流亡期间的所见所闻对民生主义的初具雏形具有重要启迪作用.当时英国在福利国家的初步实施中的政治、社会状况对孙中山在思考民生主义的措施和意义方面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孙中山所设计的民生主义已经超越单纯解决社会问题的层面,具有重组中国国家和政治共同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辜鸿铭精通多国语言,其中以英语最佳,林语堂和孙中山都称他“天下第一“.不仅如此,他的德语也是极为出色.……  相似文献   

11.
正从小生活在南京的陈和生老人,对自己小时候的市井生活印象非常深刻。退休后,他重拾自己爱好的木工活,开始用木料做农具、生活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的体育爱好十分广泛,他喜欢散步、打球、游泳、骑马、打猎等,尤对登山活动兴趣最浓.孙中山认为登山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可以陶冶情操.广西的叠彩山,广东的鼎湖山,广州的白云山,以及其他许多名山,都留有他的足迹.正因为孙中山先生爱好体育并积极投身到体育锻炼中,这为他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保持旺盛的精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中国国家铁路公司旅游业发展要求,扩展铁路旅游业务,推动"铁路+旅游"战略深度融合发展,更好地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出行需求,对部分旅游专列开行线路、运营情况进行了探索分析,提出了利用既有闲置普速车车体打造一组高端旅游品牌专列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张家康 《知识窗》2007,(2):36-37
米哈依尔·马尔科维奇·鲍罗廷是位著名的职业革命家。1923年10月,苏联政府应孙中山的邀请,派他到中国,担任孙中山的政治顾问。来华后,他积极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孙中山对此给以很高的评价,称他“是一个无与伦比的人。”  相似文献   

15.
丁明 《知识窗》2006,(12):36-37
罗斯福爱犬如命,至今他的爱犬“法拉”还安葬在其家族墓地中。他在任期内,一次外出时不慎将爱犬遗忘,他竟不惜动用驱逐舰去接回,事后遭到共和党人的大肆抨击。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身居大总统高位,但却处处戒奢禁欲,他几次拒绝在总统府内建造豪华办公室的决定。一日三餐也是以素为主,早上只喝一碗豆浆,从不喝牛奶。他虽然官职显赫,却没有官架子,待人十分随和。卫士们称呼孙中山称“总统先生”。孙中山早年行医,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办公室和卧  相似文献   

17.
夕阳怜芳草,人间爱晚晴 听说在新加坡有一个叫"晚晴园"的旅游胜地,它是专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设置的.有关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业,当学生时已在课本上读过一些,而在异国他乡的新加坡,为何要为他设立一个纪念馆呢?因此,第2次到新加坡探亲旅游时,第1站就请求舅舅安排先去瞻仰晚晴园,以便解开心中的疑惑和瞻仰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和学习他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18.
邹旭怡 《科教文汇》2008,(23):192-192
孙中山在探索“救国”“治国”道路时,非常重视团体和党的作用,“以党治国”思想是他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以党治国经历了很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从革命初始的“团体救国说”到向欧美学习政党思想再到向苏俄学习以党治国的经验,同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以党治国”恩想体系。孙中山认为“以党治国”的党是具有革命党性质的党,“以党治国”是以党的主义治国。  相似文献   

19.
引言: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早在1911年就指出:“飞机一物,自是大有力于行军。”1915年,他又进一步指出:“飞机将是未来战争决胜之武器”,并以“航空救国”的道理砥砺学生。在1923年5月将“航空救国”写成条幅,发展航空事业。1924年1月,以孙中山先生为领袖的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20.
刘代领 《知识窗》2008,(12):11-11
诗人李·夏普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他小时候跟父亲到一位老人的铁匠铺修理耙子和锄头,他父亲付给老人报酬时,老人说:“不用了,这一类小活我从不收费的。”但他父亲执意要付给老人维修费。“年轻人,”老铁匠对他父亲说,“难道你就不能让一位老人,时不时舒展一下他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