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政府信息共享障碍及一个微观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芳 《情报科学》2006,24(2):194-199,221
本文对政府信息来源及其管理经费进行分析,认为公众与政府信息机构的委托代理关系决定了政府信息共享本质属性与必然障碍。在对四个方面的主要障碍进行详细分析之后,运用一个数学模型解释了政府信息共享障碍的根本原因在于存在信息租金,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政府信息机构的体制改革中适度引入市场机制并建立相应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地方政府跨部门信息共享相关概念,结合其目前信息共享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出影响我国地方政府跨部门信息共享的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3.
从剖析信息共享的效益难题切入,明确了信息共享的效益由人主观判定,而数据共享的价值则由业务流程决定。进而分析了使信息共享系统效益下降的因素,有政府信息共享系统的成本被低估、稀疏应用过度开发等,并从信息资源目录、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的效用分析了信息共享措施,指出数据共享和信息共享宜分开处理,在网络化时代信息资源整合不必依赖物理集中。讨论了系统之间数据共享的设计,提出了降低对信息共享的期望值、分别处理密集应用和稀疏应用、以虚拟整合替代物理整合、以特色化应对外部渠道竞争等改进信息共享的建议,并提出政府数据应对社会开放以利用民间创新能力开发政府数据资源,技术层面则以强调系统之间的松耦合、强化互操作性解决顶层设计难以解决的大范围信息共享的难题。最后指出必须更新信息资源理论,新的信息资源理论必须澄清“信息没有脱离使用者目标的独立价值”,信息共享系统建设要以应用需求为中心而非以资料为中心。  相似文献   

4.
从情报学角度,分析了目前政府信息公开在信息资源配置、公众信息需求调研、信息共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信息生态位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政府信息公开主体信息生态位的宽度、适宜度、重叠度的相关概念及测度模型研究,论述了运用信息生态位相关理论解决我国政府信息公开部分问题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政务信息共享过程中主要涉及政府内部、政府与媒体、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文章通过对政务信息共享中政府、媒体和公众三者间的行为和策略进行博弈分析,剖析了影响政府、媒体和公众三者间高效共享的因素,并最终提出优化政务信息共享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歌  钟汉勤  胡芳  刘国亮 《科研管理》2012,33(8):146-152
我国在政府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信息孤岛""信息黑洞"现象。为了探寻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的对策,论文从同级政府部门间、上下级政府部门间和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间这三个角度来研究各决策主体对于政府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的博弈关系并进行分析,建立博弈模型,最后针对这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徐黎耘 《科技风》2013,(11):179-181
随着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地区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需求越来越多。本文从地区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应用的范围、内容、技术平台、管理手段几方面就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描述。特别针对地区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应用平台的建设模式、建设要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从电子政务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动力关系,阐述了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及其相关机制设计对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和关键作用;综述了国内外政府信息共享研究的现状、主要内容、特定视角以及局限性;从信息共享整体规划入手,参考美国FEA模型,提出了关于基于FEA模型的中国政府信息共享障碍分析和协调机制设计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总结这么多年来政府信息公开、共享政府信息资源利用的状况.大抵的印象是:尴尬!  相似文献   

10.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国伟  杨兴凯  王延章  王宁 《情报科学》2008,28(11):1724-1727
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换模式是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分析传统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模式以及在充分考虑政府遗留系统的特征基础上,对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模式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类似"工业总线"式的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具有保证政府遗留系统之间的安全性和独立性基础上的系统可扩展性,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影响地方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平  张鹏刚  叶军 《情报科学》2007,25(4):548-556
政府部门阀的信息共享已经成为目前制约我国政府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而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和对我国地方政府深入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创新扩散理论,提出了影响我国地方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的影响因素,并设计了问卷在陕西省宝鸡市进行实际调查。最后,对所提出的影响地方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影响信息共享因素的结论,并提出了推进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6个优秀政府网站调查的实证分析,找出在信息公开与信息共享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黄辉 《现代情报》2014,34(8):47-50
采取焦点组访谈的方法在深入调研X市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报道政府部门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对资源共享问题的认知态度、现实需求及其实施状况,从体制层面、部门利益、治理架构、政务流程、技术层面、法律责任等方面分析电子政务信息资源跨部门共享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推进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宋立荣  彭洁 《情报杂志》2012,31(2):12-18
随着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深入推进,信息质量(Information Quality,IQ)问题日渐凸现,已成为影响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工作中一个突出制约因素,如何对共享信息资源的IQ进行全面、准确、科学的描述、度量和管理是深化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为此,在对美国联邦政府"信息质量法"的制定及实施的认识基础上,主要介绍美国政府"信息质量法("Information Quality Act,IQA)的制定的基本内容,首先介绍IQA产生的背景、制定历程、条款内容等。最后,基于美国政府IQA的认识,就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工作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山红梅 《现代情报》2008,28(1):56-58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环节.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意义,探讨目前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标准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是电子政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好方法。但目前我国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水平很低,存在诸多障碍因素,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建设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政府部门的信息利用现状分析,研究了跨政府部门信息资源标准化建设的问题。
Abstract:
Trans-governmental department information sharing i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government affairs,and is the best way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However,at present the information sharing level among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 China is very low,and there are many barriers.The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the utilization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 information,this paper studies the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problem of the trans-governmental depart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利益补偿机制,建立了分析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的两部门三阶段利益补偿动态博弈模型,并通过案例研究验证模型的可行性,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而采取的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利益补偿方式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电子政务社会化服务定位的信息资源共享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务社会化服务带来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全面转型.从知晓性共享走向应用性共享,强调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价值的充分实现,进一步深化了政府服务职能,使电子政务能惠及全社会.本文以电子政务社会化服务导向为基础,提出电子政务从知晓性共享模式向应用性共享模式的转型,详细阐述了共享转型的过程及内容,并提出了相应的转型实现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