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梁冠华  鞠玉梅 《情报科学》2018,36(4):155-159
【目的/意义】新媒体中反沉默现象具有传播行为的双重性、匿名化的自我性和利益驱动性。它是新媒体所 特有的属性,也是现代舆情在互联网环境下外在表现形式。【方法/过程】通过演化博弈中的“囚徒困境”模型来阐述 反沉默螺旋中受众群体的行为趋向性与受众收益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当受众群体非理智型占多数时, 则在新媒体的现代舆情中反沉默现象将尤为显著;同时受众收益的影响因素与受众行为、信息公开性、传播速度等 直接相关,进而为新时期的舆情管控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根据研究模型计算结果提出新时期舆情管控策略。  相似文献   

2.
文章选取2018年"洁洁良"和"贵州省省草王英俊"两起高校"精日"网络舆情典型案例,对比分析其回应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意识形态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包括:全过程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力、全天候监测提升网络舆情感知力、全媒体发声提升网络舆情引导力和全方位治理提升网络舆情化解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旨在构建一个网络舆情系统,及时准确地挖掘海量网络数据,分析社会热点事件的网络舆情。[方法/过程]结合深度学习技术,构建了一个基于内容与结构的舆情分析模型,其中利用Bi LSTM-CNN深度模型对舆情内容进行情感分析,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舆情网络进行结构分析。[结果/结论]实证分析表明了该模型在公共事件舆情分析上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能为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分析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从网络舆情演化要素入手,构建网络舆情分类标准体系,以"刺激性事件主体行为"和"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作为两个主要维度。并据此从政府的视角,将网络舆情划分为弱型网络舆情、强型网络舆情和波动型网络舆情。针对不同类型网络舆情,提出相应的"淡入式"、"萌芽式"、"强力式"、"溯源式"和"重塑式"政府舆情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情报杂志》2015,(4):208
网络舆情是近年来国内外兴起的前沿和热门研究主题。《情报杂志》在2008年即开始关注网络舆情方面的研究。6年来,《情报杂志》已经成为国内刊载网络舆情研究论文最多的杂志,并专门开辟了"舆情研究"专栏,成为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重要阵地。刊载的论文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采用不同方法对网络舆情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这些论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的网络舆情研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利用知识图谱构建大数据驱动的社交网络舆情事件主题图谱,是网络舆情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新问题,结合校园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行可视化分析对推动社交网络舆情监控平台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方法/过程]文章在对知识图谱、社交网络舆情事件主题图谱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梳理的基础上,构建校园突发网络舆情事件主题图谱中的实体、关系和过程模型,并结合"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爆炸"舆情事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政府官微在舆情引导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从"故事线"和"时间线"两个方面对舆情事件进行可视化分析;高校舆情事件在爆发初期、事件调查进展期、事件调查结果期呈现不同的情感倾向;高校舆情事件的传播媒介在移动端和非移动端传播差异不大;舆情夜间传播活跃度高于日间。  相似文献   

7.
康伟 《中国软科学》2012,(7):169-178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研究信息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中的整体结构和结点在网络中的位置及相互关系,研究舆情网络传播结构对信息的传播路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的影响问题。以突发事件"11·16"校车事故为实证研究对象,生成"11·16"舆情传播网络拓扑图,基于邻接矩阵数据对信息传播网络进行了整体网络结构、内部子结构和个体位置结构测度,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网络舆情引导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孟骊超  来爽 《现代情报》2021,40(12):114-129
[目的/意义] 为探寻网络舆情演变的动力机制,本文采用演化博弈工具,试图厘清参与主体与舆情发展间的内在关联。[方法/过程] 首先构建了网络舆情潜伏期、发展期、爆发期及消退期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求解博弈均衡和雅克比矩阵分析了网络舆情的演变路径和关联条件,以博弈主体之间的利益依存探讨了网络舆情发展演变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在Matlab平台上对西安地铁3号线"问题电缆事件"舆情演变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并重点检验了心理满足程度对博弈均衡的影响。[结果/结论] 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网络舆情,影响其未来走势的关键因素也有所不同;参与网络舆情的各方主体共同影响着舆情演变的方向;政府部门的作为对网络舆情影响重大;心理满足系数对网民的决策至关重要,甚至能够改变舆情事件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9.
网络衍生舆情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网络舆情信息和主体异化问题。根据信息异化理论,通过分析网络舆情演化的萌芽期、扩散期与消退期3个阶段,归纳了网络衍生舆情的一般特征和演化规律,指出网络谣言是信息异化作用下一种典型的综合网络舆情,并以网络谣言治理为例,深入剖析了网络谣言的基本要素与演化机理,进而,提出了治理网络谣言的"主体——社会——技术"的"三维一体"策略,以期为我国综合网络舆情治理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对舆情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舆情进行监测有助于相关舆情管理部门对舆情信息传播进行有效引导,促进舆情事件良性发展。[方法/过程]本文基于信息熵理论,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估指标体系,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监测模型,针对舆情指标隶属度结果对监测等级进行分类。本文以新浪微博舆情热点话题"鸿茅药酒"作为数据源获取数据进行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分析。[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热点话题"鸿茅药酒"事件的影响力级别为Ⅳ级,需舆情管理者及时监测舆情发展和走势。通过最终监测值对照监测级别可以帮助政府及相关舆情管理者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监测和引导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