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2,(7):I0002-I0002
2012年7月6日至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就此拉开了序幕。大会颁布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该《意见》着重对科技体制改革作了具体部署,提出了改革目标和政策措施。温家宝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科技部部长万钢说:“这次改革不是‘另起炉灶’,是对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深化和延伸。”  相似文献   

2.
<上接第22期>三重点任务根据《纲要》的总体任务,“十一五”期间,我国科技工作将重点在“发挥科技支撑与引领作用”和“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与制度建设”两个方面进行战略部署:要集中力量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专项,加强关键技术攻关,超前部署前沿技术,稳定支持基础研究,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要加强科技创新的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为科技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良好环境。1.瞄准战略目标,实施重大专项发展思路:按照重大专项实施的基础和条件,成熟一个,启动一个。要加强重大专项实施的统一领导和组织…  相似文献   

3.
2014年3月,《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发布,对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做出改革部署。 日前,《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获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即将发布实施。主要针对科技计划顶层设计和政府职能调整进行改革。这次改革重点:在国家层面上重构现有科技计划体系,强化顶层设计,打破条块分割,逐步建立以目标和绩效为导向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政府不再直接管理科技项目,依托专业机构管理;建立科学、公平、高效的管理体系,2014年启动搭建一个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2017年完成体系整合优化;设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应对新科技革命从“科学”到“技术”到“市场”的演进周期大为缩短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西藏科技》2006,(12):50-55
“十五”期间,全区科技部门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总揽科技工作全局,紧密结合我区实际,突出特色,重点突破,努力提高科技为“三农”、为产业服务水平,各项科技事业快速发展,为我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十一五”期间,全区科技部门按照《西藏自治区“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和《自治区“十一五”时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第一产业上水平,第二产业抓重点,第三产业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实际、实在、实效”的原则,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重点支持特色农牧业等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开创我区科技事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正> 近两年来,各省属科研院所继续按照国家和省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依靠、面向、攀高峰的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鲁”战略,经过积极探索,努力工作,在体制改革和科研开发经营等各个方面都取得厂明显成绩。对改革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树立了以改革求发展的观念。科研院所内部改革继续深化。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取得新成绩。科研开发的基础条件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阶段可以采取综合协调型节约型社会科技法律促进机制,但又重点依赖政府主导型节约型社会科技法律促进机制来推动节约科技进步与节约型社会建设.中国节约型社会科技法律促进机制目前在科技立法、科技执法、科技司法、科技法律实施监督等方面存在诸多困境,应采取以下措施予以解决:与时俱进地推进与完善科技立法;循序渐进地改革与强化科技执法;因势利导地改革与完善科技司法;因地制宜地实施与推进法律监督;竭尽所能地强化科技法制宣教.  相似文献   

7.
《青海科技》2004,11(1):56-57
2004年是实施全省科技“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总体工作思路是:根据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点,突出科技难题攻关,发展高新技术;强化农村科技工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注重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全省经济建设与科技事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1 2014年全省科技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全省科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全国科技工作会、省委九届、八次和九次全会、2014年省"两会"及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科技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部署和要求,以实施新一轮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为核心,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主线,通过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9.
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是“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全区科技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按照“十五”科技计划的统一部署,围绕自治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改革、调整、创新、产业化”为总方针,在科技计划调整、科技政策落实、科技体制改革、科技管理创新等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加强政府间科技合作,不断深化对外科技交流,从全球创新治理的“参与者”角色逐步向“引领者”角色转变。随着我国迈入新的发展阶段,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对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仍然存在资源散、协调难等问题,有些开放创新举措尚未落地落实,不利于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原因既包括全球形势变化带来的外部环境问题,又包括内部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部分是长期存在、难以突破的深层次问题,部分则是因为政策过于宏观、加之落实不到位、创新主体不敢干,出现的举措落地难、见效慢等表象问题。解决这些痼疾沉疴,要紧密围绕“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的思路,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落实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政策,坚持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持之以恒推进对外开放的战略政策,加快优化吸引海外人才的制度体系,提升全球创新资源的配置能力,支持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全球化发展,发挥企业畅通“双循环”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领域方向、研究机构地域分布和在创新价值链中工作性质三维坐标的新视角,研究归纳了国际重要科研团体科技布局调整的有益经验,系统梳理了我院科技布局调整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知识创新工程以来我院科技布局调整的经验与做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抓住当前重要机遇期深入推进科技布局调整的主要思路和政策措施,完整表达了科技创新价值链理论及我院的定位,就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院属研究机构布局调整、加强联合合作优化科技布局、新建研究单元、建立我院科技布局自觉持续调整机制等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自媒体和网络空间的不断拓展,涉及公共安全的社会热点事件出现复杂、多变、高发的态势,尤其是一些涉及科技的热点事件和突发事件,在引发公众极大参与热情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造成了干扰。将科学普及渗透到重大科技热点事件的治理机制中,实现科学普及全程化、常态化、科学化参与重大科技热点事件治理,对保障社会安全、提升公众理解科技的认知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重大科技热点事件的定义和特征出发,对我国应急科普介入科技热点事件治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科普介入的模式和时机两个维度构建了科普介入重大科技热点事件的机制,为政府、媒体、科学共同体、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提升我国重大科技热点事件治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科技人才评价政策是科技人才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科技人才评价政策的具体举措与微观个体非理性行为的关联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以行为公共政策视角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政策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搜集2007—2021年中央层面的科技人才评价政策,从情绪认知、行为引导构建行为公共政策分析框架,重点从工具、叙事与反馈三个层面分析科研减负、评价引导、人才管理三个维度的政策目标。研究发现:我国科技人才评价政策正巧妙地运用鞭子型与助推型协同的政策工具、认同强化与社会规范组合的叙事效应、政府主导的单向政策反馈来塑造科技人才的情绪认知与行为引导。但是,科技人才评价政策的政策偏好与科技人才的行为偏好存在偏差,政策工具的缺陷、叙事效应的断层与个体感知的偏差促使了“非理性行为”的发生。我国科技人才评价政策体系亟待完善科研减负的选项体系、人才评审的评定标准与微观个体的情绪疏导。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政策不断优化,已形成多层纵横联动的政策体系。科技人才教育与培养政策不断完备,使用与发展政策逐步改善,评价与激励政策更加丰富,有效保障了我国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不过,现有科技人才政策体系仍存在系统性不足、精准性不高、联动性不强,以及对青年科技人才和基础研究人才(以下简称“青基人才”)支持不够等问题,无法充分满足新时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下对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的迫切需求。在新形势下,要夯实科技人才建设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引领作用,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未来的科技人才政策需强化自主培养、服务国家战略与聚焦产业需求,推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青年科技人才政策、基础研究人才政策、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发展政策落地;深化科教融合,推进面向科技发展需求的科技人才教育、培养和发展的政策体系建设,建立遵循科研活动规律的研究生教育制度;系统思考优化科技人才评价与激励政策体系,推进科技人才生活保障政策的有效实施;多部门协同推进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技人才机制,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15.
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面临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为科技成果在经济领域的有效推广和应用.高等学校是我国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发地,担当着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源动力的重任.然而,我国当前高校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数量、质量、规模、速度和效率相对较低.结合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面临的问题,分析和研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2015—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利用SBM-Malmquist模型对我国科技创新效率进行静态与动态测算并选取《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1》中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最高的十大省(区、市)进行重点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整体科技创新效率较低,但有向好趋势,区域间呈现出“西部>东部>中部”的态势;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对科技创新效率的拉动作用抵消了技术效率衰退的影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最高的上海市和北京市分别出现科技创新投入冗余和技术进步不足的问题。为实现我国科技创新自立自强,需从区域协同、技术进步、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科技三会"上发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仅需要资源要素的支撑,更需要有将这些要素进行合理配置的制度安排,需要新的模式来激发新的创造力。其中,对评价制度的改革在寻找科技体制新模式的改革关键举措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为此,回顾过去,文章从科技体制与科技评价的关系视角重新审视这一问题,从回归科技评价的本源出发,探究科技评价异化的体制问题。相应地,面向未来,文章从改革主线、改革结构、评价体系3个方面提出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科技体制改革建议,为建成百年科技强国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科技政策体系的协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协同论的角度来分析科技政策体系,指出科技政策体系只有产生协同效应才能发挥最佳功效。分析了科技政策体系的三个序参量:科技发展水平,社会对科技的需求,科技在社会中的实际作用。并且指出科技政策体系还应整体协调,反馈控制。  相似文献   

19.
科技强国建设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文章从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意义出发,总结了科技强国建设的国际经验和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科技强国的历史进程,分析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与科技强国建设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关系,探讨了新时代科技强国建设的阶段性任务。文章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科技强国,要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要素质量,构建现代化国家创新体系,完善科技强国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科技管理人才选拔与培养问题调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技管理人才是我国科技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管理队伍建设的质量如何 ,是否能胜任科技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不仅关涉整个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也会对落实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和科教兴国战略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分析我国科技管理队伍建设现状入手 ,剖析科技管理人才选拔与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据此提出初步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