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最近,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专利审查指南的相关规定进行了修改。其中,针对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允许的修改方式,修改前后的专利审查指南做出了不同的规定。本文根据修改前后专利审查指南的不同规定,结合专利无效的案件实例,对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权利要求书允许的修改方式进行了讨论,以期为专利无效宣告程序的实务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第二次修改后的《专利法》第四十五条(修改前为第四十八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专利法有关规定的,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由此而启动的法律程序就叫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审查程序,简称无效宣告程序。 笔者作为一名专利代理人,从事专利代理工作以来,先后接触到了四项无效宣告请求,其中作为专利权人的代理人代理了三项。在这四项无效宣告请求中,都是针对实用新型专利权提出,有三项是由于侵权诉讼引起,另一项是由权属纠纷引起。目前,上述四项无效宣告请求都已作出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详细分析我国2001年版、2006年版、2010年版审查指南中对无效宣告程序审查范围的相关规定,追溯剖析其修改背景,呈现请求原则和依职权审查原则在我国无效宣告程序中的各自地位及作用,同时对请求原则和依职权审查原则的修改方针进行总结,并基于审查实践对当前的相关规定提出了一点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4.
专利独立权利要求被无效后的侵权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利权人在案外人提出无效宣告请求后,对独立权利要求所做的修改,并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但当一项独立权利要求因无效宣告程序被无效,而其从属权利要求被维持有效时,则其直接从属的权利要求就上升为独立权利要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纠纷数量不断增加,专利无效宣告请求的数量也越来越多。2000年新修改的专利法中首次规定,当事人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复审委)就宣告专利权无效或者维持专利权决定不服的,不论专利类型,均可向人民法院起诉。因此,复审委的无效宣告决定引起的行政诉讼案件数量呈大幅度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在的专利制度似乎正在实施所谓的全面禁止反悔规则。一方面,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专利权人可因专利申请过程中或者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所作的限缩性修改和陈述而被禁止反悔,另一方面,在专利无效宣告程序和专利无效诉讼程序中,他又可因自己在专利侵权法律程序中的陈述而被禁止反悔。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在的专利制度似乎正在实施所谓的全面禁止反悔规则。一方面,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专利权人可因专利申请过程中或者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所作的限缩性修改和陈述而被禁止反悔,另一方面,在专利无效宣告程序和专利无效诉讼程序中,他又可因自己在专利侵权法律程序中的陈述而被禁止反  相似文献   

8.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第5329号复审决定和第15984号无效宣告审查决定分别涉及名称为"避孕组合物"的母案(94194888.9)和分案(200410059029.3)申请。两份决定针对相同的事实即屈螺酮的含量由0.1~0.3mg修改为1~3mg,作出截然相反的结论。也就是说,第5329号复审决定认为上述修改不超范围,而第15984号无效宣告审查决  相似文献   

9.
防范专利被宣告无效是专利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但实践中却存在专利权人自提无效宣告这一“自陷风险”行为。为解释该现象发生的驱动因素、过程机理及行为效应,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诠释专利权人自提无效宣告的过程机制。研究发现,维护专利法律效力稳定性、消除权利要求歧义、解决权利要求重叠问题是自提无效宣告的主要动机;该过程经历了风险识别、评价及应对三个阶段,专利审查经历与经济收益促使权利人感知、发现及评价无效风险,专利制度限制则驱动权利人选择自提无效宣告应对无效风险,最终,符合权利人预期的无效结果将扩大专利经济收益。研究结果弥补了专利风险管理领域的中层理论缺陷,为专利无效风险事前防范提供了新路径,同时也为我国论证建立授权后专利文本修改程序提供了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在日本,被控专利侵权的一方可以在案件审理的同时向专利局提出专利无效宣告请求。在日前一场侵权纠纷中,日本知识产权高级法院与日本专利局作出了相反的判定,前者先判决专利无效,后者认定修改后的专利有效。  相似文献   

11.
笔者最近为一无效请求人代理了一件专利无效请求案件,在代理过程中也了解了一些与该专利的审批以及专利侵权诉讼有关的情况。该案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典型案例:就程序而言。它涉及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审批、专利侵权诉讼、专利无效请求诸程序及各程序间的关联性;就实体而言,  相似文献   

12.
专利无效宣告制度是优化专利质量的有效政策工具。厘清专利无效宣告倾向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专利无效宣告制度效率、促进中国专利质量提升。从交易成本理论出发,以2019年公布的671件发明专利侵权案为样本,使用Logit回归模型对专利侵权诉讼中无效宣告倾向的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专利法律稳定性、专利无效宣告成本抑制了被告的无效宣告倾向,原告的诉讼期望、专利市场价值促进了被告的无效宣告倾向,而信息不对称程度与无效宣告倾向没有显著相关性。我国应保障专利权人实现其合理的诉讼期待利益,建立专利无效宣告费用补偿或转移规则,强调高质量专利培育与促进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对提升或发挥专利市场价值的效用,以期实现优化中国专利质量之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3.
朱雪忠  李艳 《科研管理》2021,42(7):22-30
我国正由仿制药大国向创新药大国加速转型,越来越多的企业由仿制药企业向创新药企业转变。新角色下被提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的风险日益升高,对企业专利管理实践提出新挑战。首次将我国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的《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中创新药企业信息,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公布的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案件信息链接。基于法律纠纷理论模型框架,实证分析药品发明专利无效请求发生概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专利价值越高、专利法律质量越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或当事人对无效结果的期望分歧)越大,被提无效请求的风险越高。与理论分析不一致的是,与制剂/组合物专利相比,药用化合物和药用生物分子专利被提无效请求的概率更低。研究结论为企业有效开展药品发明专利被提无效请求的风险预警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引言 近年来,现有技术抗辩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第三次专利法修改草案也引入“现有技术”抗辩的条款,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改稿)(2008年2月28日修改)(以下简称“专利法修改草案”)第六十四条规定:“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侵权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技术或者设计属于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的,不构成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全面利用专利无效诉讼中的专利信息分析产业竞争态势及策略,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决策效率具有实践意义。以我国信息通信(ICT)产业的发明专利无效数据为基础,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专利无效关系网络,通过网络中心性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将无效诉讼关联主体聚成四类,分析比较各类主体的诉讼地位及特点,挖掘产业竞争的特点并进一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无效诉讼策略。研究发现我国ICT产业的竞争格局分化较为严重,表现出"偶然"及"离散"性特点。最后针对每一种类型企业提出其竞争策略构建意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贸易的发展.知识产权许可交易中发生的法律纠纷越来越多.其中,由于无效知识产权导致的法律纠纷占有较大比重.而学术界对此展开的研究目前还不多见.本文研究了无效知识产权许可的几种起因,并通过比较中美两国立法的方式探讨了由此引发的相关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刑事案件是纠纷的一种特殊形式,并非所有刑事案件均必须采取落实刑罚权的方式解决。协商性司法作为一种可移植的刑事纠纷解决方式,具有保护被害人权益、恢复受损社会秩序的特点,对于我国刑事诉讼一定范围内刑事纠纷的平和解决具有现实意义。刑事和解是协商性司法理念与我国实践结合后本土化的产物,2013年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对此进行了立法确认。刑事诉讼的解纷属性考察应以纠纷解决为视角,在此基础上,进行准确的制度设计以实现在刑事诉讼中纠纷的平和解决。  相似文献   

18.
周克放  乔永忠 《科研管理》2021,42(10):148-155
专利无效程序对于控制专利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以2008-2017年期间信息通信技术(ICT)领域被提起无效宣告请求的专利为样本,在根据专利有效性进行分组的基础上,分析“维持有效”和“宣告无效”两组专利在6项指标及在无效程序中援引法条的差异。结果显示:技术覆盖范围和引证专利数与专利质量显著负相关,非专利文献引用数与专利质量正相关;专利质量还与技术可专利性及专利文件的撰写和修改具有重要关系,专利可能会因为专利申请和修改过程中的程序和实体等基本问题被宣告无效。因此,评价专利质量时不仅应当重视技术和经济指标,还应对专利申请、授权、无效审查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考察,特别是专利无效审查时可能涉及到的专利文献内容等。  相似文献   

19.
在众多通信领域专利所涉及的标准中,3GPP标准占比较大,而针对涉及3GPP标准的检索,尤其是在通信领域标准必要专利的无效检索阶段,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介绍3GPP的组织架构出发,以技术演进脉络视角分析3GPP标准专利的检索方法,以实操的方式展示3GPP协议检索的手段,重点结合案例展示通过梳理3GPP提案演进脉络的检索方...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模型,构建了耕地保护过程中地方政府在个体理性支配下同整体理性进行博弈的分析框架,并据此时实践中存在的耕地保护政策失效和政府间耕地保护意愿差异的现象进行了解析。结论认为,地方政府在个体理性支配下的博弈行为是耕地保护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区地方政府比落后的西部内陆区地方政府有更强的耕地保护意愿,建立耕地异地代保市场可以将这种较高的意愿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