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明与革新》2013,(6):42-42
打火机可谓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每天都能与它相逢于烟雾中,它那熟悉的面孔闭着眼睛都能描述出来,然而,它的构造、来历,你了解多少呢?打火机的图绘最早出现在公元1505年德国纽伦堡地区一名贵族拥有的手卷之中。另外有人认为打火机装置也有可能是出自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之手,在他的手卷中也有类似机械的图绘。不过由于时间无法确定,所以两者虽然类似,却无法肯定地将之归功于这位杰  相似文献   

2.
费曼得过诺贝尔奖,是近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但他同时也可能是历史上惟一被按摩院请去画人体画、偷偷打开放着原子弹机密文件的保险柜、在巴西桑巴乐团担任鼓手的科学家.他曾经跟爱因斯坦和波尔等大师讨论物理问题,也曾在赌城跟职业赌徒研究输赢几率!  相似文献   

3.
悠悠 《今日科苑》2009,(13):56-57
人们都知道诺贝尔奖,但或许搞笑诺贝尔奖却是人们很少知道的。每年搞笑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都会评选出"最不可能的研究",通常该奖项的获得者都是顶级工程学解决方案、科学产品和科学期刊中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国理论物理学发展的速度明显落后于技术物理。早期出国学习理论物理的人少,留学回国的老一辈物理学家中缺乏真正的大师,国家对理论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政治运动对科学理论研究产生了干扰作用,这些都是导致理论物理学发展缓慢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能不能够脱胎换骨,这五到十年很关键这是科技界要面对的一个新命题:中国的科技已经起飞了,但能否飞起来,关键就在最近10年。面对记者,62岁的丘成桐言辞恳切:"机遇就在这10年,如何把中国的高科技搞上去,迫切值得深思。"但他对中国科研的现状也不乏忧虑。这位华人数学家中唯一获得过菲尔兹奖(素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的著名学者,经常直言不讳地批评国内科研界的问题。他认为是爱之愈深,责之愈切,"我的批评都是为了让中国科研,希望无论是环境还是制度都能变得更好"。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全集》第十三卷的时间跨度从1922年初到1923年3月。这段时间,爱因斯坦获得了诺贝尔奖,发表了数十篇文章,写了几百封信,与众多名人显贵见面,写下了"访问日本、巴勒斯坦和西班牙日记",几乎有7个月身处柏林之外。爱因斯坦已过了他在科学上的创作高峰,但学术上仍十分活跃。他正走在一条超级学术明星的路上,深深地卷入了犹太复国主义的运动;与少数志同道合者合作,试图力挽狂澜地恢复国际间的科学合作,让他所崇尚的"学者共和国"再现。他对日本的访问,无论对日本社会,还是他本人,都带来了强烈震撼。他在中国短暂停留期间留下的日记更让他日后被指责为"种族主义者"。本文基于《全集》的有关内容,分别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犹太复国主义观,学术共同体理想、日本的学术之旅,受到有关的种族主义指责,以及他的家务事。  相似文献   

7.
2012年,最轰动建筑界的事件之一,莫过于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茨克奖的得主,是一位来自中国的叫王澍的年轻建筑师,这是全世界建筑界的最高荣誉,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中国建筑师。西方的这些奖项青睐那些充满地域特色和文化差  相似文献   

8.
1956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大厅内,灯火辉煌,座无虚席,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金颁发仪式正在隆重举行。生理学和医学奖由两个美国人和一个德国人同时分享。那个德国人福尔斯曼恩的事迹最引人兴趣,因为人们戏称他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疯子”。现在我...  相似文献   

9.
谢家麟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称他为"中国加速器物理之第一人"。谢家麟一直将自己称作是实验工作者,是"做加速管的人",他的一生是与我国高能物理和加速器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本文从谢家麟作为实验物理学家的学术习惯切入,分析了谢家麟学术生涯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关键事件和创新方法等,挖掘其思想对当今科学发展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弘撰是明清之际、关中之地著名的学者,被顾炎武誉为"关中声气之领袖",尤以诗文和气节著称于世。他是正统的理学家,学宗程朱,其思想多属对程朱理学的守成。然身处明清鼎革的大动荡时代,在进步思潮影响下,其中也不乏合理进步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11.
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首次举办"国际科学大师论坛",4位诺贝尔奖得主、1位巴尔扎恩奖得主及1位图灵奖得主出席了活动。论坛吸引了近千名科技工作者、青年学生面对面聆听大师智慧,漫步科学前沿。论坛由2000年图灵奖获得者、清华  相似文献   

12.
每一年伴随诺贝尔奖的揭晓,另类诺贝尔奖也会在此时新鲜出炉,它似乎是对诺贝尔奖的有趣模仿,每一个奖项都让人觉得滑稽但又发人深省。2008年,与诺贝尔奖"分庭抗礼"的另类诺贝尔奖如约先于前者,于10月2日刊登于美国幽默科技杂志《不可能的研究纪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阿诺德·索末菲(ArnoldSommerfeld)个人研究日程的角度出发,回顾了索末菲对于玻尔原子模型的反应。他欣赏尼耳斯·玻尔(NielsBohr)对有关氢元素的里德堡公式的推导,但却对其模型有所批评。1913年,索末菲试图通过扩展亨德里克·洛伦兹(HendrikLorentz)关于塞曼效应的经典理论来解释近期发现的帕邢一贝克效应。光谱线在电场中分裂这一发现,是其研究计划中的另一项挑战。经典理论在这两方面都失败了,因此索末菲转而代之以玻尔模型。通过量子化电子绕原子核的径向运动和方位角,索末菲扩展了玻尔模型。在非相对论情形中,他再次得到了里德堡公式(此时用两个量子数总和来取代玻尔模型中的单个量子数);在相对论情形中,他则得到了后来有名的精细结构公式。虽然关于从玻尔理论到玻尔一索末菲理论的发展一直有详实的历史记载,但从索末菲私人和专业信件往来的角度去考察这一过程中的动力却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爱因斯坦通信集、诺贝尔奖资料以及有关广义相对论的文献目录这三方面着手考察从1916年(爱因斯坦完成引力场方程后的第一年)至1920年(英国日食实验结果公布后的第一年)德国物理学界对广义相对论的态度。本文试图总结这一态度的特点并分析背后的原因,同时讨论1919年光线弯曲实验对德国物理学界态度的影响。本文认为从1916年到1920年,不同于荷兰和奥地利,德国并没有出现一个以物理学家为主的广义相对论研究团体。这背后可能存在三方面的原因:爱因斯坦的研究风格、量子理论的发展以及理论物理学的地位。而在光线弯曲实验结果公布之后,虽然支持广义相对论的德国物理学家人数增加,但坚定的反对者依然存在。实验上关于引力红移效应的否定结果也令一些人试图寻找一种能够替代广义相对论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科学历程     
正1901年12月5日,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创立者海森伯诞生海森伯1901年12月5日出生于巴伐利亚州小城乌尔兹伯。1920年,海森伯以优异成绩完成了中学学业,转入路易·马克希米廉斯大学(即慕尼黑大学)开始学习物理、数学、化学和天文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海森伯受聘于哥廷根大学,担任物理学家玻恩的助手。1924年9月,海森伯离开哥廷根,以洛克菲勒基金会研究员的身份奔赴他向往已久的理论物理学圣地——哥本哈根大学玻尔研究所。1926年5月,他担任理论物理学讲师和玻尔的主要研究助手。1927  相似文献   

16.
美国科学家查尔斯·汤斯于1959年获激光发明专利,并在5年后获诺贝尔物理奖。究其原因,除了汤斯本人聪明、勤于思考外,汤斯在加州理工学院攻读研究生时,能师从一流导师也是他成才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加州理工学院,汤斯与著名物理学家奥本海默、诺贝尔奖获得者利纳斯·鲍利以及其他6名诺贝尔奖得主交往甚密。他在战时贝尔实验室读物理学博士期间,也曾与晶体管发明人肖克利和研发早期雷达系统的布拉顿一起共事。可以说,这些科学大师对汤斯的科学研究生涯乃至最终获得重大发现起到了领路人的重要作用。有意思的是,正是由于汤斯的眼睛出现视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常常有人把诺贝尔奖比作科学界的奥运会,但却忽视了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奥运会从来有严格的评判标准,百米跑的计时精度达千分之一秒,而诺贝尔奖的标准则是"天意从来高难问"的。诺奖"二桃杀三士"190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军医罗斯,表彰他对疟疾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的研究,但却无视了"热带医学之父"曼森1893年便提出疟疾由蚊子传播的理论。罗斯在印度服役期间恰恰是看了曼森的论文后受到激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瑞士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莱昂哈德·欧拉诞辰306周年。这位科学巨匠善用简洁的函数表达真理,他的欧拉公式至今仍被认为是最具美感、最有魅力的公式之一。他还曾写下《音乐新理论的尝试》,将数学与艺术美结合在一起。这位天才数学家富有创造力的一生,给后人有益的启示:探究真理的动力中饱含着对美的追求,科学之美可诱发出科学家无限的创造力。尽管科学家们对科学美的阐述大多是零散的、即兴的,但不难看出他们对科学之美的肯定和重视。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罗素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中"读出音乐般的美妙",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从达尔文《物种起源》中"见出生物世界无与伦比的  相似文献   

19.
朱子在诠解《大学》"格物致知"思想时,将其诠解为"即物而穷其理",朱子的这一诠解,对后世的"格物致知"思想之理解,影响重大。近代以来的一些学者,在理解朱子"格物致知"思想时,将其只理解是一种"穷物理"和"泛认知主义的认识方式"。他们的这一理解,因对朱子"格物致知"的思想,所要格之"物"和所应穷之"理"的理解存着偏差,故对朱子的"格物致知"思想有所误解,因此,他们对朱子的批评,不尽合理。朱子的"即物穷理",其所要穷之"理",虽包括"物理"在内,但更主要的是"人伦之理"。并且,朱子也非要求人们以客观认识的方式,来认知心体之"理",他其实是要求人们以"着实体验"的实践方式,显明心体之大用。  相似文献   

20.
高建国 《百科知识》2013,(15):20-22
看着满山遍野的野花,你或许觉得大自然太奢侈了,美好的东西似乎少一点才值得珍惜,因为"物以稀为贵"。在人们的印象中,重要的、美好的事物往往是最少的。但也不尽然,曾经获得不下10次诺贝尔奖的光合作用,不仅被誉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同时也是"地球上最普遍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一般是指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糖、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放出氧气的过程,是大自然进行原初生产的动力。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