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盲文是开启盲人光明之门的钥匙,有了它,我们可爱的盲人朋友可以博览群书,更好地读世界。盲文又称点字,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它的发明不得不归功于布莱尔。"妈妈,我为什么看不见你啊?我要眼睛……"寒冷的冬日,在法国库普雷城城郊一个鞋匠的家里,一个小男孩绝望地哭喊着。这个小男孩就是布莱尔。他3岁时在一次玩耍中不小心刺瞎了自己的左眼,两年后,另一只眼睛也发炎了。因为无钱医治,这只眼睛也变瞎了,他变成了一个盲人。布莱尔不愿意接受自己是  相似文献   

2.
高技术使人们过去不可思议的事情变为现实,譬如人体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开发,能使盲人重见光明、耳聋者能听到声音、残疾人能和平常人一样参加各项体育运动。视力障碍者的福音高技术不仅使盲人有了第二视力,而且随着高技术的发展,盲人重见光明将成为现实。科学家们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使视力损伤者有了第二视力——个人导向系统。这套系统是由美国航天局和空军实验室共同研制开发的一种虚拟声音显示技术,它可以帮  相似文献   

3.
盲人也能“看”世界,不过他们用的不是眼睛,而是舌头,据美国《人物》杂志报道,有一位15岁的盲童,他的嘴里能不停地发出“滴答”声,利用声波来与周围的物体和人进行交流。据“美国盲人基金会”统计,具有回声定位能力的盲人全世界也没有几个。科学家也正试图揭开盲人回声定位之谜.  相似文献   

4.
盲人也能“看”世界,不过他们用的不是眼睛,而是舌头,据美国《人物》杂志报道,有一位15岁的盲童,他的嘴里能不停地发出“滴答”声.利用声波来与周围的物体和人进行交流。据“美国盲人基金会”统计,具有回声定位能力的盲人全世界也没有几个。科学家也正试图揭开盲人回声定位之谜。  相似文献   

5.
盲人助看器     
正有一次,看到一个盲人伯伯行动很不方便,我想:能不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盲人重见光明呢?我上网搜索资料,了解到眼睛之所以能看见周围的物体,是因为眼球内有可以成像的构造。物体发射或反射而来的光穿过瞳孔和晶状体,聚集在眼  相似文献   

6.
饶丹婷 《科教文汇》2012,(20):76-77
若泽.萨拉马戈带着对人类在文明世界中逐渐丢失人性的不安和疑虑,创作了在其众多作品中内容最为冷酷、主题最沉重的作品——《失明症漫记》。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虚构一种通过目光对视传染的失明症无情地败坏人类和文明的特征,通过这个矛盾冲突最为激烈的失明世界来凸现医生妻子呼唤人性回归的使者形象。医生妻子的两个特征——拥有一双正常的眼睛和对人性的执著感情,使医生妻子的形象具有多重意义。医生的妻子以自己的眼睛和具体的言行举止,在生活上无私地帮助周围的盲人,在精神上给盲人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得以在失明惨剧中慢慢找回人性,体现了其呼唤人性回归的使者形象。这也正是萨拉马戈关切人类命运和探索世界前途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7.
木子 《知识窗》2005,(2):48-49
泰国盲人拉克·普努亚今年2月和6月在新加坡先后做了两个阶段的先锋性眼科手术后,目前终于重见光明.不可思议的是,新加坡医生竟是用他的一颗犬齿(虎牙)制成了一个人工角膜,植入他的眼睛后让他恢复了视力!据悉,普努亚是东南亚地区首位接受到这种手术的失明患者.  相似文献   

8.
盲人分袜     
正小明的邻居是两个盲人。一天,这两个盲人一起逛街,各自买了两双黑袜和两双白袜。这8双袜子的材质、大小完全相同,且每双袜子都由一张商标纸连着。回到家后,两个盲人不小心将8双袜子混在了一起。小明见状便要帮忙,盲人却笑着说:"谢谢你的好意。我们虽然看不见却能分得清哦。"小明不相信他们能分清黑白袜子,你相信吗?到底盲人  相似文献   

9.
动物的父爱     
陈效一 《百科知识》2000,(10):33-34
动物的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动物的母亲们可以为子女献出一切。动物的父爱如何呢?人们对此似乎了解不多。动物学家和博物学家对这个问题曾做过长期的观察,获得了许多有趣的动物父爱的资料。但动物父爱的全部奥秘尚未揭开,科学家们仍在努力探索。相信在未来,会发现更多更动人的动物父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正从前,一个跛子和一个盲人是好朋友,两人同住一屋,相依为命。一天房子突然起火,转瞬间整个房子就烧了起来,两人的生命危在旦夕。盲人想逃却看不见路,跛子想逃,无奈脚不能行。忽然,盲人急中生智,背起跛子就跑。跛子看得见路,盲人能跑,两者互为补偿,逃出了火场。在生活中,将两种或更多器官的缺陷加以补偿,往往会化险为夷,甚至发明出一个新奇的事物。人体器官的功能并非无限,眼睛是一个很重要的器官,我们在做发明创造时,不妨尝试补偿或延伸眼睛的功能,做出不一样的"眼睛"来。  相似文献   

11.
边力 《世界发明》1998,(1):10-10
人们使用计算机离不开双眼,那么如何使盲人也能利用计算机呢?我们知道、盲文书籍是用点来代表文字,而计算机屏幕显示是用点来表示各种数据,研究人员恰恰是根据这一共同之处,开发能启动计算机的盲文手柄供盲人使用。  相似文献   

12.
正今天,用手机听音乐司空见惯,这得益于最新的声音录制技术——数字技术。而早期的音乐是录制在唱片上的,像黑胶唱片、密纹唱片,它们曾经风靡一个时代,是音乐的代表。不过,最早的唱片却不是为音乐而生的,密纹唱片的诞生就是为了盲人能听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大量士兵复员回国,这些退伍兵中许多人的眼睛被炸伤,视力受损甚至失明。经历一场战争,他们再也无法像往常一样生活,尤其不能正常阅读。美国盲人基金会因此启动一个项目,使用新技术录制有声读物,为盲人能更好地听书学习。起初有不少人反对这个项目,原因主要集中在两方面。首先因为当  相似文献   

13.
是喜还是忧?全得看蒙娜·丽莎的嘴了. 听到这样的消息,诗人词客们肯定会痛心疾首:根据最新研究,眼睛根本不会笑,也不会忧伤.这项研究是利用蒙娜丽莎肖像进行的.研究发现,这两种感情都是通过嘴巴来表达的.类似的研究也能帮助人们弄清楚其他感情的表达方式,或者帮助人们确诊一些视觉有问题的人的脑部缺陷,例如面部识别能力的缺失.  相似文献   

14.
栀子 《世界发明》2005,(3):58-58
相信每个人第一次看到摩托罗拉MPx手机都会和我一样发出惊叫.甚至会有一种不相信自己眼睛的感觉。MPx的翻盖设计独具匠心.既可以像普通翻盖手机一样纵向翻盖,也可以横向翻盖,而横向翻开后的MPx更像是一台微型笔记本。所以很多人称它为“双重性格”的智能手机。  相似文献   

15.
大脑中的初级视觉皮层对人的视觉关系重大。有些人不幸在这个部位受过伤,便就此失明。不过对这种盲人来说,却经常会出现一种“盲人视觉”现象。他们的大脑有时仍然会使用眼睛所收集到的视觉信息,而他们自己却对这种视觉体验毫无察觉,因为这种“视觉”一般都不太清晰,或者难辨细节。为了在实验室里观察“盲人视觉”现象,科学家在志愿者的身上模拟了失明状态,即利用电磁刺激,造成志愿者的大脑下层神经短时间中断,形成暂时性失明,然后对他们进行观察。在试验中,研究人员在志愿者的面前晃动一个彩色的圆盘,要求他们说出圆盘的颜色和晃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生命是怎么产生的,对此人们依然没有搞清楚。早在1952年,美国科学家就用模拟地球原始大气的办法制造出了氨基酸分子。氨基酸是一种构成蛋白质的大分子有机物。科学家们由此还猜测,构成生命的其它一些大分子材料说不定也可以  相似文献   

17.
《发明与革新》2009,(6):27-27
海底世界对人们来说,仍然是一个巨大的秘密,但是有一个人相信他最新的发明将改变这一切。英国人格拉哈姆·霍克斯已经研制出一种新型潜水机器,具有非常新颖的潜水性能,可以帮助人们去探索这个星球上了解得最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18.
近日报道,欧洲一跨国研究小组研制出一种新型人工角膜,首次成功移植给了一位盲人患者,使其视力得到了显著提高。研究人员称,如果后续试验获得成功,预计这种人工角膜可在2010年年中投放市场。角膜就像眼睛最外层的镜头一样,可以把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  相似文献   

19.
神秘的“另类细菌” 细菌是地球生物圈里当之无愧的最大群体,长久以来,科学家们认定,在光学显微镜下面,细菌群体中块头最小的,体长也不会小于200纳米,小于这个尺寸的,不可能有活物了。但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有科学家竟然发现了体长只有50到80纳米的微粒,它们能够像生命体那样生长.甚至可以由一个分裂为两个.  相似文献   

20.
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弟子公孙丑问孟子在哪方面最擅长,孟子对以"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作为一种正直、浩大的精神气魄被人们所熟知和认可,"养浩然正气"也成为儒家弟子的精神追求.和"养气"相比,孟子"知言"的功夫常常被人忽视,孟子的"知言"源于他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孟子·离娄上》中孟子说:"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听一个人讲话的内容,并观察他的眼睛,这个人怎么隐藏得了呢?《论语》中也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不懂得分析别人的言辞,就不能了解这个人.孟子的"知言"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同时也有其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