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所著的描绘未来的小说《一九八四年》和我们行将迈入1984年的真实世界两者之间,我们究竟能作何种比较呢?日益要求单一化和标准化这种令人担忧的倾向,似乎正在受到另一种明确无误的相反趋势的挑战,这种现象的出现难道不使我们深受鼓舞吗?奥威尔的小说《一九八四年》是描述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的:但是,“可别让那种事情发生”是每个看过那本书的读者所应该领悟的寓意。  相似文献   

2.
本期说明     
1984年即将来临。这一未来的年代由于三十五年前出版的一本小说变得遐迩闻名。此时此刻,重读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著名小说《一九八四年》似乎是合乎时宜的(也许是具有启发意义的)。当我们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把今天的生活,特别是世界上的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趋势和奥威尔在四卡年代后期撰写此书时所想象的我们当今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加以比较。他所想象的不只是可能性,而且甚至是可能发生的概率,如果……  相似文献   

3.
当我还是一个男孩的时候,我读过相当多的科幻小说。尽管我早就立志成为一个科学家,但科幻作品吸引我的,反倒不是其中的科学成分,而是其中所描绘的未来社会图景,不管好与坏,可能迥异于我们自己的想象。这就把我从科幻小说引向了乌托邦文学: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Thomas More)的《乌托邦》(Utopia)和贝拉米(Edward Bellamy)的(《回顾》(Looking Backward),同时也把我引向了反面乌托邦文学:赫胥黎(Aldous Huxley)的《开创新世界》(Brave New World)和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1984》。近些年我的兴趣主要在其他方面,但在踏上新的千禧年之际,自然就会停下来想一想,未来等待我们的,究竟是种什么样的乌托邦,抑或是何种反面乌托邦。  相似文献   

4.
黄颖 《科教文汇》2011,(31):86-87
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开拓者"博尔赫斯,他的短篇小说《另一次死亡》是一篇关于死亡、回忆、时间且充满了神秘主义气息的作品。整篇小说给人以"在迷宫中行军"的感觉。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小说《另一次死亡》,来探讨博尔赫斯的反阐释理论。  相似文献   

5.
王春 《科教文汇》2011,(34):88-88,102
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被傅雷先生赞誉为"是张女士到目前为止的最美满之作"、"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小说中丰富的意象使用,特别是"月亮"意象的使用,使读者既领略了小说文学文本的优美意境,又体会了小说深刻的思想涵义。小说借"月亮"这一意象,不断变换视角:时而是洞察苍生的智者,时而是人物命运的化身,时而又是社会环境的象征……小说在月色的掩映下,深刻而隽永,浸润了说不尽的"苍凉"意蕴。  相似文献   

6.
袁斯琳 《科教文汇》2012,(16):88-89
英国作家奥威尔在纪实性散文《马拉喀什》中描写了马拉喀什地区人民的苦难生活,表达了对殖民主义的愤怒,同时也预见了摩洛哥等非洲殖民地的未来。奥威尔运用蒙太奇写法向人们证实殖民地人民的命运比动物还要悲惨,殖民主义者对当地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榨。  相似文献   

7.
英国现代小说家劳伦斯在其作品中常常以两性关系为题材,以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扭曲为主题,小说《儿子与情人》《虹》和《恋爱中的女人》都是劳伦斯的重要代表作。通过对笔下人物的描写,劳伦斯表达了对和谐生活的强烈渴望。大家一致认为劳伦斯的小说有三个本质特征,即有生命、各部分有内在联系、诚实的。本文将讨论"有生命"和"各部分有内在联系"这两个特征,以帮助读者更完整地了解劳伦斯及其小说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8.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幻想小说《一九八四年》也许是他探索冷战对于世界和平以及人类自由和幸福的后果的最重要著作。文章把小说的各个方面——“矛盾的想法”、宣传和战争——与临近1984年的现实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到,战争与和平、威慑与裁军的问题在现在要比奥威尔写他那本小说的时候更加严峻了。  相似文献   

9.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是一部以郑和下西洋为题材的小说,描写了三宝太监郑和在金碧峰禅师、张天师的帮助下不畏险阻、一路降妖伏怪,寻访传国玉玺的故事。作为较早出现的一部主要由个人独立创作的作品,《西洋记》独特的创作方式很值得注意。小说采取虚实结合的创作方式,叙事体例上兼具"演义体"和"游记体"两种文体,内容上"遍取诸种,杂糅成书"。作者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显扬明王朝的声威,表达自己的天朝大国心态。此外,小说作者在顾虑自己民族尊严的同时,也能站在外夷的角度替他们思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双面胶》是一部小说也是一部电视剧,它通过一对普通夫妻的家庭生活讲述了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尽管希望能够粘合所有的不合,但是"双面胶"毕竟不是万能,粘合不住一切。《双面胶》给人的启示和思考正是其作品深刻性所在。  相似文献   

11.
肖芳  胡文萍 《科教文汇》2012,(28):73-74
小说《黄色墙纸》自问世以来,大多评论家都认为该小说是作者对男权主义社会对女性压迫的揭露和控诉。本文从小说主题入手.论证了“休息疗法”对女性的身体禁锢和精神压迫。  相似文献   

12.
周伟毅 《科教文汇》2011,(16):12-12,17
用"抗大精神"丰富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包括:用"抗大精神"促使大学生坚定信念、激发斗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等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3.
张琳  董威 《科教文汇》2012,(17):84-85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一部力作,描述的是青年男女恋爱与婚姻。本文作者试通过分析小说四起典型的婚姻来讨论性格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婚姻价值定位的,以及简.奥斯汀对待婚姻的看法;《金粉世家》中的男女主人公也是存在类似的命运,真挚的爱情受到世俗偏见的考验,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二人很幸福地结合了,然而最终作者却是以悲剧结局了整部作品。两部作品的爱情与婚姻相同而又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霞 《科教文汇》2011,(20):101-102
2009年12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如皋成功举办了第四届“教育家论坛”即两岸三地有效教学如皋高层论坛“研讨会”。“活动单导学”受到两岸三地专家的高度评价.国内外多家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如何将充分发挥学生主导性的“活动单导学”模式应用到思想政治课堂中去?本文对此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生本教育”实验开展十几年来,在全国各地的数百所学校的实践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而高等师范类院校,作为培养未来教育精英的源头,对“生本教育”的研究和实验却远没有中小学校般的轰轰烈烈。那幺,如何把握教育时代脉搏,顺应教育规律,在未来教师的培养上开启生本教育先河,就成了师范类院校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陈杰 《科教文汇》2014,(31):118-120
J.D.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文学中最具争议性的一部小说,被美国文学界公认为美国文学中的“现代经典”之一。该小说通过讲述霍尔顿离开潘西中学后在纽约的游荡经历,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心灵的极度孤独。本文着重从美国社会历史背景、塞林格的心路成长历程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其作品孤独主题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江秀娟 《科教文汇》2011,(16):75-76
司马迁的《史记》可谓是中国史学领域的一朵奇葩,对我们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对于《史记》的天人观,在学术界可谓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司马迁的《史记》主要持"天人相分"的观点,但在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之下,仍然脱离不了天命论的影子。  相似文献   

18.
吴昱昊 《科教文汇》2012,(26):71-71
古代汉语中,"为人"一词可以用来指人的道德品质,个性修养,人格特质,体貌特征,身体缺陷和生活爱好,在表示道德品质和个性特征上,现代汉语继承了古代汉语的用法,但其余义项则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本文讨论范围仅限于《史记》中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老子以“道”为中心的哲学思想、“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互相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巨大,但他的辩证法思想是不彻底的,最终坠入了形而上学的泥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