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精神与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 精神是人的内心世界现象,包括有意识的方面和无意识的方面及其心理活动。精神指所有的非物质对象,即作为特殊物质的人脑的活动以及这一活动所产生的一切非物态化的结果,包括心理、思维、观念、学说等一切意识现象,是对外部世界和人的自身的客观反映。精神的具体描述就是人们对实现理想目标的一种价值追求。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且还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换句话说,使人成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精神。毛泽东说过,人是要有一点儿精神的。  相似文献   

2.
人所置身的物质世界由三个不同的世界所构成。一是权力的世界,它所遵循的原则是权力,并由此建构起自己的价值观念;二是经济世界,它所通行的是金钱原则,并由此形成自己的价值准则;三是两性世界,爱情原则是它的价值准则。精神价值并不否定权力价值、金钱价值、爱情价值,但精神世界的存在和坚守,为避免物质世界里权力原则、金钱原则和爱情原则的互换所必须,从而承载起社会发展和灵魂拯救的历史重任。精神的力量则通常经由话语的力量而进入现实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胡锷 《湖南教育》2006,(3):38-39
前苏联对校长素质发表过精辟见解的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认为一个好的中小学校长必须具备六方面的基本素质:(1)要深深地热爱孩子,有高尚的人道精神,对人要有信心;(2)信人的信念;(3)要善于探索学生的心灵秘密,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弦子的精神世界;(4)要善于抓教育思想;(5)具有创造精神;(6)有渊博的知识、深厚的功底。  相似文献   

4.
张謇与读书     
施洪若 《生活教育》2012,(19):84-85
关于读书的言论,我见到过很多。大多数是思考个人修为的,因为人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另外一个是充盈着感动与理性的精神世界。而阅读,是通往精神世界的不二法门。读到《张謇全集》中关于读书的文字,我非常震撼。因为他的读书史,不仅仅充盈着自我的小世界,更重要的是,他穷尽一生站,  相似文献   

5.
试论学校生命教育的误区及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颖 《教育导刊》2009,(2):32-34
生命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是生命教育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人是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双重存在:物质生命仅仅是人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而人之为人的根本还在于人类拥有独特、丰富的精神世界.有自我实现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6.
关于一流大学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在当今的激烈国际竞争中 ,大学是影响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一流大学除了必须有世界一流的教学科研成果和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等硬指标 ,还必须特别强调宽松活跃的学术环境和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发展中国家的大学必须在教育理念、办学战略、用人制度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 ,并要善于借鉴国际高等教育发的展经验 ,形成广阔的世界眼光 ,积极参与国际学术竞争 ,才有可能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张俊萍  于薇 《成人教育》2012,32(6):126-127
一个伟大的、有深刻思想的人,不是通过自学就可以成就“伟大”,他必须由附有伟大精神的人引领,才能成就“一切”.歌德被无数艺术家视为永恒的精神航标,贝多芬的艺术作品也接受歌德文学作品的滋养.海顿、莫扎特成就贝多芬,贝多芬成就舒伯特…….所以,“伟大”通过精神的传承得以延续,艺术需要物质的文明才能得以繁荣,真正的艺术家却在匮乏的物质世界里才能诞生.他通过贵族的资助实现了与大师精神碰撞的机会,但在他的世界里精神是高于物质的,也正因为这一观点贝多芬反而赢得了更多贵族的推崇和资助.  相似文献   

8.
规律与启示--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本文主要探讨了发展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必须研究的几个问题:首先要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有深刻的认识;其次要把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作为大学的核心价值与制度;第三要选好校长;第四要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民主管理大学。  相似文献   

9.
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的基本意义就是和谐性.由于物质世界是和谐的,作为物质世界数量的反映,数学理论本质上是和谐的.对于数学及其美得追求,就是对于数学理论内在规律性即数学真理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宫英海 《辽宁教育》2012,(12):75-77
素描:他是教育的真诚实践者",关注每一个"是他的教育信仰。他的教育风格:爱而充满梦想,快乐而执着坚定。我常常叩问自己:为什么当校长?答案很明确,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致力于改变一所学校的精神和面貌。毫无疑问,人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人更需要精神的支撑。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必须满怀教育理想,做一个理想的守望者。校长不仅要把理想珍藏在教师的梦中,更要把理想播种在学生心中,用理想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特别是在西岗这片充满大气与教育智慧、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热土上,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即"大气成就大器"。  相似文献   

11.
校园文化是指校长、教师和学生共同创建并传递下来的具有特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文化对于学生各方面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笔者在谈到校园文化不足之处的同时也提出了优化校园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刘济良  杜静 《天中学刊》2000,15(4):81-82
一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的教育思想丰富多彩 ,在各个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他的教育思想来自于实践 ,服务于实践 ,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在前苏联国内外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仅就他关于学生的精神世界、精神生活方面的思想作以介绍。“精神世界”的含义是什么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 :“我们给‘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赋予以下的含义 :人的精神生活领域就是在人的积极活动过程中使德、智、体、美诸方面的需求和兴趣得以发展、形成和满足。”[1] (P4 )理解这个含义应该注意如下两点 :其一 ,它是在人的积极活…  相似文献   

13.
有共同的精神追求 名校从校长到广大师生有着为之共同奋斗的目标、理想与价值追求,长期积淀就形成了学校的精神之魂。无论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都是有思想、有情感、有诉求的人,精神上的独立和不断丰富、发展是教育追求的至高境界。校长摈弃了机械管理,与教师平等交流对话,教师抛掉了匠者心态,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4.
流动的生命     
翻开陶继新老师的新作<做一个幸福的老师>,开始拜读本书的第三部分:孔子的精神境界."如果说孔子的人生经历异常曲折的话,那么,他的精神世界则是一座辉煌灿烂的殿堂.他有常人都有的喜怒哀乐,更有常人所欠缺的君子人格.他逝世已将近两千五百年,可他的思想与精神在中国大地甚至世界范围一直流传不衰.这就是伟大思想和高贵精神的永恒性.  相似文献   

15.
我们学校有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之所以说他年轻,是因为他的精神世界是以活力元素构成的.  相似文献   

16.
信息时代的虚拟实践、生活世界"殖民化"、网络化及数字化等新的实践模式与生活图景,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深刻影响,精神和谐日益凸显为信息化社会的诉求与主题词。  相似文献   

17.
人的独特性表现在具有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即物性与心性的双重属性,人的精神属性是其本质属性;大学世界的主体构成是师生两类人,由此决定了大学世界的“属人”性,既然大学世界是一个有别于自然世界的属人世界,那么便可推断出大学世界的根本属性,即大学世界的精神属性,因此,大学的精神世界在大学世界中就具有了根本性、决定性的意义。大学世界是人的世界、精神世界,人的精神属性决定了大学精神世界的构成;大学中人之为人的精神是大学精神世界的根本构成,大学科学(求真)精神与人文(求善求美)精神为大学精神世界的支柱,对大学精神的坚守应是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大学精神教育便在相应的三个层面上展开,一是精心构筑净化大学精神世界的人为环境,二是突显大学中人之为人的精神教育,三是强化大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8.
校长要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关键在于校长有没有革新意识;校长有了革新意识,才有可能自觉地推动学校朝历史前进的方向发展,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强调校长的革新意识。美国对校长的要求之一,就是校长必须迎接时代的挑战,就要有敢冒风险的气魄,而美国许多登上校长职位的人,大多都具有革新精神。如查尔斯,W·埃列奥特在1869  相似文献   

19.
论属人世界     
世界是整体,除整体之外不再存在有另一个世界。由于人类的出现,宇宙的一部分就成为属人世界。从属人世界这个开端出发,其中最基本的关系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属人世界的出现更产生出精神世界,精神世界凭藉主体的精神活动而存在。当主观精神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被保存下来,并对主体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时,便构成客观精神。无论是主观精神或是客观精神,又都表达着一定时代的精神,以那个时代的经济、政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为其源头。  相似文献   

20.
笼统地讲,科学是指被实验、实践证明,或被公认的真理或公理,是研究和解释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最为可靠的工具。而当今时代是科学发展最为迅速、最为普遍的时期,科学的气息已经弥漫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这种现象就决定了孩子从一出生就无法避免地必须接触科学的熏陶和滋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