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读:整体感知,知晓“窃读”之意。 一读《窃读记》,我发现课文题目很特别,引人深思:“窃读”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窃读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很快深入文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书店,快乐着作者的“快乐”,惧怕着作者的“惧怕”。原来,“窃读”是作者童年读书的一种特殊方式:她常常光顾书店而从不购买书籍,趁老板不注意美美地享受读书...  相似文献   

2.
【教材简介】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窃读记》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相似文献   

3.
《窃读记》一文以“窃读”为线索,作者从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生动细腻地描写了作者没有钱购买书,躲进书店里如饥似渴地窃读的情形。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六描写”来阅读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4.
一读:整体感知,知晓"窃读"之意。一读《窃读记》,我发现课文题目很特别,引人深思:"窃读"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窃读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很快深入文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书店,快乐着作者的"快乐",惧怕着作者的"惧怕"。原来,"窃读"是作者童年读书的一种特殊方式:她常常光顾书店而从不购买书籍,趁老板不注意美美地享受读书之乐。二读:沉入词句,感受"窃  相似文献   

5.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窃读记》每当我走进灯火通明的一家家书店,总能被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所打动:在静悄悄的书店里,三五成群的孩子或偎依在大人身边,或斜靠在书柜旁,或蹲或坐在洁净的地面上、台阶上,手中捧着  相似文献   

6.
《窃读记》是台湾作家林海音的作品,记述作者童年因贫困买不起书而只能在书店"窃读"的经历。本文谈了教读《窃读记》的三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窃读记     
<正> 孔乙己常说:“读书人偷书不算偷。”我把这句话改了两个字,那就是:“读书人窃读不算窃。”我为什么这么改呢,这里还有一段故事哩! 今年暑假里,我去泉州,探望在那里打工的妈妈。工厂边上有一家很大的书店,里面有一本我梦寐以求的《人猿泰山》。据说,那里面的内容特精彩,什么主人泰山,罗可夫……可惜我囊中空空,根本买不起,只能“望书兴叹”。那天我又经过书店,久久地站在橱窗外。摸摸自己的口袋,没钱。可里面那本书好像在向我招手。我忍不住了,咳,看一段算一段吧!  相似文献   

8.
每个成年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小人儿,这个小人儿就是童年的自己。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一部记写童年旧事的名著,每每读来,总会让心中那个小人儿跃动不已。日子在一天天过去,过往的一些事情也正在离我越来越远,幸得有《城南旧事》这样的作品,能让人在匆忙奔走之中停下来,想想自己的小时候,想想那些单纯宝贵的童年时光。我小时候也非常喜欢看书,也经常去书店与书摊蹭书看。小时候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想拥有一个可以席地而坐的书店,而自己能成为《窃读记》里面的那个“耳朵上架着铅笔的店员”善解人意的店主。《城南旧事》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当时我渎到书中小英子“窃读”情节,觉得很恍惚,觉得小英子就是我,我就是小英子了。  相似文献   

9.
窃读记     
林海音因贫苦而到书店窃读的故事让我记忆犹新,而我在家窃读的经历也让我回味无穷。自从上了五年级,我就一直忙忙碌碌,除了每天的作业,还要看《围棋手筋大全》,做死活题,准备考围棋三段。排得满满的时间让我为看不成课外书心急如焚,于是我费尽心思想了几招,准备和妈妈较量较量。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依据语文教学关于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根本要求,依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本课教学在感知、熟悉、理解文本、与文本互动时,紧扣单元主题导人,以学生关于读书的自由言谈创设学习情境;紧紧抓住由“我”的动作行为构成的外显的窃读形象和由“我”的心理状态、心理活动过程构成的内隐的窃读情感,抓住语言现象,由学生反复开展课文的朗读、提问、讨论、交流、赏析等课堂学习活动,重点研读关键的词句,体会“我”“窃渎”的行为与感受,由理解“我”窃读的行为深入到与“我”窃读情感的共鸣,感悟读书乐趣,激发阅渎乐趣,促进养成读书的习惯。同时,通过朗读与语言赏读,加强语感,关注积累,感悟词语的精妙与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一、说教材《窃读记》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窃读记》以"窃读"为线索,主要讲了"我"酷爱读书,以"我"放学后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达了"我"热爱读书。二、说学情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有较好的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初步把握主要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培养他们独立  相似文献   

12.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我爱阅读”这一专题,精心选择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窃读记》《走遍天下书为侣》和两篇略读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我的“长生果”》,这四篇文章主题鲜明,组合巧妙,文质兼美。《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了林海音小时候窃读的心理与乐趣,特殊的时代与生活境遇造就了特殊的窃读经历。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洋溢在文字间;  相似文献   

13.
《窃读记》是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作品。小时候,她酷爱读书,却无力购买,只能在书店偷偷地看,是为"窃读"。窃读时,很快乐,也很惧怕,怕被书店老板当作不受欢迎的人赶走。但是,她无法割舍对书籍的迷恋,还是一次次冒着风险走进书店。林海音用别致的笔调讲述童年读书的故事。读着读着,我们的心情也会随着作者的笔墨上下起落。句子的语意曲折,段落的尺水兴波,更有行文的跌宕起伏,让这篇文章的叙述别具魅力。  相似文献   

14.
“窃读”一词,源自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里的《窃读记》;窃书呢,则取之于鲁迅著名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名言:“窃书不算偷。”“窃读”和窃书,虽然只有一字之易,但那内涵、那意思,  相似文献   

15.
窃读记     
同学们,你尝过窃读的滋味吗?那种感觉可是有苦有乐,有喜有忧。有一天,我在书店里看到了一本新出版的《阅读前线》,就乞求妈妈给我买一本,妈妈  相似文献   

16.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说“窃书不算偷”.孔乙己“窃”的是书,而林海音的《窃读记》“窃”的则是读,虽然目的相似,但情趣却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7.
一、激趣导入 我们喜欢的女作家林海音是在书店体味“窃读”的乐趣中长大的。而女作家萧红的童年是在祖父的园子里度过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童年生活吧!  相似文献   

18.
《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得到了"窃读"的乐趣;《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故事与大家一起分享呢?  相似文献   

19.
<正>学习了《窃读记》这篇课文,林海音谈起自己小时候的往事。作者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可是家里很穷,于是每天放学后就去书店偷偷地看书。讲述了窃读时复杂的滋味——很快乐,也很惧怕。读后,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尘封往事。那是去年的一天,我放学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妈妈昨天给我买的《窗边的小豆豆》捧在手里津津有味地看。妈妈见了,对我说:"是不是想让屁股开花啊?我随时  相似文献   

20.
一、整体领会窃读感受 师:这篇课文,作者为什么要用“窃读记”作题目?课文中的哪些短句可以说明作者是在窃读?请大家用笔旁注。(生动笔旁注,师巡视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