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悔错字”文书是贵州地方大型档案资料清水江文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记载农林业生产、婚姻家庭等方面的纠纷调解,清代至民国时期大量遗存于清水江流域。通过整理与分析“悔错字”文书,文章着重对这一时期清水江流域林业纠纷的调解进行了探讨。这对于我们深刻认识调解林业纠纷的重要性,增强民族团结,稳定社会秩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平安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清代清水江流域属于森林火灾频繁地区,清水江流域地区诸县县志对火灾事故都有记载。官方和民间采取多元措施积极应对火灾,当地民间力量也积极参与因火灾损坏的公众设施重建,清水江流域地区还通过制定契约制度预防火灾,以保护山林。  相似文献   

3.
清代清水江流域的义学教育是贵州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得到逐步发展,并且呈现出以官办为主、空间分布广泛、多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存在阶段性波折、在特定的教育目的下有着特定的教学内容等特征。清代清水江流域义学教育的发展对清水江流域的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从已发掘的契约文书、碑刻资料来看,清水江下游地区油茶林的开发与保护有着悠久的历史,油茶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清代以来对清水江下游地区油茶林的开发主要表现在茶籽、茶油及油茶林的商品化,油茶承载着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人们对油荼林的保护十分重视.清水江下游地区油茶林的开发与保护可为新时期清水江流域乃至贵州其他地区油茶林的开发与保护提供切实可行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清水江文书是该流域苗、侗族人民用汉字书写的契约文书,文本用字很有特色,其中丰富的俗字现象和俗写类型,是考察近代写本文献发展演变的重要资料。对文书中的常见俗字加以考辨,有利于进一步开展对清水江文书的语言文字研究,发掘其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清代云贵总督张广泗在黔东南所实施的疏通清水江、屯军垦殖、设立场市等措施,为清水江流域之木材采运贸易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文章归纳了清水江文书中常见的正讹、补脱、乙正、外批等校改格式,以及重文、省略等书写格式。以上述格式为切入点,纠正了清水江文书整理本中的一些释读错误。从而认为清水江文书校改格式亟需深入研究,这项研究将极大地提高清水江文书整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清水江文书以产权及其交易为基础,直指流域经济发展。史料价值,堪与安徽徽州文书比美,而清水江文书研究、影响不能望其项背。原因之一,清水江文书研究方法缺乏创新,没有形成与文书耦合的独有方法,清水江文书与研究方法不能鸾凤和鸣。本文对历史的逻辑和思想的逻辑的一致性,历史逻辑、思想逻辑的演变与构成和清水江文书的时间动态序列、定量三个研究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晚清时期,政府统计的田赋收入由约0.3亿两渐增至0.5亿两,而实际征收的田赋估计要增加1倍。与此同时,由于物价上涨等因素,农业产值也有明显的增长,清末实际征收的田赋额尚不到农业产值的3%。从这一角度看,田赋负担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但由于耕地占有不均,大量的农业剩余为封建地主所有。此外,由于人均耕地面积明显减少和人均农业产出的下降,晚清田赋实际负担水平较清代前期有较大幅度下降的观点并不成立。  相似文献   

10.
清水江文书是一种以汉文书写的民间契约文本,内容以林契和地契为主体,包括分关契、借契、诉讼词、税契、文告、官府执照等。有关清水江文书的由来与特点,学界有较多讨论,但未达成一致。笔者认为,清水江文书是以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习惯法、伦理规范达成的契约关系为社会基础,以及文字下乡等因素综合作用后的产物。除具有明显的归户性外,兼具活态性、综合性、文化归属性、生态归属性、外延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清水江是贵州省第二大河流,流域遍布省东南部多个县市,其天然便利的水运条件曾被人们广泛利用,因而使之成为了省境东大门的重要交通通道。清水江航道的开发与利用,对清水江流域地区以及贵州省的历史发展都产生过重大的作用。梳理其开发历史,对我们进一步认识流域文明与贵州历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契约文书珍贵的历史、经济、民俗、语言等价值越来越受学界重视,随着清水江契约文书、婺源契约文书、浙江契约文书等研究的展开,海南地契文书的价值开掘也到了理应加以重视的阶段。由于海南独特的发展历史以及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理位置,清代以降直至解放初期海南民间契约文书呈现出独特的价值。本文以海南清代至解放初的地契文书为文献基础,可从海南地契文书研究的主要意义、时空范畴和重点,以及其内容中的“固守”与“纳新”特点等几个方面,就海南地契文书进行有效探讨,以引起学界对海南地契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清水江是贵州东南部最大的河流之一,其流域地区包括今黔东南的天柱、锦屏、黎平、剑河、三穗、台江、施秉、黄平、凯里、雷山、麻江、丹寨和黔南的都匀等县市的全部或部分,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清水江流域是苗侗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东部的黎平、锦屏、天柱、三穗和北部的黄平、施秉及西部的都匀等地开发相对较早,在明代前、中期即建立了土司制度,封建领主经济确立;而剑河、台江、凯里、雷山、丹寨等地则开发较晚,到了清代康熙末期仍属  相似文献   

14.
清水江文书具有珍贵的档案学、史学、法学、农学和语言学等学科学术价值。但由于清水江文书的书写者文化水平较低,文书中含有大量俗字、讹字和别字,再加上文书中的文字大多潦草,或漫漶、残缺,给文书标题构拟增加了不小的困难,因此清水江文书标题构拟中还存在少量讹误或不当之处。根据明清以来全国各地民间文书,结合相关字书、辞典,运用文献比勘等方法,以《清水江文书》(第三辑)等文书标题为研究对象,探讨清水江文书标题构拟在词汇学、文字学、方言学、文献学、书法知识和精细度等六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提高清水江文书整理和相关研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一) 1941年4月2日,国民党五届八中全会通过了《各省田赋暂归中央接管以便统筹而资整理案》,提出“为调整国地收支并平衡土地担负起见,亟应仍将各省田赋收归中央整顿征收”,“中央为适应战时需要,得依各地生产交通状况,将田赋之一部或全部征收实物”①。按此精神,国民党政府于同年6月在重庆召开第三次全国财政会议,就田赋改制的原则作出了如下决议:“(1)自民国卅年(1941)下半年起,各省田赋战时一律征收实物;(2)田赋征收实物以卅年度田赋正附税总额每元折征稻谷二市斗为标准;(3)各省征收实物,采取经征经收划分  相似文献   

16.
粟坪 《教育文化论坛》2011,3(2):122-125
宗祠是一定社会下的产物,是中国宗法社会基层组织多功能公共场所。在贵州清水江流域,宗祠的出现意味着中原王朝对当地控制的加强,同时也是外来文化与当地文化的一种融合。文中对清水江下游三门塘刘氏宗祠的修建进行了探析,认为主要基于清水江流域的开发和有赖于较深厚的文化教育基础两个原因,与清水江下游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必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锦屏林业契约文书——清代林业生产关系的活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锦屏林业契约文书发现的过程,并对锦屏林业契约文书进行分类,分析锦屏林业契约文书产生的发展的背景,说明锦屏林业契约文书是清水江流域林业生产关系和早期资本主义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8.
结合对《清水江文书》编制分类索引的实践,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细化清水江文书分类体系,并就各个类别文书的归类要旨进行详释。  相似文献   

19.
清水江文书,又称"锦屏文书",目前在清水江流域各县民间还存有30余万份,契约文书本身是清初到民国林业商品经济的体现,但苗族侗族群众使用汉字书写林业契约文书,乃是吸取先进汉文化的重要过程和明显标志。清政府对清水江民族地区的教化措施及文化的普及在其间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院徐晓光教授的专著《清水江流域林业经济法制的历史回溯》出版,该书是关于黔东南民族地区经济法制史研究的力作,已由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全书共20万字。它围绕贵州省清水江流域林业经济法制的发展线索,研究这一地区林业经济法制的生成与演进,解析了当地苗侗民族的社会秩序、传统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