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洪武十八年(1385),明朝在今贵州黎平设置五开卫,隶属湖广都司。这是明朝在贵州东部设立的第一个卫,与平溪、清浪、镇远、偏桥、铜鼓等卫并称“边六卫”,构成明代贵州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部分。五开卫的设置是贵州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为日后黎平府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对黔东南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研究五开卫的建置沿革,有助于深入认识贵州尤其是黔东南的地方史。  相似文献   

2.
我省史学家是以“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年),明成祖朱棣以五万军队的军事手段,将思南(今地)田宗鼎、思州(岑巩)田琛逮赴京师处斩,分其地为八府四州,遂设贵州布政使司”于贵阳为由而认定此为贵州建省之始的.笔者认为,这一结论未见准确:北宋末年,宋徽宗为开化黔中以南消灭羁縻州而置黔南路。此应为贵州建省之始.  相似文献   

3.
凌莹 《初中生辅导》2006,(10):28-30
中国有10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贵州只有两座。一座是遵义,另一座是镇远。镇远这座古城,隐藏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宁静的山水之中,鲜为人知而完好地保存着许多历史与隐秘。镇远始建于铁马金戈群雄纷争的战国时代,秦昭王三十年(前277年),镇远县为黔中郡的县城。汉高祖五年(前202年),镇远县属武陵郡的无阳县。自此以后,镇远在历史上的军事地位随历代王朝的更迭而日渐显赫。这里不仅仅是黔东门户、湘黔咽喉,而且是滇黔锁钥,自古被称为兵家必争的“水陆都会”,镇远之名即有“远镇一方”之意。明朝中期尤其明末清初以后,曾经战云密布的镇远渐渐…  相似文献   

4.
南方丝绸之路几乎已被人们忘记了,这条通道在历史中曾经经历几度兴衰。这条盘延在中国东南部的古道,曾经繁华一时,如今却静静地掩藏于峻峭的山脉和奔腾的河流间。这条连接水路和旱路的通道,从湖南开始延伸,贯穿贵州全境,经由云南省或广西壮族自治区最终到达缅甸。古时的汉人通过这条路和当地的外族人做交易,他们用盐、丝绸、针线来交换米和医用药材。这条道路发源自云南和广西两省,在贵州汇成一线,从东南到西北穿越贵州全省。今天,我将从镇远开始向大家讲述这条南方的丝绸之路。镇远——古老的移民城市“用现代人的话说,镇远是个移民城市。…  相似文献   

5.
《邢台学院学报》2019,(1):41-44
明代顺德府为直隶八府之一。嘉靖和万历时期纂修的《顺德府志》中都辟有《艺文志》专章,是当时顺德府的文献和典籍集合,为我们了解明代中后期顺德府的典籍流传情况,以及汉代以来顺德府的学术成就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两种《艺文志》所收录的文献中也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体现了明代国家和顺德府本地在思想、政治、习俗、社会面貌等方面的一些特点,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重视和深入挖掘这些信息,对于推进明代历史和区域传统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镇远古镇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洽州镇远县名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镇远历史悠久,自秦昭王30年(公元前277年)设县开始至今已有2281年的历史。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9年荣获  相似文献   

7.
实施西部开发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贵州教育的发展应当放在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这是由贵州教育体系的结构特征、历史及现实诸因素所综合决定的 ,应努力探索完善现在教育体系中的若干有效途径。从历史上看 ,贵州的教育体系并非一穷二白 ,而是有相当基础的。明、清时期贵州逐渐形成了以府、州、县学为主干、以社学、义学为辅的教育体系 ,对于这一时期贵州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智的开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 ,明、清时期是贵州教育平民化的重要时期。民国时期 ,特别是抗日战争前后 ,大量知识分子以及学校的内…  相似文献   

8.
中共早期党员周达文同志由于王明的迫害,不幸英年早逝,至今已有整整70年历史了,当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就不难发现,周达文既是我党的早期政治活动家,又是我国早期的无产阶级翻译活动家。他在我党的建设中起到过重要作用,他的翻译活动在党建历史中曾发挥过重大的影响。 周达文。原名周达定。笔名屈公,俄文名邱贡诺夫,1903年生于贵州省镇远县城,在四兄弟中排名第三。周达文的少年时代是在镇远小学和镇远县立第一中学度过的。当时,贵州各族人民饱受封建专制的反动统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对于腐败政府和贪官污吏,少年周达文深恶痛绝。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镇远爱国青年在全国学生的推动下也组织起来,成立了镇远学联分会,周达文是这支力量中的核心人物之一。在他和同学们的带领下。镇远的爱国学生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1920年3月,周达文带领8名同学共同暑名,向省政府举报镇远县知事覃梦松“籍案苛罚人民,集款甚钜”,同时要求拿出款项“补助中学”,以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但当时的清国军副司令兼贵州省长刘显  相似文献   

9.
《快乐阅读》2010,(12):80-8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位于贵州省东部,地处湘黔两省的怀化、铜仁和黔东南三地区五县接壤交界之处。自古为水陆交通要)中,是一个历史悠久、物阜境优、多民族传统文化并存的水乡城市,也是贵州唯一的形若江南水乡的古城。  相似文献   

10.
对贵州改土归流后的八府建制及其历史沿革进行必要的梳理,可以让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和认识贵州建省的特点,更能促进人们正确认识与理解贵州多民族社会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把民族历史、文化与今天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培育更加和谐的社会因子。  相似文献   

11.
石砫宣抚司为明代川东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土司。明朝征调石砫土兵援辽的时间万历四十七年十一月,时任石砫土司宣抚使的秦良玉与其兄秦邦屏、其子马祥麟于翌年四月率第一批援辽军队抵达通州,并在通州与赴辽的江浙兵发生了恶性斗殴事件。其后秦邦屏与马祥麟率兵赶赴辽东并参与了浑河之战,而秦良玉则在通州等第二批援辽军队到达之后,曾率兵到山海关驻防。  相似文献   

12.
柳如是明末清初女诗人 ,其人品及诗品均以独立自由之精神倍受陈寅恪先生的欣赏。本文基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理论 ,将柳作与男性文人及一般闺秀诗人的创作相比照 ,以探究其创作视角的独特性 ,以阐释柳作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黄峨,明女散曲家中存作最丰者。其散曲语言口语化、俚俗化;表达技巧中用典、对仗纯熟;个性化抒情中突出女性视角、悲剧意识;风格多样;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当在散曲中享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晚明歌妓景翩翩著有诗集《散花吟》,内容多为其生命情景的真实反映与内心情感的直接表白,渗透着守望爱情、挣脱命运与无力摆脱等复杂情绪,带着女萝般的女性符码和走出风尘的命运诉求。而在艺术上直承南朝“吴声”、“西曲”,多民歌体,喜用舞曲,自然流利,婉转天成,富于南朝的古韵清华。  相似文献   

15.
江南才媛徐灿,以目睹社会现实的板荡与人生经历的坎壈为触发点,呕血泣吟,将国破家亡的感慨与起伏不平的遭际写入词中,直面描写所发生的历史悲剧,真实抒写个人在明清鼎革之际沧桑巨变中的内心矛盾与双重情感,并以博通古今的学识与真知灼见的才情将这种"缘事而发"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其词悲情痛悼,立意深邃高远,风格沉郁清雅,突破女性闺阁生活的纤细感受,彰显出景情理兼备且活化历史经典而磅礴八极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徐灿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女词人,清人对其评价甚高,认为可与李清照并峙千古。有关她的研究比较薄弱,通过具体的文本解读,试对徐灿《拙政园诗馀》中乡情词作以赏析和研究,感受词人浓郁的乡关之思。  相似文献   

17.
明代人口变动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代是我国人口发展的重要阶段。史书记载明代人口始终徘徊在6千万左右,根据近年来许多新的研究成果观察,这个数字并不真实。本文对明代人口的探索,初步确认明初人口为7千万左右,嘉隆之际人口已增至1亿2千万左右,这样雄厚的人力资源,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至万历之后,由于天灾人祸交加,使人口大减。但到明清之际仍能保持1亿左右,毫无疑问,这给清代人口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流民问题存在于古今各个时期,尤其是明代最为严重,这与明代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息息相关。明代流民泛滥,尤其是河南等地,流民的出现给社会带来了各种影响。通过探讨明代初期经济、政治、自然环境、政府措施等方面的历史,结合河南流民出现的原因、规模、影响,对流民问题进行整体概括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流民问题对明代政治以及后代的影响,以期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明代是中国科举史上的成熟期与鼎盛期,科举制度趋于完备,并最终定型。根据明代科举发展历程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与阶段性,可以将其分为探索期、发展期、繁荣期与衰落期。总结每个时期的特点,厘清明代科举史发展的轨迹,对研究中国科举史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明末清初,钱谦益转益多师、唐宋兼宗的诗学宗尚建立在反思明代诗学的基础上,扩展了人们的师法对象,对唐宋诗做出了新的评价。入清后,钱谦益的诗学思想与佛学思想融合,并融通诗论中的世运、灵心、性情、学问等概念,从诗学基本理论的层面对师法宗尚做出解释。钱谦益的诗学思想在明清两代唐宋诗之争流变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承接明末诗学思潮,给清代诗学确立了更宽阔、更深入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