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我的儿子今年11岁,脾气特别犟,老是和我们对着干。交待他做完家庭作业后再去玩耍,他偏说:“我不嘛!”孩子损坏了邻居家的东西,我们命令他去道歉赔偿,他也说:“我不!”孩子为什么总是与我们作时、顶牛呢?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答:首先,家长不要轻易说“不”字。当孩子对你提出某种要求  相似文献   

2.
用心灵沟通     
圣诞假期开始了,妈妈照例每天去上班,而爸爸天天在家工作,他是作家。鲍勃、山姆、丽莎和珍妮都放了假,他们在客厅里又吵又闹,玩得不亦乐乎。突然,电话响起来了,原来是爸爸从工作间打来的,他说:“在圣诞节,我最需要的是……”爸爸的声音被吵闹声淹没了。大家都凑上来问:“爸爸说,圣诞节想要什么?”接电话的丽莎说:“不知道,根本听不清。”“那我们就进去问问吧。”珍妮说。“不行不行,他写作的时候,最需要安静了,我们一进去就打乱他的思路了。”鲍勃说。“反正我已经准备好了圣诞礼物,我要送他一套文具。”珍妮说。“好极了,我给他准备了一个…  相似文献   

3.
嘻嘻哈     
见到老师怎么也不打招呼?还昂头挺胸面无笑容,一点礼貌都不懂!难道连鞠躬也不会吗?对不起,因为今天又发新书了……爸爸,我们老师来家访了。拦住她,就说我不在家!你们好,谁不在家?他父亲不在,你有事跟我说吧,我是他大哥。嘻嘻哈~~  相似文献   

4.
59%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王小华,你的家庭作业怎么又没做呢?”老师严厉地问,“你爸爸妈妈干什么去了?”只听王小华支支吾吾地说:“爸爸妈妈不在家。他们到上海打工去了。”怎么又是外出打工?爸爸妈妈放心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吗?带着这个问题,我和几个班干部秘密地进行了一次家长外出打工的调查。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吓一跳。下面就是我们的调查结果:全班66个学生中,有39个家长外出打工,占59%!外出打工者的孩子在校表现怎样呢?王荣同学因为父母都在上海,没人照料,家庭作业经常不写,昨天还叫他哥哥替他写,成绩一天天下降。徐杰同学在前些天大人不在家的时候自己…  相似文献   

5.
不攻自破     
上晚自习小多又迟到了。我质问他原因,他一脸无辜地说:“不是我想迟到,是因为我妈唠唠叨叨问这问那,我要说清楚才能离开。老师不是教育我们要尊重家长的吗?妈妈问话,我不能不理就走吧。”我敢断定他这是在狡辩。下了课后,我把他叫进办公室,对他说:“你不要再骗我了,我刚给你家打电话了,你妈说你早出门了。说,是不是又去网吧了?”小多一愣,但很快就恢复平静又不无得意地说:“老师,你不要再骗我了,我妈根本就不在家,她这几天都在外地出差呢。”不攻自破@张静  相似文献   

6.
如何面对暑假里的“办班热”●河北石家庄一位家长朋友来信说:暑假还没到,各种各样的“学习班”的办班信息就铺天盖地了。我有一个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不知道该不该送孩子去参加;面对假期里的办班热,我们当家长的该如何面对? ●答:家长该如何面对假期里的“办班热”,这的确是一个很有普遍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快乐大本营     
兄弟不分期中考试,小新的成绩不佳,老师准备作一次家访,了解一下其中的原因。晚上,班主任向小新家打电话:“你是小新家吗?”“是的。”小新答。“你父母在家吗?”“不在。”“那么,谁在家呢?”“我的一个兄弟。”“好吧,就请他接电话吧!”“不行啊!”“为什么?”老师觉得奇怪。小新说:“我忘了告诉你,我妈妈一再交代,不准我把小弟弟从摇篮里抱出来。”谁家的牛某段时间,小新迷上了一本卡通书,走路的时候都在看。一天,在路上,他不小心与一头迎面而来的牛撞到一起,他头也没抬,只把书举了举,说:“对不起,小姐。”后来才发现是一头牛。次日,他真…  相似文献   

8.
幽默快餐     
君子协定汤姆和妈妈在家。妈妈:听着,汤姆,今天我们吃馅饼的事,你可千万不要告诉你爸爸。要不,以后我就不再给你吃了!汤姆:放心吧,妈妈,我是不会告诉爸爸的。爸爸每天悄悄地带我上街吃点心,我可从来也没有对你说过吧?乐趣教师家访时对家长说:“您的儿子除了唱歌不错以外,各门成绩都不及格。”家长马上怒气冲天地训斥儿子道:“不像话,各门功课都不及格,你还唱歌?哪来这么大的乐趣?”谁最馋一天,爷爷又领着单单买西瓜吃。吃完西瓜,爷爷逗单单:“谁最馋?”单单做了个鬼脸说:“爷爷最馋!”“哎,爷爷不馋,单单才馋!”“不对,爷爷最馋!”“爷爷馋…  相似文献   

9.
这次家长会,就差了小伟的家长,我很纳闷:开会的通知头一天就让学生带回家了,为什么他没来呢? 第二天,小伟一到学校,我就问他。他说:“爸爸出差去了。”我又问;“为什么事先不向老师说一声?”这时,他吞吞吐吐地说:“出差是临时决定的,妈妈有事又走不开。”想起这孩子平时的表现,我半信半疑,决定去小伟家调查。小伟的爸爸不在家。他妈妈说:“小伟最怕他爸  相似文献   

10.
儿子的创意     
儿子在家乱翻我的杂志,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他说:咦,你为什么不表态?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我说:是很勇敢。可世上有些事并不单是勇敢就够用的。比如这件事吧,还得有钱。  相似文献   

11.
《家教世界》2013,(12):56-56
九月底,光明老师应邀去安徽宁国为三百余位家长做家庭教育讲座,现场的互动中,光明老师回答了十余个问题,仍然有不少没来得及解答。今天在这说说吧。有家长说:“我在家看着他写(作业),他就写,我一离开,他就不写了,就玩。”  相似文献   

12.
我的表弟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表弟来我家玩。妈妈和小姨去逛街了,只有我跟表弟在家。我在看书,表弟老是吵着要我和他玩,我实在放不下这本书,为了让他安静下来,就想出了一个“妙计”。我对表弟说:“你不是喜欢毛茸茸的小鸡吗?我教你孵小鸡好不好?”  相似文献   

13.
乡客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我从梦中惊醒。我开门一看,是一个中年男子,穿一身牛仔衣,十分神气。他剪着分头,一只手里提着一篮苹果,另一只手里拿着墨镜。他一见我便满脸堆笑:“你还认识我吗?你爸爸妈妈在家吗?”我听了,摇摇头说:“我不认识你,我爸爸也不在家。”其实,我心里已犯了疑:他到底是谁?为什么一开口就问爸爸妈妈在不在  相似文献   

14.
徐波  金茶娟 《小学生》2007,(1):34-34
快有一年了吧,我没叫过一声奶奶。一年前,妈妈跟奶奶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吵架了。妈妈很生气,她对我说:“波波,你奶奶说话胡言乱语,分不清是非,老是冤枉妈妈,从今天起,你不要再叫她奶奶了,也不许再吃她的东西,听到没?”我看着妈妈铁青的脸,点了点头。暑假里的一天,妈妈不在家。中午,奶奶走到我家门口,往门里望了望,轻声地说:“波波,妈妈不在吧?奶奶已经做好了饭,你过  相似文献   

15.
每到假期开展小队话动,家长总是不放心我们自己开展活动, 总是找各种理由不同意同学来参加活动,我的爸爸还说:“你一个小队长有这样的能力把活动搞好吗?能保证活动过程的安全吗?”他的担心使得我对我们小队的假期话动缺少了信心。我想大队有辅导员,中队有辅导员,有了他们的辅导,大队中队活动才搞得有声有色。如果我们小队也有位辅导员那该多好哇,爸爸的担心会减少的,家长也会对我们的假期活动放心了。可怎样才能聘请一位小队辅导员呢?我请辅导员小龙老师给我出个主意。  相似文献   

16.
障依     
周末回老家,老是觉得眼睛不舒服,我想可能是用眼过度吧,也就没放心上。一到老家,爷爷就很奇怪地盯着我看。我说怎么啦?爷爷说你那眼睛肿得像个棉球似的,莫不是“障依”吧。“障依”?“障依”是农村流传的一种说法。若是你的眼睛无缘无故地红肿了,就很可能是你家房屋附近动了土,要么就是新栽了树。爷爷又说,早上我才在菜园栽了两棵梨树,这么快就“找”上你了?这时,父亲也回来了,见我成了这般模样,就急了,赶忙要拉我去街上看医生。爷爷说何必小题大做啊,村东的老姜头很会看眼睛呢,听说他能画各种“平安符”,还能向各路神仙要“圣水”,只要是“…  相似文献   

17.
河狸爷爷看上去很聪明,他希望别人也认为他是最最聪明的。所以呀,他老是去帮别人出主意,虽说别人常常并不照他说的去做。一天,河狸爷爷看见兔子正在一棵大树下跑来跑去。“小兔子啊,你是想爬到树上去吗?”“是呀,我要爬到树顶上去,”兔子说,“站在树顶上,我就可以望见我的老家了。也许还可以看见我的老爸老妈呢。”“那好哇,那你快爬吧。”兔子反复地爬着,可爬得气喘  相似文献   

18.
卜宪玲 《山东教育》2020,(11):63-64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写下这个题目,我感觉自己有点“僭越”。可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又忍不住把这个“僭越”的题目说下去。放假前家访,得以与十几位家长见面。其中有几位家长问到假期给孩子报个怎样的补习班加强一下,我回答说补习班尽量少安排,假期是个读书的好机会,让孩子多读点书吧。  相似文献   

19.
“你看他那个傻样,上学有什么用,在家拉巴着饿不死就行。”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件事你不用管了,走吧!走吧!”说着把门给关了。我站在那里,什么也说不出来了。我不明白:家长怎么能歧视自己的孩子,又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元元是个低能儿,已经到了入园的年龄。开学的时候,我几次去他家,他父母都不肯送他来。有几天,我发现元元经常蹲在幼儿园门口,两手托着腮帮,眼睛望着园里,嘴角有时还会溢出微笑。也不知从哪儿来的冲动,促使我要去接近他、了解他,我走过去问他,是不是想来上学?他笑着,使劲地点头。我对他说:“明…  相似文献   

20.
大仙     
班老板打算宣传自己的企业,制止销售的滑坡。广告做了许多,收效不大。他托我请了一个“大记者”。我知道那些老记者第一句便会问我有什么业绩。所以我干脆给他拉来了一位作家。可能是在家呆得太久了,作家显得傻呵呵的。老班向他介绍产品和生产工艺,他摇头说不懂,还不断地打瞌睡。气得老班撇下秘书陪他,把我拽到休息室冲我问罪:“你可真能糊弄——在哪儿请来这么一位大仙?白费我一上午,还得搭顿酒。”我只好陪不是,说好歹打发了吧。这时秘书来电话,说作家不听他的汇报,自己去厂区溜达了。“那你就领他去各车间看看吧。”老班似乎觉得有点门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