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以他独具的创作特色引人注目。白先勇作品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各种色彩鲜明的象征意象呈现出浓郁的悲剧色彩和强烈的感伤主义情绪,其中,他最偏爱的是调动红色、白色、黑色这三种颜色的视觉效应及其象征内涵来表达深刻意蕴。白先勇作品的这一特点,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2.
论白先勇作品中的感伤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白先勇看来,历史沧桑感和命运无常感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他的作品就从时间和命运两个向度,体现了人类的悲剧命运和伤感情绪。在创作过程中,他将传统与现代的创作手法相融汇,形成一种具有浓郁中国传统特色的柔婉、哀怨之美,体现出重要而又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白先勇用略带伤感的笔触叙写了从业二十余年的老辣舞女金兆丽即将告别舞池、嫁做人妇前夜的故事,通过三个层面的"浓缩",向读者呈现金兆丽的舞女生涯、底层舞女们的真实生活、以及舞池中的众生百相,反映大时代变迁给流落异乡的人们带来的失意与沦落。小说蕴涵的感伤情怀和宿命论意识,也为其增添恒久的艺术魅力,使"金大班"成为白先勇"风尘女"系列中的不朽形象。小说能够在不长的篇幅中凝聚主人公半生的故事,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同情与共鸣,从人物个人悲欢感受时代的潮起潮落,其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离不开作家白先勇在小说艺术手法、人物塑造、主题风格方面的"浓缩"安排。  相似文献   

4.
十八世纪英国伤感主义的杰出诗人托马斯·格雷以一首著名的《墓园挽歌》把伤感文学推向了顶峰。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诗人在表达伤感内容的同时,在形式上又结合了古典主义的创作要求。《墓园挽歌》不仅成为那个时代,而且是今天最完美的诗篇。  相似文献   

5.
白先勇《寂寞的十七岁》里的性苦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先勇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包括他去美国留学之前在台湾创作的11个短篇小说,其中可以发现他受弗洛伊德性爱观和存在主义哲学以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很大,带有很强烈的主观色彩。  相似文献   

6.
汪曾祺《葡萄月令》,如果从所谓文学价值或意义角度来分析这篇课文,你会发现这会令你大失所望,汪曾祺先生自己也说:二三十年来的散文的一个特点,是过分重视抒情。……过度抒情,不知节制,容易流于伤感主义。我觉得伤感主义是散文(也是一切文学)的大敌……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  相似文献   

7.
《永远的尹雪艳》是台湾现代派小说代表作家白先勇的典型作品之一,也是其系列小说《台北人》的开篇之作。作用讽刺的、象征的、近似戏谑的手法,通过对主人公尹雪艳和她身边的“台北人”的形象描写。反映了新旧交替时期社会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和急剧变化的世态群像。作在对人间沧桑,世事无常,历史兴亡的感喟中。表达的是虚无主义、宿命论和不可知论的悲伤主义情绪,以及面对“传统化失落”而徒唤奈何的“化乡愁”。  相似文献   

8.
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纽约客》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华文文学的力作。细读《纽约客》可以发现,白先勇在《纽约客》中为我们书写了人和文化的命运选择的三种模式:抗争、妥协、遗忘与麻木。从这三种模式中,不仅可以看出白先勇对人的命运与文化的命运的双重焦虑与思考,同时也体现了白先勇小说独特的哲学价值与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9.
<正>白先勇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包括他去美国留学之前在台湾创作的11个短篇小说,其中可以发现他受弗洛伊德性爱观和存在主义哲学以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很大,带有很强烈的主观色彩。  相似文献   

10.
白先勇作为旅美华人作家,在台湾及海外文坛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是白先勇小说创作的成熟之作,其中中包了含丰富的历史内容、深刻的认识价值以及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作品中真正能够令读者印象深刻的则是浓郁的感伤主义色彩。他的每一篇作品,几乎都流露出隐藏在心中的无限哀愁和悲悯情怀。正是这种悲悯情怀使得他的作品成为经典之作,使读者能够从深层次领悟人生的意义及人存在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湛琦 《同学》2003,(12)
我最快乐那一年,是你陪我经历什么都生动又强烈,有真正在活着的感觉我们最快乐的那一年,像浓缩了最精华的时间短暂却永远是火焰,在情绪冰凉时缓和心田不再那么伤感了,无论怎样我还有最快乐的那一年……  相似文献   

12.
纵观白先勇先生的小说,我们发现沉沦意识如一根红线贯穿于他创作的始终。这种沉沦意识,既具历史的渊源,又有现实的原发情境。郁达夫的小说《沉沦》轰动当时,波及后世,为白先勇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某种参照的可能。白先勇的小说中,无论是情感的呈现、心理的刻画,还是行为的展示中,都带有了浓郁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的浸染下,白先勇对社会、生活及人生的认识十分深刻,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是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代表作。学界很多学者已从《红楼梦》、杜甫、古典诗词等对白先勇的影响以及悲剧感与沧桑感等方面论述了白先勇作品的传统人文精神,我们将试以《台北人》为例,从忧世情怀、放逐与悲秋、宿命论思想、女性依恋四个方面来论述白先勇灌注其间的传统主题与思想情结。  相似文献   

14.
论白先勇的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先勇的文学批评具有善于把握作品总体风格特色、偏重作品艺术技巧、艺术表现的分析以及富于"创作室批评"特征的特点,有较强的主观性,在理论上、系统上有嫌不足之处。但他的那种追求直观感悟,注重文学艺术本体特征的批评思维方式,却也为我们树立了一种清新健康的文学批评观。而他的"创作室批评"特点则为我们寻求白先勇的文学理念和美学趣味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白先勇的文学批评本身就是其文学世界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当代台湾作家白先勇的创作生涯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分析了他在前后期创作中的不同风格表现及其原因。从他部分代表作出发,阐述了他创作中浓郁的怀旧、感伤情绪,以及创作发展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16.
情绪有什么效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哲学上有主知主义和主情主义。简单说就是人的活动是受理智支配,还是受情绪支配?正统派的哲学家大多数都是主知主义;即认为理智是好的,人的活动是受认识支配的,只有动物的活动才受情绪支配;情绪是不好的,要克制情绪,照理智办事。有些非正统派的哲学家是主情主义者,他们认为人和动  相似文献   

17.
白先勇笔下的尹雪艳和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是两个名的学形象。她们都美艳照人,且又带着狠毒和残忍;她们都是明显的自恋主义,但是个人实现不尽相同。两人之间的差异可通过一动一静、一显一隐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台湾作家白先勇特殊的生活经历、丰富的人生体悟、对传统化的钟情热爱,以及对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认同吸纳,构成了其多色多元的哲学美学基础,并且以艺术的、隐性的方式体现在作品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9.
在讲完《兰亭集序》的文句意义、结构文脉之后,我说,刚才我们在文中读到——暮春之初、天朗气清的良辰,山林修竹、清流急湍的美景,流觞曲水、畅叙幽情的赏心,仰观俯察、游目骋怀的乐事.但不可否认的是,文章中又氤氲着一种消极伤感的情绪.请大家找出一些表达这种情绪的语句来加以体会和理解.  相似文献   

20.
纵观白先勇先生的小说,我们发现沉沦意识如一根红线贯穿于他创作的始终。这种沉沦意识,既具历史的渊源,又有现实的原发情境。郁达夫的小说《沉沦》轰动当时,波及后世,为白先勇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某种参照的可能。白先勇的小说中,无论是情感的呈现、心理的刻画,还是行为的展示中,都带有了浓郁的沉沦意识。观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一落千丈的末路英雄,围城内外的悲剧男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