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刘洁 《上海教育》2010,(17):79-80
校本德育是以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为前提,以德育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和学校德育特色的创造性为基本内涵,以学校和地域的优秀文化传统、优良的教育传统为背景条件,从本校学生实际出发,以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为构建主体,通过德育课程建设、德育管理、德育研究等工作的校本化来体现德育是学校的自主行为。其中,校本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特色通过课程予以确立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
将德育与儿童生活有机融合,并让其成为能够改变、改善儿童生活的"因子",是学校德育研究与品德课程研究共同关注的话题。要改变学校德育碎片化的现状,需要以"生活德育"为核心理念,并建构以"学生"为主体,"品德课堂"和"主题活动"为两翼,促进"家庭""学校""社会"有效结合的一体化德育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推进德育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校以开发德育校本课程为入口和龙头,全面推进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德育内容不断完善,适应学生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使德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促进德育形式的不断变革与创新;使德育思路得到根本转变,实现了显性与隐性,他育与自育,学校、家庭与社会,知与行的结合;改进德育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和谐健康发展,从而有效提高了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德育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对人才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载体.为了在学校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大环境,根据构建学校德育内容形式的不同,我们认为可以将德育课程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三类.  相似文献   

5.
网络德育是围绕现代德育目标和内容,以网络为媒介开展德育管理和一系列德育活动的过程,是德育现代化的一种形式。学校德育要与时俱进,必须要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由此可见,在学校实施网络德育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者,我在实践工作中围绕德育跟进网络这一时代要求,在探索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新方法、新途径中进行了几点有益的尝试,从中收到了传统德育方式所不能达到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要使学校德育走出困境,实现育人目标,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德育生态系统应遵循德育生态规律,注重德育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性、适度性、开放性、迁移性和共生性,以充分发挥这个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7.
国家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但是,将这门课仅仅当作一门课程来对待,会导致这门课在学校宏观德育建设中的缺位,影响其育人效果的取得,并容易造成校本德育课程对国家德育课程的僭越.这同时也不利于这门课程目标的落实,不利于多学科内容的整合,也不利于国家德育课程的实施.为此,需要在观念层面明确国家德育课程的德育地位;在体制上搭建教学部门与德育管理部门的联动机制;在行动层面处理好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一与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学校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各有其优势与不足。在学校德育建设中,我们需要从构建“完整”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创设育人为本的学校德育环境以及建设一支“以身立教”的中小学德育教师队伍三方面来整合二者,使二者能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和谐共存,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朱莲萍 《现代教学》2013,(10):50-51
德育的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坚持这个原则,一切从这个原则出发,学校德育就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我校努力以人的成长为核心构建起多元德育课程体系,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一、丰富德育隐性课程《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十分明确地提出"激活所有学科的德育内涵",这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中的隐性课程,是达成学校德育目标的重要渠道,也是与我们全体教师直接相关的艰巨任务。课堂是学校实施"两纲"教育的主渠道,我们要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要使学校德育走出困境,实现育人目标,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德育生态系统应遵循德育生态规律,注重德育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性、适度性、开放性、迁移性和共生性,以充分发挥这个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1.
德育课程是落实德育目标的重要渠道。目前学校德育课程发展存在着直接德育课程知识取向严重以及间接德育课程应试化倾向明显等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面对的现实教育压力和陈旧的教育观念。通过提升直接德育课程的魅力和更新教师教育观念的方法,可以促进学校德育课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遵循科学发展观,从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求出发,充分利用地区和学校的优质资源,开发和构建学生自主发展的德育校本课程,是学校德育改革、创新,提高德育实效性,促进学校德育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学校德育课程的实践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形势对学校德育课程提出新的要求,为此学校提出创建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模式,即面向全体,关注全程,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要求学校完善基础性德育课程,积极探索校本德育课程,挖掘学校隐性德育课程,追求文化浸润教育。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一直以德育课程的知识传授为主.纪律约束、行为圳练和奖惩等为辅助手段.忽视了儿童道德认识的情境性和特殊性.不符含小学生思维发展规律.造成了德育实效偏低的现状,故事对儿童具有一种普遍的吸引力.以故事为载体构建德育校本课程是新时期德育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面对教育对象的多元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和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海河中学在1997年提出,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整体德育体系,并参加了国家级“九五”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我校提出了构建六大课程(心理课程、政治思品课程、德育读本课程、隐性课程、家长学校课程、实践课程),办好两所学校(青年党校和少年团校),围绕一条主线(日常行为规范)的德育教育途径,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由此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进一步拓展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立德树人既是学校德育的目标又是德育的根基,立德树人的教育意蕴可以从教育目标的"德行"、教育过程的"德行"、教育范围的"德行"三方面进行理解。在学校课程体系顶层设计的背景下,立德树人引导下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也需要教育者从立德树人的教育内涵出发,构建德育课程体系的框架,进而优化课程体系,不断细化德育内容、落实德育课程的实施、构建立体化的德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朱文余  蒋婷婷 《教育文汇》2023,(7):22-24+31
新时代中小学要坚持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针对德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寻找新路径,构建德育工作体系。本文以金寨县莲花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为例,以“莲”为德育建设切入点,确定“莲”德育课程和工作体系,结合学校及地区特色深度挖掘“莲文化”底蕴,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德育工作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以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莲洁”少年。  相似文献   

18.
施健 《中国德育》2013,(17):69-73
当新一轮课改走过10年光阴的时候,学校德育投入大而收效不佳的尴尬局面依然存在。面对这一困境,学校德育亟须深度变革,如何变革?路在何方呢?笔者以为,立足儿童生活,着力推进校本课程的构建工程、行动策略的提升工程、实施方式的优化工程,实实在在将"立德树人"融入学校生命之中,真正让德育生动起来,美丽起来,扎实起来。一、让校本课程丰富多样每所学校都有着其独特的传统优势和文化底蕴,这是校本德育课程构建的最好资源。"让每一个师生热爱生命,让爱  相似文献   

19.
如何构建与实施德育课程,是当前学校面临的紧迫而重要的新课题。笔者立足小学德育课程的理论构架和教学实践,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经典教案为一体,对小学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学校德育工作和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目的在于帮助广大读者进一步认识理解德育课程,深入研究开发和构建德育课程,了解掌握德育课程改革的进展和动态,不断提高德育的功能和实效。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德育不断出现新问题,在学生思想、家庭德育、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在社会和家庭德育、学校教育方面采取有效策略,积极构建有效的德育体系和管理体系,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