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灵芝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温度、酸碱盐介质对灵芝多糖提取的影响以及活性碳脱色对灵芝多糖吸附的影响 .实验表明 ,用醚醇将灵芝子实体粉末回流提取之后 ,用 90℃的热水浸提二次 ,再用质量分数 1%的碳酸钠溶液浸提二次 ,可将灵芝多糖及其它有效成分充分地提取出来 ,适合食用菌产品加工之用 .  相似文献   

2.
分级灵芝多糖的分离和活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灵芝子实体作为实验材料,对灵芝多糖的分级提取、红外结构分析、生物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灵芝子实体90℃热水浸提,不同乙醇浓度下醇沉量研究表明40%乙醇浓度沉淀多糖、65%乙醇浓度沉淀多糖、80%乙醇浓度沉淀多糖在灵芝粗多糖所占比例为0.31:0.27:0.42;IR分析表明65%、80%分级多糖是以β型糖苷健相连结的杂多糖;用不同分级的粗多糖以10 mg/只/天,分别对小鼠连续灌胃10天,发现分级多糖均能提高小鼠的白细胞吞噬作用和肝功能作用,但65%和80%两级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含量的黑豆粉对灵芝壳聚糖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菌丝活化、原种培养、栽培培养三阶段获得灵芝子实体,提取壳聚糖并测其含量及脱乙酰度。结果:灵芝栽培培养基中加入1%黑豆粉时,灵芝壳聚糖得率最高,较空白对照组提高了43%;而添加少于或多于1%黑豆粉,灵芝壳聚糖产量会有所下降。结论:添加1%的黑豆粉可以提高灵芝壳聚糖产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野生与人工栽培黑木耳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几种方法,实验结果证明:野生黑木耳子实体内可溶性多糖含量高于人工栽培黑木耳子实体可溶性多糖含量.而且野生比人工栽培黑木耳多糖的提取所需时间长.用NaOH溶液和草酸溶液作提取剂可获得较多的木耳多糖.80℃是提取木耳多糖的最佳温度.  相似文献   

5.
灵芝子实体色彩厚重,具有漆状光泽,而且株型美观,古色古香,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若做成永久性盆景,名贵而别具风韵。制作灵芝盆景的关键是如何获得大型美观的灵芝子实体。根据我的经验,用赤灵芝栽培种直接培育子实体,不需要特殊的灭菌接种设备,即可获得理想的盆景材料。 1.从菌种生产单位购买瓶装赤灵芝栽培种3~4瓶。菌种要求发菌良好、新鲜、无污染。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泰山灵芝在海南春季栽培的适宜种植期,采用室内袋装栽培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月29日种植的子实体生产率为9.67%,孢子粉生产率为1.25%;3月18日种植的子实体生产率为8.67%,孢子粉生产率为1.18%.它们分别比4月1日种植的子实体生产率提高4.34%和3.34%,孢子粉生产率提高0.62%和0.55%,其产量差异极为显著.泰山灵芝在海南室内袋栽适宜的种植期为2月底至3月中旬.  相似文献   

7.
杏鲍菇子实体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杏鲍菇子实体为材料,研究了杏鲍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工艺.通过常规法提取多糖的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常规法提取杏鲍菇子实体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按料水比1∶20投料,在90℃下,提取4h,乙醇沉淀浓度为90%。  相似文献   

8.
以哺乳动物猪脑组织为原料,分别对神经醇磷脂、卵磷脂和脑磷脂的提取工艺流程进行了实验设计,并对某些关键环节进行了分析讨论,为磷脂的综合提取提供了可行的实验方法.同时,也为猪脑组织的利用开辟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DWT-DCT域的数字全息盲水印算法.该算法首先将原始水印图像经过离散菲涅耳变换转化为数字全息图.接着对宿主图像DWT域的低频子带进行DCT变换,并嵌入全息水印图像.ICA用于水印信号的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抵抗滤波、JPEG压缩、尺度缩放等攻击.由于该水印算法不仅实现水印的盲提取,而且具有多重密钥,所有具有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Fick第一定律对超声提取牛蒡子酸水解产物中牛蒡苷元的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采用盐酸对牛蒡子原药材进行酸水解,促使药材中含量较高的牛蒡子苷转化为苷元,然后以酸水解产物为原料,研究超声提取牛蒡苷元的工艺条件.在超声提取单元素实验中,着重考察了温度、时间、超声功率、乙醇浓度、液固比、原料粒径、占空比和提取溶剂8个因素对牛蒡苷元提取率及浸膏纯度的影响.将模拟结果与实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误差低于13%,但各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规律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灵芝栽培技术改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通过改变灵芝生活条件,对灵芝栽培技术的改进进行初步探索。发现在灵芝栽培过程中,将适量B族维生素加入到培养基中,能显著改善灵芝的生长状况。并分析了畸形灵芝形成原因及防治办法,对我区灵芝栽培现状及开发潜力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海鲜菇为材料,分别用浓度为0,1.94,3.88,5.82,7.76,9.70 mg/L的臭氧,处理海鲜菇子实体1 min,并贮藏至5℃的低温环境下,定期记录海鲜菇子实体中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菌、大肠菌群以及腐败程度,观察分析贮藏期臭氧对海鲜菇子实体中微生物数量及腐败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82 mg/L浓度的臭氧处理海鲜菇子实体后的保鲜效果相对较好,有效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及腐败速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筛选克感愈胶囊的最佳提取条件,以确保生产工艺节能降耗,保护城市环境.方法 对影响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加水量、煎煮时间和醇沉浓度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设计,以绿原酸百分含量为指标,用L9(34)表安排实验,筛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水提取2次,每次水量10倍,每次提取2h,醇沉浓度为70%.结论 该工艺合理、可靠,操作简单,成本低,排放污染物少,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余甘子抗氧化成分的提取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醇为溶剂,超声波辅助提取余甘子果实的抗氧化成分并作用于花生油,对提取工艺及提取物对花生油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正交实验的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为1:20、超声波处理60min、乙醇质量分数为50%;余甘子提取物能明显降低花生油过氧化值,常温下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与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动力系统吸引子的基本概念及用计算机仿真模拟吸引子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用MATLAB进行计算机模拟的实验方法,给出了对洛伦兹吸引子模拟的实例和做出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采用超声辅助加热的方式,将玉米蛋白粉中提取的玉米醇溶蛋白与乙二醛进行交联反应,再用流延法制备不同乙二醛质量分数的改性膜,并对其性能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玉米醇溶蛋白-乙二醛交联物膜的柔韧性较之未改性前有了很大的提升,透水率、吸水率都有所下降,随着乙二醛用量的增加,变化趋势逐渐变缓.加入乙二醛质量分数为20%时,改性效益最好. FT-IR分析表明,乙二醛与玉米醇溶蛋白发生了交联反应.  相似文献   

17.
微波辅助萃取百合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龙牙百合中多糖的得率为指标,研究探讨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在百合多糖提取工艺中的应用.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法:水提醇沉法提取百合多糖,Sevag法(用氯仿和正丁醇按5:1的比例进行萃取)除蛋白质,硫酸-苯酚比色法测总糖含量,采用正交实验对微波辅助萃取技术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论:实验表明,微波辅助萃取百合多糖的优选工艺条件为:干燥百合粉碎过100目筛;提取功率为700W;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25min.百合多糖的得率为3.41%.  相似文献   

18.
研究灵芝益寿胶囊(LZYSJN)的渗漉和水提取方法,优化其生产工艺,为指导生产提供依据。采用正交试验对灵芝益寿胶囊中的灵芝、制何首乌、人参、五味子渗漉工艺和灵芝水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灵芝渗漉以灵芝粗粉加6倍量乙醇,浸渍48 h,渗漉速度为5 mL/min为最佳工艺;(2)灵芝水提取以灵芝药渣加水8倍量,提取两次,每次2 h为最佳工艺;(3)制何首乌渗漉以制何首乌粗粉加8倍量乙醇,浸渍48 h,渗漉速度为3 mL/min为最佳工艺;(4)人参渗漉以人参粗粉加8倍量乙醇,浸渍48 h,渗漉速度为5mL/min为最佳工艺;(5)五味子渗漉以五味子粗粉加6倍量乙醇,浸渍48 h,渗漉速度为5mL/min为最佳工艺。灵芝益寿胶囊提取工艺的优化能够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声辅助加热的方式,将玉米蛋白粉中提取的玉米醇溶蛋白与乙二醛进行交联反应,再用流延法制备不同乙二醛质量分数的改性膜,并对其性能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玉米醇溶蛋白-乙二醛交联物膜的柔韧性较之未改性前有了很大的提升,透水率、吸水率都有所下降,随着乙二醛用量的增加,变化趋势逐渐变缓.加入乙二醛质量分数为20%时,改性效益最好. FT-IR分析表明,乙二醛与玉米醇溶蛋白发生了交联反应.  相似文献   

20.
钟亮 《教育技术导刊》2017,16(8):168-170
针对百度百科这一数据源,构建了化学知识图谱。首先,利用网络爬虫技术对数据进行采集与清洗;然后,采用中文分词、实体识别、实体关系识别等技术对知识图谱构建方法进行实证性研究,可视化实验所得实体及实体关系,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相关评价测试。最后,简要阐述了知识图谱的应用领域与发展优势。研究结果表明,实体关系识别的预测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