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神奇的标签     
活动目标: 1.认识到心理暗示对学生产生的重要影响。 2.了解心理暗示分为消极标签和积极标签两种。 3.学会抛弃消极暗示,合理利用积极暗示。  相似文献   

2.
开发心动力     
[活动目标] 1.通过互动游戏,初步体验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 2.通过阅读故事,认识消极心理暗示的危害和积极心理暗示的作用. 3.通过动手游戏,亲身体验消极心理暗示与积极心理暗示对人产生的不同影响. 4.通过心理咒语,澄清消极自我暗示,尝试运用积极自我暗示.  相似文献   

3.
韩广军 《广西教育》2013,(38):51-51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暗示的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心理暗示可帮助被暗示者稳定情绪、树立自信心及战胜困难和挫折,消极的心理暗示却能对被暗示者造成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心理暗示可以通过语言、表情、姿势以及符号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责任心和爱心出发,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达到改善师生间的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非言语心理暗示是言语交际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通过人的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距离、触摸行为、穿着打扮、实物标志、声音变化等刺激他人的感觉器官,含蓄间接地对他人的心理、行为产生影响,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信念和行为规范。教学活动中的非言语心理暗示,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利用非言语符号针对教育内容、教学重点、教学纪律等,对学生心理产生暗示,使师生之间心灵交汇,促进教学活动的展开。一、教学活动中非言语心理暗示的作用机制(一)启迪智力发展机制教学活动中非言语心理暗示具有启迪学生智力发…  相似文献   

6.
接受暗示是人类共有的心理特征 ,暗示的本质是自我暗示。消极的或者积极的自我暗示 ,对人的心理、生理机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 ,教师要自觉应用暗示规律 ,引导学生排除消极暗示的影响 ,注意掌握暗示法的基本原则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7.
<正>前不久,听一位青年老师讲授《后赤壁赋》,引发诸多感慨。课堂中教师的很多行为都在无意中给学生带来严重的消极心理暗示,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异于平常。笔者对教师的行为进行了分析,认为课堂中的消极心理暗示有如下几种表现。一、课堂上消极心理暗示的表现1.教师的消极心理暗示例1:在介绍苏轼时,投影上的内容过于繁多,老师由于对人物信息记忆模糊,在讲解时眼睛紧盯  相似文献   

8.
暗示是指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及体语以及符号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的意见和观点或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暗示往往采用较含蓄、较间接的形式进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暗示方式是指遵循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运用教育教学的不同载体和渠道。去探索、激发、挖掘和整合学生自身内在的潜质,变心理的被动承受为心理的积极自我维护和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9.
心理暗示分为消极暗示和积极暗示。消极的心理暗示负面影响巨大,能造成恶果;积极的心理暗示有促进作用,可以给人生的希望。要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改掉消极的思想模式,维护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浅谈心理暗示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暗示对每个人的情绪和行为影响都很大,了解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消极的心理暗示会产生哪些行为影响,尤其是掌握消极的心理暗示有哪些特点和表现,并学会对心理暗示的积极干预,会在不同程度上提升生活和生命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庄琴 《考试周刊》2010,(35):228-229
根据心理学,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相符合,这种现象称为"暗示效应"。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的条件反射。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暗示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救治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关键在于接受心理暗示的个体自身如何运用并把握暗示的意义。其中,对学生的"暗示"可以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积极的暗示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心态;消极的暗示是学生心灵的腐蚀剂,让孩子情绪低落,产生自卑和自弃心理。  相似文献   

12.
积极的心理暗示是指个体通过正面事件,正面引导,运用语音、表情、眼神、笑容等手段潜移默化地刺激影响他人,使他人的心理和行为得到正确的认知和产生正能量的过程。如果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能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那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记忆力及想象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如何通过语言、行为、心理等积极暗示,开发高职院校后进生的潜力。班主任积极的心理暗示像是一盏灯塔,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是水底暗礁,高校教师作为班主任,应该学会通过积极的暗示,引导学生向自我发出挑战。  相似文献   

14.
巧用心理暗示○刘俊英暗示是在非对抗条件下,通过语言符号或行动、表情、服饰等非语言符号,用间接的含蓄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使他人接受暗示者的观点、意见,或按暗示的方式去活动。如史书上记载“刘项相争”之时,范增于鸿门宴上“数目项王,并举所佩玉...  相似文献   

15.
张岭 《学周刊C版》2011,(10):66-66
心理学认为.暗示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行动表情或某种符号影响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使其接受暗示者的观点、意见.或按暗示的一定方式活动。近年来,心理暗示对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影响.越来越被心理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而青少年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时期。随着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在中学中的日益完善.如何为青少年提供系统、有效的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物理难学,让不少学生望而却步。有的学生发展到怕学物理甚至逃避物理课。这其中有物理自身的学科特点,但学生中消极的个体暗示和群体暗示的负面作用不可小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有效地让学生重视、喜欢并学好物理。  相似文献   

17.
“差生”一个令老师讨厌、学生惶恐的名词,“差生”意味着老师的否定,学生的自卑,同学的歧视。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差生的转换,不少老师做过尝试,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克服自卑,重拾自信。迷茫的学生,抱怨的老师,你们成功了吗?如果还在彷徨,不妨尝试一下。1积极的语言暗示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不明的方式向个体发出某种信息,个体无意中受到外物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可分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消极的心理暗示,积极的心理暗示,会对人产生良好的影响;消极的心理暗示,会对人产生不良好的影响。我们平时教育学生多采用了消极的心理暗示,开始就戴着有色的眼镜去审视差生,给差生施加本不该他们那个年龄阶段所应承受的压力。我们是否意识到“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认为我们平时教育学生就应该多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因为当学生遇到困难、挫折时,本来心理就比较脆弱,如果老师再加以讽刺或挖苦,就使得学生的心理雪上加霜,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自卑心理。其实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谁都不希望接受任何训斥和失败,在这时学生需要更多的是安慰和鼓励,老师可以用“相信自己”“你真棒”“下一次一定能成功”“你已经做得够好了”等语言来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使...  相似文献   

18.
暗示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活动,是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迅速影响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暗示可采用言语的形式,也可用表情、手势等其它暗号来表达,以便科学、巧妙地利用学生的无意识活动和假消极状态,使之处于超强记忆和最佳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激发其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黄俊 《教育导刊》2014,(11):72-75
教学暗示艺术通过策略性地运用非语言符号,借助心理暗示的原理,不自觉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非语言符号的不恰当运用,教学中的消极暗示作用普遍存在。文章分析了课堂教学中非语言符号消极暗示作用的存在原因,提出了非语言符号在教学暗示艺术中有效运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思维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感知,而学生在数学思维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使学生的数学思维零乱不畅、逻辑混乱。其非智力方面主要是:消极的思维定势数学思维肤浅、僵化;消极的心理暗示使思维消极、迟钝;传统的教学方法又使得学生不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