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敏 《江西教育》2006,(12):27-27
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教学细节虽小,但在平常中蕴涵着教育智慧,简单中彰显着教育理念,一位专家曾说:“细节,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水准,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对细节的处理既是衡量教师专业素养的‘标杆’,更是测定好课的‘天平’。  相似文献   

2.
感悟细节     
李本华 《师道》2007,(2):28-28
“校园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孩子的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们更需要用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去关注孩子,关注他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关注他们心灵的每一声呢喃细语,关注他们每一个细小的生命需求。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只有对孩子生命的每一处细节给予人文的关怀,教育才会是温暖的、美好的。  相似文献   

3.
“教育就是一堆细节。”一句简单朴实的话语,一个赞许鼓励的眼神,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谈……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蕴含着教师人文关怀的理念,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光芒。在细节之处呵护和关照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就真正关注着一个大写的“人”,也就真正践行着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4.
李茜 《教师》2014,(21):104-105
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人"这一独特的生命体有了更多的关注。生命化教育要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凸显生命的灵动性,开启生命的智慧,享受生命的美好。生命关怀理论下的课堂教学细节要真正将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来对待。反观当今课堂教学细节,还存在有悖于生命发展的问题:教学细节中生命思想的虚化、"思想感情化"、对学生的假性关注以及无视学生鲜活真实的生命形态等。如何在小学语文生命化课堂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怀柔区第二中学在新课程改革中倡导“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研究者,让每一堂课都充满生命的活力,让每一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走向成功,让每一位教师都树立‘教学就是对话’的课程理念”,使得教育教学因“自主而有序,合作又高效”而领跑一方,在北京市新课程改革中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6.
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勃发而见春。关注细节,做好细节,才能成就大事,就是说“细节决定一切”,“习惯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教育成败,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课堂精彩也源于对每一个教育细节的捕捉。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从细节着眼,追求生动而有效的教学。教师应当适时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捕捉每一瞬间的灵感,让我们的教育事半功倍,更具艺术性。  相似文献   

7.
感悟细节     
"校园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育无小节,节节足楷模."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孩子的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们更需要用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去关注孩子,关注他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关注他们心灵的每一声呢哺细语,关注他们每一个细小的需求.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只有对孩子生命的每一处细节给予人文的关怀,教育才会是温暖的、美好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冉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至.  相似文献   

8.
胡旭 《天津教育》2022,(17):75-77
<正>“合·润”语文教学是基于“学教合一”课堂升华而形成的教学思想,“合”是合作、和谐、和美的意思,要体现出合融的教学智慧,而‘润’指的是圆润,不生硬,不枯燥,“合·润”语文要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合·润”语文思想设计教学路径,完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一、沿波讨源,探析“合·润”语文的内涵(一)指向言语表达,共生共长“合·润”语文有着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感悟细节     
"校园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孩子的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们更需要用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去关注孩子,关注他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关注他们心灵的每一声呢喃细语,关注他们每一个细小的生命需求。只有对孩子生命的每一处细节给予人文的关怀,教育才会是温暖的、美好的。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至。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通过有目的的教育和训练使人成长的过程 ,教育的本质是提升人的精神品质。以人为本 ,是新课程标准价值观的核心。语文新课程标准要关注的根本目标就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学生。语文教育要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 ,求得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语文教育要从忽视人性的教育转化为积极的人性教育。日本教育家佐藤正夫早就意识到 :“把人当人的教育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 ,教学往往成为压抑人的生命活力的‘人工窒息机’。即使在 2 1世纪前夜的今日 ,教学沦为‘人工窒息机’的状况依然没有改观 ,如今 ,在受到教学窒息的学生们中间 ,疲…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个盛传已久案例: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用“活泼”一词造句。学生甲:“李华同学性格开朗,在体育课匕表现得很活泼。”老师点评道:“很好!”学生乙:“河里的水很活泼。”老师沉吟了一会儿,点评道:“说水‘活泼’不合适,这个造句不贴切……”读完此例,我不禁沉思良久。这是一堂语文课中一个不起眼的教学细节,这位老师处理这一个细节的过程,值得深思!由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是只关注华而不实的教学思路,还是应该聚焦于课堂教学的细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2.
一、谁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人公 “课堂教学是一个大舞台,但这个舞台上只能有一位主人公,要么是教师,要么是学生。”“教学应该是一个‘偏正词组’,但究竟是偏‘教’,还是偏‘学’,这就代表着两种教学理念,如果是偏‘教’,轻‘学’,教师则是语文课堂中的主人公,并要求学生的学习要听命于教师的教学;偏‘学’轻‘教’,学生自然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主人公,语文教师的教学只是服务于学生的而已。”  相似文献   

13.
感悟细节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学生的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前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至。一次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的课堂中有一个个"教学细节",这些"细节"毫不起眼,却是孩子生命成长的营养、人生发展的基石。珍视教学细节,教师要永远对课堂中的"人"充满真切关注和深切关怀,要让教学细节回归"生命关怀"的教育本质,有效触动学生心灵,让灵动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辉盈溢课堂。教师要从细节入手,了解学生,做教育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15.
诗意语文是实现自我的语文。诗意体验,是一种生命的高峰体验。自我实现的人,常常伴随着这样的高峰体验。让学生在“每有会意”处体验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是诗意语文的旨趣所在。诗意语文关怀的是在引领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启迪其智慧,陶冶其性情,滋润其心灵,达成生命的自我实现。语文教学的诗意境界是依据语文文本的诗意创造的境界,它丰富多彩,各具风姿,韵味独特,各擅其妙。语文教学的诗意境界还要引领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文字向心灵拓展,让生命与诗意结伴同行。一个富有诗意的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我们学校在语文教育中孜孜不倦地追寻着这种充满诗意的生命化教育,让生命在语文教育中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16.
“是庸庸碌碌一生,还是让生命焕发着光彩?”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继新教育讲演录》一书,向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的“哲学命题”。“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认真细读了这本书,“一个重要体会就是‘经典为伴,幸福一生’”,  相似文献   

17.
感悟细节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学生的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前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至。  相似文献   

18.
感情细节     
王凌之 《山东教育》2005,(21):110-110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学生的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前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致。  相似文献   

19.
润物细无声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学生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前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至。  相似文献   

20.
"教育就是一堆细节."一句简单朴实的话语,一个赞许鼓励的眼神,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谈……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蕴含着教师人文关怀的理念,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光芒.在细节之处呵护和关照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就真正关注着一个大写的"人",也就真正践行着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