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散文大家梁衡指出,阐述一种观点、理念、概念,如果只用抽象语言,难免沉闷枯燥,“这时借助形象来阐述则神采飞扬”。他举例说:“梁启超的著名论文《少年中国说》,痛斥清帝国迟暮保守,指出无论是人还是国家都需要一种年轻的新鲜的活力。新生战胜腐朽,青春少年超过迟暮老人,这是自然规律。但他没有限于概念和推理,几乎整篇形象叠出,如浪花飞溅。作者将理性的思辨的力量化作有形的波浪冲击着读者的胸膛,让人震撼、信服、顺从。”因此,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观点可以使文章收到更好的效果。要达到这种效果,大体可以采用以下方式:1.运用比喻注意:(1)…  相似文献   

2.
张利莹 《湖南教育》2005,(21):38-38
一篇优秀的文章,不仅要立意深刻,文从字顺,还应语言生动形象,具有文采。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说“:言以文远。”大意是说,文章因有文采,才能流传千古。而写作中最让人头疼的便是写出的语言“干巴巴”,不生动、不形象,没有文采。如何使语言具体、形象,笔者认为一种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巧用比喻修辞手法。比喻,又叫“譬喻”,俗称“打比方”,就是根据心理联想,抓住并利用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人们常见的事物或具体的形象来描绘所要表现的抽象、深奥的事物与道理。比喻一般分明喻、暗喻等。它一般由三个要素…  相似文献   

3.
都德的《柏林之围》作为爱国主义名篇在我国出现以来。它的主人公儒夫上校也长期被逻辑地戴上了“爱国主义”的“悲壮的英雄”的桂冠。直到近来,才有不少文章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有的观点甚至截然相反。争论本身说明儒夫上校这个活生生的人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典型。过去模式化的评语会损害这个形象。刘再复在《论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与明确性》一文中说:“形象和感情如果成为一种确定的模式。形象特征一目了然……那么,这种形象一定是一种肤浅的、苍白的形象。”儒夫上校不是那种“特征一目了然”的形象,他的性格中具有某些复杂的、难以确定的因素。分析这些复杂的因素,不仅有助于正确揭示小说的主题,而且可以在人物形象的创造上得到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柳宗元之所以成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是与他卓越的语言艺术成就分不开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他的游记名篇之一,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这位语言大师运用语言的高度技巧 一、画龙点晴、一字千金 古人作文,首先讲究命题立意,然后才考虑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史学家范晔说过:“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狱中与诸甥侄书》)清代袁枚更形象地说:“意似主人,辞如奴婢,主弱奴强,呼之不至。”(《续诗品·崇意》)这种意为主而辞为次的理论固然不能算错,但它往往使人们忽略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即文章的主题确立后,如何运用妥贴准确的词语给文章命题,从  相似文献   

5.
华君武有一幅名为《加盐》的漫画。画面上有两个人。一个人问:“怎么把盐洒在报纸上?”另一位正在看报的人说:“这篇文章淡而无味。”这幅漫画无疑是在讽刺报上的一些文章满口说教,味同嚼蜡。其实,这种淡而无味或味同嚼蜡的文章,在我们一些同学的作文特别是议论文中尤为突出。那么怎样才能让议论文的语言有味道,余味无穷呢?一、味在形象我们的议论文之所以空洞乏味,主要是由于抽象议论过多,不会巧妙地把议论包含在具体现象的叙述或描写之中。生活里的许多具体现象本身就很形象生动,假如我们在说理的同时借助文学手法,或描写,或叙述,化枯燥为…  相似文献   

6.
形象大于思想。一则则电视广告,正是因为一个个鲜活的明星形象才使人们记住广告的内容。一句句经典的《论语》、《庄子》,正是因为一段段浅显易懂的小故事,才使人们真正理解其深邃的内涵。可见感性的形象远比理性的思想更容易被接受。语文教学也是感性的,尤其是在学习写人、记事、明理这类文章时,我们更应该遵循“形象大于思想”这一理念,少一些理性分析,多一些想象塑造,引领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联系文内文外,积极建构文本形象。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享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解读人文内涵的深邃,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和谐共舞,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从《海上花列传》,经由穆时英、张爱玲、王安忆等作家作品,再到《繁花》,上海文学织成一张绵密的互文性网络,描绘出各个历史时期人们在上海的生存体验;并借助城市光影声色的时空变化、光影声色里的“花”(女性)形象、城中人的心灵状态,来表现城市历史的“核”和日常生活的“壳”,由此指向一种具有整体性的现代都市文明。  相似文献   

8.
“意象”,属表象的一种。在写作中,“意象”是作者对生活表象进行加工生发,从而在文章中呈现的形象。作文《日历上的点滴幸福》中的“日历”就是作者选取的别有新意的一个“意象”。作者借助这个“意象”,深情款款地叙述了儿时的两段生活经历,表达了对母亲悉心呵护和言传身教的由衷的感激之情。且看文章如下:  相似文献   

9.
陈洪团 《语文知识》2001,(12):63-64
写文章有时会用到列数字,但有些数字较抽象、难懂,如果能使之形象化、明确化,就会增强表达效果。这种使数字形象化、明确化的修辞方法,叫做“换算”。换算这种修辞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一、用“计时”构成换算。例如:“这条天河淹没了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星星啊!一千万万,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一千多年!(《字宙里有些什么》)“一千万万”这么大的数目,人们很难想像出,但作者换算说:“一  相似文献   

10.
“两难”是人们社会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在东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以下简称《十九首》)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十九首》的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游子和思妇,他们的情感状态处处表现出“两难”。一方面游子欲归不能,“思还故里间,欲归道无因”(《去者日已疏》);另一方面游子不归,思妇相思日笃,欲罢不能,“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青青河畔草》)。本文拟从乡愁、闺怨、思念、忧生四个方面,对《十九首》的两难心态略加论述。  相似文献   

11.
《说“观察”》一文介绍了几种观察 ,下面再接着介绍 :三、肉眼观察与心灵观察观察是用眼睛看 ,看得仔细一点就叫“观察”。不过 ,写作学上的“观察”不仅指用眼睛看 ,把耳朵听、鼻子闻、舌头尝、手去摸都包括在内了。它实际上是指五官的运用。所以写作学讲观察 ,时常会涉及到“五官开放” ,这说明它是个广义的概念。但无论广义还是狭义 ,观察都是指的肉体感知 ,所以叫做“肉眼观察”。写作不能缺乏这种观察 ,凡是文章中对人物、事物、景物的形象作客观的描写 ,都是靠肉眼观察得来的印象。但这种客观形象在文章中一般都不太多 ,文章用得更多…  相似文献   

12.
《斑羚飞渡》发表以来,先后被《语文周报》《语数外学习》《小小说选刊》《中学生阅读》等多种报刊转载,感动了一批又一批的读者。它以精炼形象的语言、惨烈悲壮的场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中奉献与牺牲精神的礼赞。特别是文中那不朽形象的塑造、美丽意象的设计,以及二者和谐的交融,使人读之,像走进一片美丽的风景中,流连忘返。首先,我们来看形象塑造。《斑羚飞渡》是一篇小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小说的核心内容。而它塑造的并不是具体的某个人,而是一种像人那样崇高的“物”。文章通过对这种“物”的刻画讴歌了一种精神,一种以长者…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化的现象学理论将文学本文分为三层:话语层、形象层和意蕴层。从话语层面分析,《枫桥夜泊》表现出节奏性、音乐性特点,“落”、“钟声”等字词令人在诵读的同时产生初步的印象;从形象层面而言,借助电影分镜头方式,诗歌转化为直观形象的画面;就意蕴层分析。诗中借助传统意象“月”隐含着人皆有之的“愁思”情绪,含蓄引发人们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4.
解放以来,文学界对我国报告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一种看法认为“这种文学形式,自古以来就大量发展着”,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等,其实都是报告文学作品,而“报告文学”的名称,“不过是后来加的”。①另一种意见认为它是三十年代在抗日救亡中“新兴的”一种文学样式。②这种意见大都是采用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一些论述报告文学的文章的看法。第三种意见认为,  相似文献   

15.
在《儿童是怎样学数学的》一书中有一个故事,题目暂且叫《金鱼脑中的奶牛形象》,大意是:一只蝌蚪与一条金鱼一起生活在金鱼缸里,成了好朋友。蝌蚪长大后成了青蛙,跳出金鱼缸去周游世界。有一天他回来看望金鱼,金鱼问:“你在外面见到些什么?”青蛙说:“有一种动物叫奶牛。”金鱼很好奇,继续追问,青蛙就向它描绘“:这种动物有四条腿,头上长着角,身上有白色的花纹,还长着一条尾巴。”这时金鱼的头脑中肯定会出现一种动物的形象,那么大家设想一下,金鱼与青蛙脑中浮现的会是同一种形象吗?当然不是,在金鱼脑中出现的是这样的形象:这个故事让我们联…  相似文献   

16.
《木兰诗》的主题,许多文学史专著和评析文章都认为是“歌颂女英雄”,是“一首英雄的赞歌”、“反映了我国北方人民矫健尚武的精神”。但是,我们若把《木兰诗》产生的时代背景、木兰的形象刻划、情节安排、结构布局和叙写剪裁等作一番剖析,则不难得出这样一种认识:当今流行的关于《木兰诗》主题的看法,是值得讨论的。  相似文献   

17.
《中文自修》2008,(2):52-55
运用类比构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们“写作不形象,缺少新意”的问题。类比构思并不深奥,比如冰心的《霞》和《谈生命》(节选),作者选取“霞、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一棵小树”等物象来描述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借助物象来表达自己感悟与思考。这就是类比构思,可以很好地改进表达效果,使文章形象生动,甚至一定程度上让文章产生新意。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尝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1964年5月29日《光明日报》艾恒武、林青山:《“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学习毛主席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体会》该文章分为三部分:(一)事物是由对立的两个方面构成的,对立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情况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中国古人是用“合二而一”(见〔明〕方以智著:《东西均》)来表达的。作者认为,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到人类社会、思维等等,没有一种事物不是“合二而一”的。“合二而一”正是表达了辩证法的最基本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二)事物本来是“合二而一”的,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们就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认识书物。用什么方法来分析、研究“合二  相似文献   

19.
艺术意象在中国古代有着多种不同的含义,而非独指艺术作品意义上的艺术意象。《形象、兴象、意象——古代诗论中几组形象范畴考辨之一》认为司空图所说的“意象欲出,造化己奇”(《诗品·缜密》)等讨论中的意象“都是指作家意想之象,即创作构思时浮现在脑际的形象”,这种形象“还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一种创造性想象表象,只是一种艺术悬想。它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学》第七期发表姚竹青的文章:《介绍一种简便有效的语文自修法》。文章把这种方法称为是“口诵笔述法”,这种方法是:每天朗读、口诵并笔述一段文章。文章最好选用名家名篇,或被公认为佳作的范文。……开始要选学其中较浅显的现代记叙文、散文,小说等。每次用来练习的一段范文不可太长,以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