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媒体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争夺受众的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就要持续地满足受众的需要,即制造连续不断的看点。虽然如今人们处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却又是一个原创和独家信息匮乏的时代,新闻同质化让媒体颇为头痛。那么,面对雷同的新闻题材,技高一筹地运用策划:从内容设置到版面包装,从媒体延伸到受众互动,让新闻事件、报道话题立体、丰满起来,能给受众极大的冲击和阅读满足,就成为媒体制胜的法宝。新闻策划,这个原本颇受质疑的词,现在被媒体不声不响地玩转于股掌,不谙此道,媒体就很难真正引导受众、贴近生活、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2.
新闻之所以被人们唤作"新闻",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新",其次才是"快".新闻的内容新鲜、形式新颖、语言清新、底蕴深厚,不仅是新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受众对新闻的要求.所以,新闻工作者在着手采写每一篇稿件时,都要善于发掘新的角度,只有这样稿件才会愈发精彩,媒体才能越办越好.如何选准最佳新闻写作角度,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关众 《时代教育》2012,(17):74+82
财经新闻是专业性最强的新闻门类,财经新闻采访与写作存在着与其它任何新闻门类都不相同的特殊技能。财经采编人员要具有财经理论和新闻学的扎实基础,要对整个经济形势有总体把握,要注意深入浅出。这些专业技能的培养,需要采取"新进式"的培养模式。通过财经类和新闻类课程的系统学习,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财经新闻解读训练、模拟媒体采写编辑训练,直至在媒体亲手操作,最终实现对这些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从受众心理看新闻报道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体面临着空前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在新闻传播的两极,“受众”与“传者”的关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研究“受众”心理,总结归纳他们的新要求、新愿望,有的放矢提高新闻报道水平成为各媒体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刘震 《华章》2010,(16)
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使独家新闻越来越少,新闻怎么说,用什么方式说巳成为吸引受众的主要问题.实.践证明,在新闻写作过程中关注人的因素,运用生活化、故事化的写作方法可以使新闻报道充满人情味和亲和力.本文着重对新闻生活化、故事化的必要性及广播新闻的写作方法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增强新闻报道的趣味性与可读性,提高媒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深度报道"一词在我国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各类媒体用深度报道的方式,向人们展示社会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实".报纸更是凭借着深刻而独特的深度报道,来吸引受众的目光,引导受众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思考.而美国新闻学者,则把深度报道称为继"党派新闻"、"客观新闻"之后"新闻写作的第三次革命".对于今天的报纸来说,深度报道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深度报道兴起于报纸媒体,相对于其他媒体,报纸更具有传统继承上的优势.在实际生活中,一份报纸要想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就更加需要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7.
桂贤 《华章》2011,(27)
虚假新闻是新闻工作者在为了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情况下产生的.在当下激烈的媒体竞争下,新闻工作者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以假新闻来吸引受众的目光,同时虚假新闻已经对社会造成了诸多危害.  相似文献   

8.
假新闻是新闻业的顽症,在具体的新闻传播实践中,假新闻、不实报道屡禁不绝,愈演愈烈.假新闻是由综合因素造成的,迎合受众的"期待视野"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主导概念由受众的"期待视野"角度可从假新闻的种类和受众心理两方面来解读假新闻的出现.受众和媒体始终处在矛盾的统一体中,所以,要坚持受众的"期待视野"和新闻价值并重的二元论.  相似文献   

9.
我国网络新闻媒体对外传播事业发展了近20年,对外传播力度和影响力有明显提升,但这并非意味着西方世界对我国网络新闻媒体的广泛认可和接纳.要提升我国网络新闻媒体对西方的影响,新闻传播就应当走大众路线而非精英路线.要实现我国网络新闻媒体对西方受众传播的大众化,可从媒体自身角度提升对西方受众的影响,一方面要重新定位西方读者群,加强对西方受众新闻传播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要加大与西方受众认可的主流搜索引擎的合作力度.  相似文献   

10.
新闻采编。顾名思义就是指新闻的采集和编辑,我们每天通过电话和广播看到或听到的新闻都是经过采集和编辑过的,这就相当于经过精细的加工,然后再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新闻的采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我们受众的一种尊重,新闻的采集一定要采集我们老百姓关心,并且与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这样的新闻我们才能说是有价值的,我们才能够说它是好新闻。新闻的编辑是一个技术活,同时它也要求编辑者有很好的生活功底,他能够清楚的明白受众群体的需求点是什么,怎么样才能编辑出适合大众口味的新闻,在这个工作里有标准化的方程式,但也没有,它是一个比较灵活的工作,需要新闻工作者用心去体会和感悟。本文就新闻采编标准化来进行探讨,仅供同行参考与斧正。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媒体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使新闻主持人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分析主持人的特点,总结主持人素质的构成,很有丛要。主持人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既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丰富的采编实践和新闻工作经验,又要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新素质等。  相似文献   

12.
电视业在经历了产业化、集团化,再到如今的频道专业化,这既是现代科学技术提供强大技术支持、受众群体变化和媒体竞争激烈的要求,也是电视体制改革的方向。电视频道专业化其实质是在媒体竞争中细分市场,形成专业化品牌并占领市场,因此频道专业化前景广阔。既然频道专业化是在激烈竞争中细分市场,又要“套牢”更多的受众,强调高收视率,分得市场这块蛋糕的更大份额,这无形中给电视业出了一道难题,也留给电视从业者和经营者更多的思考。本文写作的目的就是对之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从新闻传播者和受众两个角度对软性假新闻的成因进行心理学的分析。要防止软新闻造假失实,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是自律的前提,而严厉的事后追惩措施能有效遏制各种造假的心理。同时,媒体要担当起新闻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的责任,使虚假新闻失去市场。  相似文献   

14.
尽管时政新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今的时政新闻报道却存在讲究程式、枯燥乏味等问题。造成这种困境的关键在于媒体的不当报道。要改变这种现状,媒体应成为一座桥,桥的两端分别是政府与百姓。要用通俗的语言,从受众关注的角度去报道,使政事、政策、政令真正到达受众并为之接受。所以,做好时政新闻的关键就在于通俗解读。  相似文献   

15.
胡乔木同志提议: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作为以前当过新闻记者、现在从事《新闻采访和写作》教学的笔者,非常赞成这个提议。 要学会写新闻,首要的是要学会采访,因为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采访,就没有写作,没有成功的采访,也不会有成功的新闻写作。所以,许多有成就的记者,都把采访作为自己工作的第一任务来对待,他们无不是在采访上下了很大功夫的。三十年代的斯诺、范长江为什么能写出轰动一时的《西行漫记》和《中国的西北角》?就是因为他们分别  相似文献   

16.
非受众是指在某一媒体影响范围内而又没有成为这个媒体受众的人群。这一群体是社会最大的基石、是社会最大的群体、是新闻最大的主角、是媒体争取的最大对象、是广告诉求最大的对象。因此,要深入了解非受众、在新闻报道上要有非受众的地位;在发行上要想到非受众。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新闻信息的接收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个媒体都努力拍摄、刊登一些能抓住受众兴趣、吸引受众眼球的新闻图片,力争在竞争激烈的读图时代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是,读图时代的到来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一些媒体单纯追求新闻图片的感官刺激,片面追求新闻的市场效应,致使所采用的新闻图片存在很大的负面效应,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媒体在报道灾难事件中,新闻图片缺失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8.
非受众是指在某-媒体影响范围内而又没有成为这个媒体受众的人群.这一群体是社会最大的基石、是社会最大的群体、是新闻最大的主角、是媒体争取的最大对象,是广告诉求最大的对象.因此,要深入了解非受众、在新闻报道上要有非受众的地位;在发行上要想到非受众.  相似文献   

19.
新闻故事化报道是媒体适应受众心理,挖掘深度报道的重要方式.不断提高新闻故事报道质量,是当今市场经济下,记者适应新闻竞争,挑战发展机遇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刘刚  李浩 《华章》2011,(17)
随着媒体竞争愈演愈烈,社会新闻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有的甚至成了某些媒体闯荡市场的"杀手铜".因此,社会新闻的贴近性原则在采编实践中愈益凸现.社会新闻的贴近性原则,是指不论社会新闻的内容如何,都必须合乎紧扣时代节奏、紧随社会生活、紧贴观众视点的要求,惟有这样,社会新闻才有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