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福州大学城在校大学生(大一、大二、大三)人际信任、应对方式和孤独感现状及关系.方法:对三所学校266名学生随机抽样,采用UCLA孤独量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孤独感、人际信任、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不存在性别差异.②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较高的孤独感.孤独感不存在年级、性别差异,但存在校际差异,福大学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师大学生.③学生的消极应对方式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均比大二大三学生优越.大二大三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差异不显著.④师大学生相对于医大和福大学生应对方式不积极.⑤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孤独感和其积极应对方式有显著差异.结论:人际信任、消极应对方式对孤独感不具有预测性;积极应对方式对孤独感有一定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以192名大学生为被试,对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性别、生源、专业类别以及年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孤独感水平并不高;(2)大学生孤独感在性别、生源、专业类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3)大学生孤独感在年级变量上主效应并不显著,但大一学生与大三学生之闻有显著性差异,大三学生在孤独感的体验上较之大一学生更强烈些。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对326名大学生施测。结果发现:(1)大学生成人依恋比较积极,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程度均较低。(2)大学生社会支持存在年级和生源地差异,大四学生对支持的利用度显著高于大三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其主观支持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3)大学生孤独感程度较低,但大三学生孤独感显著高于大四学生。(4)成人依恋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成人依恋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5)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对孤独感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6)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在依恋回避和孤独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4.
采用孤独感量表、负性情绪量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359名大学生进行测定,探讨三者关系.结果表明,手机成瘾在性别、专业、是否独生子女及生源地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均呈显著正相关;负性情绪在大学生孤独感和手机成瘾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孤独感和负性情绪是影响手机成瘾的重要因素,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干预可以从降低孤独感、改善负性情绪入手.  相似文献   

5.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抑郁状态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作为一种负性情绪状态,在21世纪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大一至大四的78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中,不同程度的抑郁检出率较高;不同性别、不同出生地、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抑郁状态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被试、不同类型的大三学生抑郁状态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研究以17-26岁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EOM-EIS-2)、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探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基本特点,以及自我同一性与自我适应、情绪适应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在自我同一性早闭状态得分上表现出一定的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即大一学生比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同一性早闭,男生比女生表现出更多的同一性早闭;大二学生与大三学生、大四学生在同一性扩散、同一性延缓、同一性获得状态的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同一性扩散状态与情绪适应呈显著正相关;同一性早闭状态与自我适应、情绪适应呈显著正相关;同一性延缓状态、同一性获得状态与自我适应呈显著正相关;自我适应在自我同一性和情绪适应之间不存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培养和干预,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大学生心理资本发展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随机选取大——大三学生718人,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一般健康问卷(GHQ)、正性负性情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的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男生心理资本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大学生心理资本随年级上升而增加,大三学生心理资本水平、自我效能和乐观显著高于大一学生;不同学校类型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差异显著,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资本水平最低。(2)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有显著相关,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自我肯定、情感平衡和忧郁对大学生心理资本有较强的预测力,其中自我肯定的预测力最强,其解释量为35%。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医学生毕业前心理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内蒙古民族大学临床医学院实习阶段的五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59名和在校学习的二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57名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实习组焦虑评分高于在校组(p<0.01),实习组与在校组抑郁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实习组女生焦虑罹患率高于男生(p<0.05).  相似文献   

9.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应对方式问卷对在校大学生一、二、三年级共796人进行测评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样本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2008年全国大学生常模,女生劣于男生,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劣于来自乡村的大学生,一年级相对最好,二年级相对最差,三年级介于中间。提示高校不仅要重视对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应重视对大二、大三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要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表露、手机依赖、孤独感三个变量的关系.研究方法:采用自我表露指数量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问卷调查476名大学生.研究结果:(1)自我表露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2)自我表露与手机依赖呈显著负相关(r=-0.18,P0.05),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r=-0.35,P0.01),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r=0.28,P0.01).(3)孤独感在自我表露与手机依赖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大学生自我表露通过孤独感的中介作用,从而对手机依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量表法对500名一到四年级大学生进行了职业自我效能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测量。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组,大四学生略低于大一学生,大三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最低;职业生涯规划不存在显著年级差异。职业自我效能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显著相关,且职业生涯规划的声望地位因子对大学生职业自我能有明显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双 《德州学院学报》2007,23(3):98-101
采用Rosenberg(1965)自尊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913名不同性别、不同来源、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自尊整体状况良好;不同性别、不同来源、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自尊差异均未达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文科大学生的自尊比理科大学生更低且具有统计学的显著意义.(2)大学生的抑郁检出率较高(44.5%);抑郁的性别差异、文理科差异及城乡差异均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大一学生抑郁状态高于大二、大三学生且达到了统计学显著性.(3)大学生的自尊与抑郁呈统计学上非常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体质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安徽省6所高校957名大学生体质现状进行研究,比较大学生体质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安徽省大学生体质状况处于良好水平,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质在台阶指数、握力体重指数得分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不同年级大学生体质及各指标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1),在体质总分上,二年级大学生得分显著好于其他年级;在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各指标上,都呈现出大二、大三学生得分要好于大一和大四的学生,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文、理科专业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孤独感量表(UCLA)和情绪智力量表(ESCQ)对27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的孤独感现状,大学生孤独感与情绪智力的相关性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学生情绪智力对大学生孤独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疫情防控影响下“守门人”培训与生命意义、孤独感、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生命意义量表、UCLA孤独感量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对508名高校心理委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守门人”培训与生命意义显著正相关(r=0.12,P<0.01),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r=-0.16,P<0.05),与抑郁情绪显著负相关(r=-0.31,p<0.01);生命意义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r=-0.39,P<0.01),与抑郁情绪显著负相关(r=-0.33,P<0.01);孤独感与抑郁情绪显著正相关(r=0.64,P<0.01)。生命意义与孤独感在“守门人”培训与抑郁情绪中起链式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2.37%。结论:“守门人”培训可直接减少疫情防控下的抑郁情绪,也可通过生命意义和孤独感的中介作用以及生命意义-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疫情防控下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6.
姚志刚 《文教资料》2009,(31):223-224
本文作者采用黄希庭、杨雄编制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学院一至四年级部分大学生自我价值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师范类大学生总体自我价值感在性别、年级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显著.男生高于女生。大二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低于其他年级.大三学生的自我价值感最高。  相似文献   

17.
吉安亚 《考试周刊》2014,(74):165-166
作者分析了在校大学生人际信任程度与孤独感水平的现状及关系,旨在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具体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孤独感量表(UCLA)对241名在校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及孤独感进行调查,得知:在校大学生人际信任总体水平低于理论值,不同年级存在差异;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处于中等孤独水平,不同年级存在差异;人际信任与孤独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即被试的人际信任度越高,孤独感体验越少;被试的人际信任度越低,孤独感越强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高职大学生情绪症状和自评生活满意度的差异.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等工具,对高职、"2+3"五年制高职和本科院校各500名学生进行情绪症状和生活满意度的测量.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独生子女高职大学生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的风险分别是非独生子女高职大学生的2.692倍和1.617倍(95%CI分别为:1.591-4.555和1.296-2.191);与独生子女相比,非独生子女高职大学生表现出较高的自评生活满意度(OR=0.724,95%CI:0.629-0.834).结论: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高职大学生表现出较高的情绪症状和较低的自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当代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的现状。方法:采用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量表(CSOCSS),随机抽取福建地区六所高校100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1)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总体检出率为8.401%,其中网购后的负面情绪得分最高;(2)大学女生、独生子女、文史类学生在网络强迫性购物总分及部分维度上的得分显著较高,大三学生则显著低于其他三个年级;(3)网购年龄越长、网购频率越高、消费总额越大者网络强迫性购物得分越高。结论: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网络强迫性购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警官学院学生在"防非"隔离时期的情绪状态.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抑郁形容词检查量表对因"防非"被隔离的部分一年级警官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处于隔离期的警官大学生在四个量表的得分情况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并且以焦虑和抑郁情绪为主,不存在性别差异.结论:警官大学生在"防非"隔离这一特殊时期的心理健康状态不如平时.所以在某些特殊时期,更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