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工作经验去年,县里、省里都召开了优秀教师代表会议,“江苏教育”上曾表了很多优秀教师的教学工作经验。东台县唐舍小学蔡荣吉老师准备利用暑期,认真学习黄寰清老师运用活页写复式课的计划的经验。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学习黄老师的方法来预先备课。他还打算写信向黄老师请教在复式班里怎样教长课文。他还准备学习“江苏教育”1957年第7期上发表的“在复式班里进行字词教学的经验”一文,研究在复式班中进行字词教字的方法。此外,并打算和建湖陈村小学许式堂同志通信,请他介绍培养助手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杨海庆 《教师》2013,(10):48-48
浙江省小学科学教研员喻伯军老师曾撰文倡导我们的小学科学要向简约的课堂推进。前段时间笔者参加了市里组织的现场教学比赛,主题就是"简约课堂"。我和其他三位老师执教的课题都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热是怎样传递的》。下面以这节课为例,谈谈自己对简约课堂的认识。《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有两个内容,一是观察"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二是观察"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上课的其他三位老师都是按照教材意图,分成两部分进行的。我在学习了喻老师  相似文献   

3.
何捷 《教育文汇》2009,(8):35-35
闻贾志敏老师来福州讲学,心中兴奋不已。凡钻研作文教学的,无不学习过贾老师的经典案例,从中大受其益。如今能亲眼见到大师,怎不让人激动!要知道,语感的锤炼是每一个有志于作文教学的教师的必修课和必过关。贾老师敏锐的语言洞察力是怎样修炼而成的?这一问号留存我心中十几年,今天聆听他的课肯定会找到满意的答案了。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研究目前已进展到什么程度?从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第二次年会(1982.7.23—7.29)交流的经验看,阅读教学已由传统的“讲、问、听、答”转向“培养学生的能力”.研究的重点从教师怎样教,移到“学生怎样学”.结合对学生生理、心理、思维、智力、环境等因素的专门探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纷纷进行研究、实验,探索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的道路.湖南长沙市清水塘小学杨瑞华老师从观察入手,尽量让学生进行多种感官活动,力求使孩子们眼睛尖一点,耳朵灵一点,思维活一点,记性好一点,江苏南通师范二附小特级教师李吉林在学习赞科夫教学理论基础上,成功地运用了“情境教学法”.他  相似文献   

5.
丁学松 《师道》2023,(12):50-52
<正>23年前的夏天,我从中师毕业,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沸腾的热血来到了童年就读的小学任教。一片庄稼地里两排平房相对,与两面围墙组成了一个不大的天地,除了学生少了很多外,其他的似乎都和我上小学时一样。从学前班到五年级一共六个班,整个学校学生数不超过六十。同事还是我儿时的那几位,虽说都是我的老师,但他们却对我有一种真诚的“崇拜”,经常向我“请教”一些教学问题。教学经验似乎对教学没有什么作用,工作热情好像才是决定学生成绩的最重要因素,我竟有了一些莫名的优越感。这里就像世外桃源,春天,  相似文献   

6.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一、案例描述从事语文教学过程中,曾碰到一个学生问如何写好记叙文。他说,我写了很多随笔、日记之类的东西,但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我写的东西是流水账。他非常困惑,记叙文到底应该怎样去写。我告诉他,练笔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想要提高写作水平,不妨学习一些名家的作品。我惊讶于学生的问题之空泛苍白,因此产生了让文学经典走进作文课堂的想法。  相似文献   

7.
近期,与教师教研谈话中,发现部分教师在读书学习上应改变方式,特别是读什么书,怎样用书上的先进内容,值得我们深入探究。有的老师说:“我读了很多书,但就是用不上。”还有的老师说:“我学习了很多方法,但在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就是不起作用。”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读书呢?  相似文献   

8.
邱学华老师是大家熟悉的小学数学教育专家,他研究和实践小学数学教育已有60多年。最近,他出版了一本新著《儿童学习数学的奥秘》,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教学指导书.也是一部探索小学数学教育的工具书.从中不但能学习数学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能学习邱学华老师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一、什么是教研资料。我以为,教研资料,一般说来应包括三个方面的材料:一是科学理论材料,这里边以教育教学理论为主,也包括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与教育教学有些联系的理论材料。二是教育教学专业杂志上发表的教改经验、实验报告及报道性信息等。这方面的材料能反映当代教学领域中的新思路、新探索、新成果等,因此,应该时时留意,注意积累。其三,就是能反映学生学习状态及本质特点方面的材料,比如,典型的学生作业,具有代表性说明价值的学习个例,学生学习的调查报告等等。二、如何积累教研资料。积累资料,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没有什么死定的框框和路子。只要简便,实用,不管什么方法都可以。以我个人的经验,我想,下边几种方法是比较常用的: 1.归类存档。归类,就是按用途、材料的性质分出类别,并把同一类的资料归并一起;存档,就是像贮存档案  相似文献   

10.
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不论教育者怎样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及时有效地应对课堂突发事件是其本人教学机智的最直接体现。2013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带头人培训",并在金华度过了珍贵的40天学习时间。学习中期,班内选出了2位学员到金华环球小学进行教学展示。其中尤为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课前,两位老师均不知道展示地点的电脑色系有问题。课上,这一问题就给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带来了不小的突发状况,而两者的应对则引发了笔者对于教师  相似文献   

11.
问:我的儿子上小学二年级,学习一直很好,各方面能力也很强,被老师选为班长。但是他上课时非常爱说话,而且特别活跃,缺少自控能力,为此我和班主任老师想了很多方法都不太管用。希望您能给我一些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开学第一课,教学《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孩子懒懒散散,读不出诗的味道,过完寒假,还没进入学习状态也能理解;可我也似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想讲又不敢讲,课堂效率很低。我把自己的困惑到办公室一说,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很多老师都觉得现代诗还真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想找些资料特别是名师的课例来学习学习,竟然发现代诗教研几乎是一片空白。与其他体裁相比,为什么大家对现代诗教学不够热衷呢?我进行了一些思考。首先让我们感到意外的原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11月2日至11月7日,我参加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小学数学骨干、教研组长培训班",在此期间,我听了多场专家报告并进行了2天的实践考查。通过培训,过去一些教研教学过程中遇到而未能解决的疑案大部分都得到了有效解决,同时一些新的观点、新的方法也给了我新的启示。一、老师喜欢与不喜欢教研活动的原因通过这次学习,我亲身感受到上海教研活动的浓厚、扎实氛围。上海的老师都乐于参加教研活动,因为老师们都一致认  相似文献   

14.
睦言 《家长》2011,(Z2):28-29
无论新办法还是土办法,管用的就是好办法。只要家长多花心思,就能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我那上小学的女儿其他科目的成绩都很好,唯独作文很差,有几次写的作文还被老师退回来要求重写。为此我给女儿买了很多书,  相似文献   

15.
词语理解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小学各学段语文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李海林语),那么,词语理解教学怎样既扎实有效,又能推陈出新,不落俗套?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在进行课堂词语教学时,有很多属于自己的独到思考,令人眼前一亮,颇能带来启发。下面,笔者撷取薛老师的两则词语理解教学案例,感受薛老师的智慧课堂风采。  相似文献   

16.
从教多年,我发现,许多老师有这样一种想法:谁都可以教语文,语文不就是让学生读读课文,写写生字,将参考书上的解释照本宣科地读给学生听,并让学生记住就可以了。其实,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的。语文教学有其内在的规律,针对不同类型的文体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需要老师与学生一起找到符合学习这节课内容和要求的学习规律,老师要引导学生针对不同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体会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怎样作文都感到有点为难。如何指导学生作文,通过摸索,我找到了一条符合小学生作文的心理规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有人给我留言:"王老师,我最近结识了很多老师,并和他们聊到了关于教育的话题。我发现,他们更愿意表达一种对教育的无奈——体制怎么不合理,评价怎么不公平,学生怎么不爱学习,社会对教育怎么苛刻……然后,就是无休止地发牢骚,似乎所有的教育问题都与自己无关,都是体制的问题。"写这段文字的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也是一个即将加入教育战线的准教师。对于中小学教育来说,他  相似文献   

19.
大家都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怎样才算真正的爱?有的父母每天逼着孩子学习.认为这是对孩子的爱,使他将来能考上好的大学,找到一份舒适的工作,过幸福的生活。可是孩子不理解,他需要的是现在生活的幸福。有的老师给学生布置很多的作业,说是“为你好,将来能考上好的学校”。有的老师因为学生没有完成作业就动手打学生,受到批评还觉得很委屈,  相似文献   

20.
当我读完“朱老师骗人 !”这个案例时 ,内心感到更多的是欣喜。因为———我们的孩子敢说真话了 ,我们的老师开始在孩子大胆的直言中反思教育了……不可否认 ,朱老师和张老师都是认真的 ,他们试图创设一种真实的情境来帮助孩子学习 ,但遗憾的是 ,他们忽略了孩子是以一种怎样的虔诚来对待老师托付给自己的任务的。因此 ,当他们发现自己认真完成的任务是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故意营造的 ,他们所感受到的当然就是受骗。造成教师这种善意的举动和孩子的不领情之间矛盾的原因 ,就在于我们的教学太注重教学的内容 ,而忽视了对于孩子来说是最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