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对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在学习过程中应掌握以下五个关系:一、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波速v、波长λ、频f三者之间的关系公式为v=λf,只有已知其中的两个量,才可以求出第三个量.这里我们要弄清每个量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对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应掌握以下五个关系: 一、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波速ν、波长λ、频率f三者之间的关系公式为ν=λf在ν、λ、f三个量中,已知其中的两个量,可以求出第三个量.这里我们应该弄清每个量的决定因素. 对于波的频率f,它决定于波源,波的频率等于波源的频率.波源完成一个全振动,波将振动向远处传播一个波长,故波的频率(周期)与波源的频率(周期)相同.  相似文献   

3.
1.B机械波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波速相同,由v=λf可知,频率不同时,波长则不同,选项B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机械波的传播,难度不大.机械波传播速度只与介质有关,与频率无关;而电磁波传播速度与介质和频率都有关.  相似文献   

4.
波速、波长和频率称为波的三要素,对机械波而言υ=λf,波速由媒质的性质(弹性、密度和温度等)决定,频率f由产生该波的振源的频率决定,波长λ由频率为f的波在波速为υ的媒质共同决定.光波的三要素υ=λv中,波  相似文献   

5.
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源或观察者的运动而出现的波源频率与观察者观察到的频率不同的现象。解决观测频率问题可以从波长和观测速度的角度来着手进行。一般情况下,波长λ,波速v和频率f之间的关系可以由下式表示:f=v/λ。在发生多普勒效应的情况下,观测频率f′,观测波长λ′,观测速  相似文献   

6.
在多普勒效应中,我们关心的是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和波源发出的频率的大小关系,其相对介质的运动可分为两种最基本的运动类型———波源不动观察者运动和观察者不动波源运动。其它的相对运动都可以由这两种情况演化而成。由于运动本身是相对的,因此这两种基本类型在不同的惯性系中又是统一的。下面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1当波源不动,观察者以速度u相对介质运动时因为波源不动,故其发出的波在传播过程中相对介质的波速v、波长λ、频率f都是不变的、稳定的。且满足:v=λf①当波源和观察者都不动时,单位时间波源发出f个完全波,则观察者单…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题1.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B.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C.离波源远的质点振动得慢D.波源停止振动时,介质中的波立即停住2.下列关于机械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波的频率仅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B.波速与频率成反比C.波速与频率成正比D.同一列波在不同介质中,波长与波速成正比3.利用声呐装置可以确定潜艇.鱼群的位置或海水深度,这主要利用了下列超声波性能中的A.明显的衍射现象B.基本上是直线传播的C.很强的穿透能力D.对液体内部的强大冲击4.两列频率相同的声波,在空气中相遇发生干涉现象时A.振…  相似文献   

8.
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源或观察者的运动而出现的波源频率与观察者观察到的频率不同的现象.解决观测频率问题可以从波长和观测速度的角度来着手进行.一般情况下,波长λ,波速v和频率f之间的关系可以由下式表示:  相似文献   

9.
第四篇波动光学共分四章。其中第十五章波动学基础是为后三章打基础的,后三章分别介绍了波动光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干涉、衍射、偏振。首先应该明确,振动在媒质中传播就形成波动。在波动过程中,波源的振动形式以速度v向前传播,v称作波速或相速。第十五章以机械波为例介绍了波动的一般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积分形式的波动方程ξ=Acosω(t-x/v)。凡是按这一规律运动的波就称作简谐波。根据ω、T、v、f、λ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导出波动方程的其他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10.
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如水、空气等)中的传播过程。常见的机械波有声波、超声波、绳波以及液面(水)波等等。在力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机械波的概念,有如下几方面的问题容易混淆:(1)纵波的波形图线与横波的波形图线的区别;(2)波速、波张与频率之间的关系;(3)液面波是否是横波。本文将要讨论这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1 波的波速、波长、频率、周期和介质的关系 例1 关于机械波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B 简谐波沿长绳传播,绳上相距半个波长的2个质点振动位移的大小相等; C 任一振动质点每经过1个周期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个波长; D 相隔1个周期的2个时刻的波形相同  相似文献   

12.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在波源附近,机械波以波源为中心向介质中各个方向传播,介质中各质点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  相似文献   

13.
现行高二物理教材的《多普勒效应》一节,是新加内容,学生接触较少,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教材只是进行简单的定性分析后得出其特点。对于如此蜻蜓点水式的说明,学生在学过之后,就好象雾里看花,一点头绪都没有,现将出现的几种情况定量分析如下。1波源和观察者相对介质都静止不动波源和观察者相对介质都静止不动,即二者没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等于波源的频率f收=f波。2波源和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会改变2.1波源相对介质静止,即u=0,观察者以速度v相对介质运动,这时波的波长λ不变,波速V改变。(1)观察者以速度v靠近波源。λ收=λ波而V=λf即(V波+v)/f收=V波/f波所以,f收=(V波+v)/V波×f波这样,f收>f波。(2)观察者以速度v远离波源。①当v≥V波时,观察者接收不到波源发出的频率。②当v  相似文献   

14.
一、机械波的本质"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这是我们对机械波最基本的描述,但机械振动为什么会在介质中被传播呢?传播时有何特点和规律,这是学生们经常会产生的疑问,要理解这些问题要抓住三点:  相似文献   

15.
波的干涉现象对于初学者是较难理解的,主要原因是由单个质点的振动,扩展到连续介质或场的变化这一飞跃造成的。 1、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 波长是两个相邻的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点间的距离。两点的运动状态完全相同也称为两点同位相或两点的位相差为2π的整数倍。周期是波动传播一个波长所需时间,其倒数叫波的频率。当波源相对于介质静止时,波的周期和频率与波源的周期和频率相同,是固定不变的。波速是指某一振动状态在单位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取决于介质的性质。对于机械波,波速取决介质的惯性(密度)及介质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应变等因素,对于电磁波则取决于介质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 对于简谐波的几个基本物理量波长入、周期T、频率γ、波速V之间有以下关系: V=λ/T=λγ 这个关系式在波动问题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均匀的各向同性介质中V是常量。若介质不均匀或各向异性,则在各不同位置波速会出现差异。又决定于γ和V,同一列波穿过几种不同的均匀介质时,γ将随介质不同而改变。 2、波动过程中介质质点的运动分析 波动的过程实际上是介质内部各质点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集体运动,而对于波所传播到的空间中某一质点而言,它的运动则是在自己的  相似文献   

16.
试题既有常规考法:以振动图像和波形图为载体,考查描述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物理量(振幅、周期、频率、加速度、波长、波速等);也有创新考查方式:从学生思维定势处和简谐振动的能量转化处命题.本文主要谈"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新颖考查方式,供参考.一、新颖一以课本演示实验为背景,考查描述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物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在2007年高考试题中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试题出现了许多新颖的考查方式,可谓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本文略作探讨,以供参考.一、描述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物理量是高考命题的基础点描述简谐运动物理量有振幅、周期、频率、速度、加速度、相位、相位差等;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有振幅、波长、波速、周期、频率等.高考题常给出某一质点的振动图线或某一时刻的波动图线,考查描述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物理量是高考命题的基础点.  相似文献   

18.
机械波知识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考试大纲》中关于机械波的考点较多,并有“横波和纵波”、“横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等三个考点属于较高要求.几乎每年的全国高考都有对机械波的考查,下面归类谈其考查的要点.一、考查机械波的形成和机理  相似文献   

19.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把振动形式、振源的能量等信息传播出去,在均匀介质中波匀速传播,而介质质点总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做振动,质点的振动是变速运动,平衡位置处速度最大、振幅位  相似文献   

20.
正一、教学思路的明确"波的形成和传播"作为高中物理"机械波""机械振动"等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扩展,着重介绍了有关波的共性知识,机械振动只讨论物体的运动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波动讨论的是振动在空间介质中的传播。波的形成和传播主要介绍介质中某处发生振动时,由于介质质点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一个质点的振动会引起相邻质点的振动,使振动沿介质传播出去,这一振动的传播就是机械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