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补偿性教育模式 1978-1986年,为配合经济、企业生产的全面恢复,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双补”运动。“双补”是对“文革”以来入厂的青壮年职工进行初中文化补课和初级技术补课的简称。除“双补”外,大批的企业职工还纷纷补学历,使补偿成为这一时期职工教育活动的中心、教育内容的重点和教育模式的特点。“双补”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施的,是一种运动式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立足基层办学单位的角度,对“双补”工作的成果和失误作一粗浅的分折。“双补”成果一、职工的文化技术素质有了明显的改善。经过“双补”后,我厂已基本扫盲,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程度的“双补”对象不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总结“双补”的经验和教训,搞好职工教育工作,今年初,我们在北京市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双补”学员综合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工交、财贸、建筑、市政系统共25个单位的参加过“双补”的部分青壮年职工。调查采用学员自己填写调查表的方式。调查表共列出27个问题,了解学员对“双补”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省商业局召开了本系统的“双补”教育座谈会,重点讨论了在改革的形势下,如何把“双补”教育纳入经济承包责任制,以便保质保量地完成“双补”任务。与会同志信心满怀地谈了他们的想法和做法,现辑录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为了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切实完成“双补”任务,我们加强了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双补”固然要补文化、补技术,但思想工作不能丢。要下功夫,花气力,摸索适合“双补”教育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规律. 一、掌握情况,因人制宜,狠抓一个“活”宇脱产“双补”班的学员来自全系统各个单位,情况比较复杂。对于学员们条件的差异和他们对“双补”认识上的不同,我们认为:成人教育必须紧密结合成人思想实际,始终坚持疏导方针,狠抓一个“活”字。1.从调查研究入手,采取学校与单  相似文献   

6.
<正> “双补”的教授完成“双补”任务,实现“双补”目标,是依靠教师正确的教授来实现的。教授的根本问题是要按照“双补”的特点施教。在这方面,就当前的倾向来看,至少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激发青壮年职工的补课动机。各条战线上的青工,参加补课的动机并非单一的。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  相似文献   

7.
首先应当承认“双补”工作的开展是很有必要的。从全局来看“双补”工作,应该肯定确实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广大青年工人经过学习,文化水平确有提  相似文献   

8.
<正> 延吉市人民银行通过“双补”取得了以下明显的效果:(一)有利于深造。八二年有27名“双补”合格青工考入大中专学校。占本行录取对象的100%;(二)有利于业务技术职称评定。八二年有9名“双补”合格青工被评为经济员、会计员,占本档次获得业务技术职称人数的30%;(三)有利于干部队伍建设。八三年初,文化考核时,  相似文献   

9.
究竟如何评价北京市青工“双补”工作,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不仅在社会上,就是在职工教育队伍内部,看法也不尽统一。在此也谈谈我的看法。一、要正确评价北京市的“双补”工作,必须在三个前提上统一认识: 其一,不能以偏概全,据一、两个单位的情况,评论全市的工作。其二,必须从全过程进行评价。“六五”期间,对于青工“双补”的要求,实际上进行了实事求是的  相似文献   

10.
<正> 根据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青壮年职工文化技术补课工作若干问题的补充意见》(以下简称《补充意见》)的要求,我们调查了19个市直单位,进一步总结了全市“双补”工作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当前“双补”工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探讨了八五年完成“双补”任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赵亚欣同志的《职工补课之我见》,对“双补”提出了他自己的看法。一些从事职工教育的同志说“双补”的成绩还是主要的,虽然也存在一些不足。把“双补”的得与失搞清楚看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认识上确存在着(甚至是很大的)差异。本期我们转载赵亚欣同志的文章,期望引起大家的关心和讨论。欢迎同志们各抒己见。讨论中自然可以再补充事实,但更希望同志们能再次学习八号文件,从提出“双补”任务的背景、必要性,任务与需要是否一致,任务的提出与实行的关系,成绩的取得及其原因、问题的存在及其原因,从几年的“双补”实践中可以吸取的经验教训等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总结“双补”工作是为了从中获取有益的东西,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本着这个精神,踊跃参加讨论。。讨论过程中,我们将邀请一些专家作专题论述。  相似文献   

12.
读了赵亚欣同志的《职工补课之我见》(《北京成人教育》1988·1期)一文,大有同感,我也认为“双补”在许多地方是失败的,是流于形式、走了过场。这些问题在进入中级文化教育及中级技术培训中已明显地显示出来了。是什么原因使“双补”流于形式,走了过场呢?笔者以为有以下几点: “双补”理应侧重于“补”。可足不少地方的职工的素质低得连真正的初小水平也不具备,等于从头学起。补课的时间有限,上面规定的及格率又是死的,达标的  相似文献   

13.
《北京成人教育》编辑部正在就“双补”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和研究得失,总结经验教训,这是很好的,是很有意义的事。这里我谨就“双补”工作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个人的看法。一一九八一年二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要用四、五年的时间给“文革”期间被耽误了学习的青壮年职工进行初中文化和初级技术补课。经过各有关部门、企业和广大职工教育工作者共同奋斗,到一九八五年九月全国累计文化补课合格率达75.9%,技术补课合格率达74.4%,已基本完成了这一历史任务。现在大多数单位对“双补”工作进行了回顾、评价、总结,报刊也有讨论,都在想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教训。“双补”是“六五”期间特定的历史任务。由于十年动乱,造成大批青壮年虽有初中文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双补”教育的大发展,在完成“双补”任务的青工中,要选拔一批尖子,不失时机地,组织他们到职工中等专业学校中来,继续深造。那么,办职工中专和全日制中专是不是一个模式呢?我认为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六日,延庆县粮食局召开了“职工教育表彰大会”,同时宣布“双补”工作胜利完成。表彰大会开了一天。上午是先进单位和个人介绍经验、发奖。下午由县局主管职工教育的副局长总结工作,宣布计划。正如商业部顾问邓飞同志在表彰大会上讲的:延庆县粮食局提前二年完成“双补”任务,很不简单。他们在北京市粮食局系统得了  相似文献   

16.
谈重点转移     
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顾问邵子言同志在一次成人教育理论会议上,就“双补”后职工教育重点转移问题发表了简要的意见。他指出: “双补”作为一项特定历史时期的任务,就全国范围来讲已胜利结束。今后职工教育的重点转向哪里,意见不完全一致。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大力发展“三中”教育(职  相似文献   

17.
<正> 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向大家推荐,通河县运输公司抓好“双补”的经验,望全省成人教育战线上负责“双补”工作的同志都能认真读一读。开创成人教育的新局面,需要新的思想认识和新的工作作风。这里关键一点,就是要有一股所向披靡的“开创”精神,在分析现有条件的基础上,突破旧框子,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来一个真正的转变。通河运输公司下大决心抓好“双补”教育,使企业面貌一年大变的事实,就是一个极有说服力的例证。  相似文献   

18.
自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等五单位关于“双补”的联合通知下达以后,在全国广大地区,“双补”工作迅速开展起来。按照规定,今年是“双补”工作的最后一年,目前多数单位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也还有些单位差得较多。对于这项工作的成绩和不足,人们看法不一。化工部教育司的《初中文化补课质量调查报告》中所反映的情况,还是有一定代表性的。说明这项工作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取得的成绩还是很大的,发表于此,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有许多事情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一时不容易看清问题的实质,但在事后经过冷静的思考,分析就可能得出比较全面的看法。这里我想分析一下北京市的青工“双补”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在“六五”期间职工教育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搞好青工“双补”工作。这既是当时形势的需要,又  相似文献   

20.
<正>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的要求,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提高质量,促进“双补”教育持续深入的发展,省工农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省劳动局、省总工会、团省委于83年12月1日至19日,联合组织了全省“双补”教育大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