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高中化学实验改进四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焰色反应实验的改进 焰色反应,按教材内容进行操作,有3点不足.1)仪器损坏率大:焰色反应实验的载体常用铂丝(或镍铬丝),由于铂丝(或镍铬丝)在氧化中反复灼烧,容易从镶结的玻璃棒上脱落或折断,用于学生分组实验时损坏率高.  相似文献   

2.
镁粉和碘反应高一化学甲种本 P_(43)[实验2—14]要求该实验在铁钳锅中进行,这样学生不易清楚地观察反应情况(钳锅不透明),且实验过程中碘蒸气大量逸出污染空气.为此,我们将实验改进如下图:  相似文献   

3.
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第143页,[实验6-4]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如图1所示),虽然方法简单:现象明显,但反应所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污染室内环境,影响师生健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为此,笔者对该实验进行认真地研究和改进,并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1 实验的微型化是防治污染的重要途径 21世纪化学的发展方向是绿色化学,这就要求在绿色化学理论指导下对化学实验进行创新性变革,要求化学实验也要以一种不损坏环境,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证明 ,在微型化的仪器装配中进行化学实验,其试剂用量是常规实验的数十分之一,所以生成物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少.例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若按常规实验每次需硫粉0.03g~ 0.05g,反应后生成SO2为0.6g~1g,而微型实验每次仅需硫粉0.02g,反应后生成SO 2为0.04g,排污量降低,从而减少了对师生的危害以及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化学必修2中的吸热反应实验,以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为反应原料,药品用量多、价格高且有污染.改进实验从药品用量、仪器、产物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选择柠檬酸(H3C6H5O7·H2O)固体与Na2CO3·10H2O固体混合、柠檬酸饱和溶液与NaHCO3固体混合,都有吸热效应,适合学生进行小组或家庭实验,亲身体验常温下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6.
为拓展演示实验内容,利用塑料油桶、玻璃棒、燃烧匙、金属钠和硫粉等材料,设计了钠与硫爆炸反应实验装置及方法.利用该方案,可使实验能在安全可控条件下进行,学生能观察到反应爆炸时发出强烈的火光,同时又能避免反应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实践表明,该实验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7.
对蔗糖反应实验的仪器略加改进,在原有的旋光管外加上恒温水夹套,不增加其它设备,便可使反应在恒温条件下进行.这样有利于对学生实验结果作出统一要求,并可增加测定反应活化能的内容,进行该实验所得数据与文献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8.
高中化学有很多实验具有危险性,如NaO2与H2O反应、Na与H2O反应、H2与Cl2的爆炸实验、Cu与浓H2SO4(HNO3)反应、铝热反应实验、乙烯的制取、苯酚的取用、乙酸乙酯的制取等.笔者从事化学教学多年,经常带领学生做化学实验,为防止发生危险事故,经常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安全教育,增强他们对于仪器、药品的了解,并确保安全操作.  相似文献   

9.
为了弥补教材实验的不足,利用三颈瓶、干燥管、一次性注射器等仪器或用品,设计了浓硝酸与碳反应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被验证且全部被吸收,既避免了气体产物对教学环境的污染,又能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1问题的提出 平时课堂教学中很多化学演示实验涉及到粉末状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取有毒气体,有时一种气体要使用几次,不仅需要很多仪器、药品。把讲台塞得满满当当,而且还影响了学生观察效果,甚至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由于实验缺少气体储存装置,操作的间隙难免有有毒气体逸出,污染了教室空气,影响了师生健康,引起学生对实验的恐惧。  相似文献   

11.
化学实验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严重损害师生身体健康,污染环境,已经引起化学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化学实验室的环境污染的原因有:1.某些化学试剂管理不善,部分浓度大、易挥发、易分解的化学试剂在见光、受热时逸出造成污染.2.没洗净的反应器、没擦净的桌面使残留药品逸出在空气中造成污染.3.学生实验操作不规范,仪器装置漏气或操作不慎打碎反应器导致试剂的毒害物扩散造成污染.4.几乎所有的实验装置都是敞开的或半封闭式的,在整个实  相似文献   

12.
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实验是我国高中化学中的重要演示试验。该实验中为了让学生观察到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教师们进行了许多改进,但存在着装置复杂、耗时过长、污染较大等不足。为做好课堂实验演示,需要设计一种省时、环保的简单装置。铜与稀硝酸的反应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是讨论硝酸性质的重要特征反应之一。该实验反应实验中产生的一氧化氮气体(无色)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气体(红棕色),按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老版教材中铜与硫的反应实验进行了改进,用蒸馏瓶、干燥管、玻璃管、安全套、光亮铜丝等材料设计新的实验装置.利用新装置进行实验,可以消除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对教学环境的污染,使学生观察到清晰的实验现象,提高了实验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二"制取氧气"实验主要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本实验是初中阶段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探究催化剂的性质和作用的实验,同时在氧气的制取方法上又道出了实验室的另一种方法。因此,该实验是初三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一、原实验的不足之处1.第一次向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反应速度快,现象明显,但随着后面几次过氧化氢的加入(因过氧化氢被稀释),反应的速率不同,会使学生产生二氧化锰减少、催化作用减弱或性质改变的错误认识。2.该实验是先装入液体过氧化氢,后向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造成教师操作不规范),黑色粉末会沾在试管内壁上,对反应现象的观察造成干扰。3.实验后,很少有教师再对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否改变进行探究。因需要过滤、干燥、称量,步骤繁杂,时间较长,课堂中也无法完成。4.由于没有对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否改变进行探究,所以也就很少有教师再对二氧化锰进行回收,造成资源的浪费及环境的污染。二、实验改进1.实验用品  相似文献   

15.
微型化学实验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与技术.微型化学实验具有用的试剂少,实验安全、方便、污染小等优点,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创造力.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开发出现成的微型化学实验仪器.笔者尝试利用现有简单的化学仪器和医用注射器、输液管、药瓶、药穴板等常见物品组合设计微型实验装置,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的《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一~六册,共有课文119篇。涉及实际操作的实验有53课,占总课数的45%;需使用仪器实验的70课,占总课数的59%。因此,认真上好自然课实验,安排好实验操作,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学科的兴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笔者听了不同层次(实验小学、中心校、村小)的自然课近20节(其中需用仪器实验的课14节),发现当前自然实验课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不做实验。村小有两堂课该使用仪器进行实验,该校的自然教学仪器箱中有该实验的器材(仪器箱包  相似文献   

17.
我们从缩短反应时间,减少环境污染,简化操作,特别是提高实验产率,对试剂及用量,反应条件和实验操作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对实验的仪器装置进行了微型化、绿色化改进,结晶方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硫酸亚铁铵的产率和纯度.教学过程中通过比较探究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根据人民教育出版9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的教学内容,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不同金属与稀酸的反应实验.实验后,当时有一个组的学生未及时清洗实验仪器,一个星期后准备做其他实验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上次验证"铜片与稀盐酸不发生反应"的试管中,溶液居然变成了绿色,继续观察,7天后试管中还出现了蓝色沉淀.  相似文献   

19.
1 实验的微型化是防治污染的重要途径2 1世纪化学的发展方向是绿色化学 ,这就要求在绿色化学理论指导下对化学实验进行创新性变革 ,要求化学实验也要以一种不损坏环境 ,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证明 ,在微型化的仪器装配中进行化学实验 ,其试剂用量是常规实验的数十分之一 ,所以生成物少 ,对环境的污染也少。例如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若按常规实验每次需硫粉 0 0 3g~ 0 0 5 g ,反应后生成SO2 为 0 6 g~ 1g ,而微型实验每次仅需硫粉 0 0 2 g ,反应后生成SO2 为 0 0 4 g ,排污量降低 ,从而减少了对师生的…  相似文献   

20.
学生在实验室中做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这两个实验时,分别把浓、稀硝酸倒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加铜片来观察现象。这样操作,不仅实验现象不明显,而且反应生成的NO2和NO气体直接排入空气中,严重污染环境,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和不污染空气,可以把课本中实验改进如下。一、所用仪器、试剂及实验装置仪器:试管,集气瓶,烧杯,玻璃弯管,打气球,硬质玻璃管。试剂:铜片,浓硝酸,稀硝酸,水,NaOH溶液。装置:二、实验步骤和现象1按图组装仪器并检验气密性。2向大试管中加入浓硝酸,再加入铜片,迅速塞上塞子。此时试管内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