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胡”的称谓由来已久,但杂种胡出现于匈奴帝国解体以后。东汉建武以降,所谓杂种胡一方面指南匈奴、五部即南单于部族以外与匈奴有关系但与南匈奴、五部又有区别的匈奴部落;另一方面又指从南匈奴、五部分化解体过程中产生的部族。它们虽与南匈奴、五部曾有血缘关系,但经过演变后与后者有着显著的不同,也以杂胡相称,最终南匈奴、五部从历史上消失。杂种胡的出现实际上反映了匈奴帝国解体以及南匈奴、五部分化消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西汉元狩二年(前121)秋,匈奴单于伊稚斜怒浑邪王、休屠王被汉军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休屠二王恐,谋降汉。与汉共谋既定,休屠王却悔而不降,浑邪王杀休屠王而兼并其众。霍去病迎降大军渡过黄河,与浑邪王众相望,忽闻浑邪王部下颇有疑汉军掩杀而逃跑者,霍去病轻骑驰见浑邪王,坚其降汉决心,促使其果断平乱。之后,浑邪王遂率四万余众降汉,河西之地由此纳入汉朝版图。浑邪王降汉之事,《史记·匈奴列传》等篇皆有所载。班固亦取《史记》之说,在《汉书·武帝纪》等诸多篇章中亦屡屡载之。确知浑邪、休屠王降汉,是匈奴单于逼出来的,不是汉朝迫降的。但班固在《汉书·西域传(上)》将票骑将军于元狩二年春夏两次"击破匈奴右地",同当年秋"降浑邪、休屠王"二事笼统混言,给后世造成"票骑将军迫降浑邪王"的误解,又在《汉书·地理志后叙》说:"自武威以西本匈奴昆邪王、休屠王地,武帝时攘之。"给后世造成"汉朝武力夺得河西之地"的误解;本属匈奴内部矛盾,而无端改换为汉匈矛盾,显然都是错误的,亟应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3.
黄河流域各族人民的大融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内容之一。这次融合,民族之多,规模之大,是历史上罕见的。从东汉末迄于南北朝,进入黄河流域地区的少数民族,除匈奴、鲜卑、羯、氐、羌外,还有丁零、乌桓、蛮族等。他们在和汉族融合之前,已不断互相影响与融合。匈奴人主要是南匈奴的后裔,另有匈奴分支屠各、卢水胡、南匈奴和鲜卑融合的铁弗,以及稽胡等。鲜卑有聚居在代北的拓跋部、辽西的慕容部,匈奴同鲜卑融合形成的宇文部,还有散居在青海的秃发部。丁零又称敕勒或高车,进入中原地区的称为丁零,他们主要分布在定州、相州和并州,翟氏这支丁  相似文献   

4.
于智荣 《语文知识》2007,(3):80-80,84
近来对“谷蠡王”和“休屠王”的误读屡见不鲜,本文通过大量文献的引证以及音理的分析,认为二词中的“谷蠡”和“屠”应分别读为“lu,li和“chu”。  相似文献   

5.
东汉对匈奴政策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匈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北方游牧民族 ,东汉时因自然灾害和争夺单于继承权的斗争 ,分裂为南、北两部。东汉政府对南、北匈奴采取了不同政策 :对南匈奴主动附汉的请求 ,予以接纳 ,政治上承认并确立其藩属地位 ,徙居塞内 ,因其故俗 ,以资安置 ;经济上给予大量赏赐资助。对北匈奴却采取了先羁縻后攻伐的政策。以夷制夷 ,加速了匈奴的分化瓦解 ,导致南、北匈奴各自朝不同方向发展。匈奴民族从此再未统一 ,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东汉政府采取上述政策的原因是为维护其政权统治。当时南、北匈奴之间的矛盾 ,及乌桓、鲜卑与匈奴的矛盾 ,为东汉以夷制夷政策的实行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汉魏敦煌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分“天下”为九州。今天的河西广大地域,属于雍州。因此,秦以前,敦煌为“禹贡雍州之域”。可是,因为《禹贡》里有“三危既宅,三苗丕叙”的记载,《尧典》有“窜三苗于三危”的记载,《左传》有“故允姓之奸居于瓜州”的记载,而自汉以后,人们知道了敦煌,也知道了敦煌的东南有座山叫做“三危山”,所以,后来集注典籍,往往把三危、三苗和敦煌、瓜州联系起来,代代相因,几成定论。其实,“三危远不在敦煌”(注1),秦以前的敦煌情况,还有待于今后的考古发现。秦统一六国,筑长城,西不过临洮。这时的河西为月氏所居。汉初,月氏受匈奴侵掠,被迫西迁,匈奴浑邪王、休屠王驻牧于月氏故地。公元前121年,浑邪王杀休屠王  相似文献   

7.
匈奴族名的原义,由《史记·匈奴传》说的“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一语推断,匈奴是苍天和大地的儿子,与太阳和月亮也都有“亲属”关系。内蒙古包头市曾出土过“单于天降”瓦当文字,也是说匈奴是由天上下降的一个民族,意即苍天的儿子。据王国维考证,匈奴二字的急读便是“胡”。就是现在蒙古语中的“夫”(hu),直译汉意是“人”,习惯称为儿子。这个原义源远流长,试求索如下:  相似文献   

8.
单于继承与匈奴政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匈奴单于的继承,大体可分为三种情况: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和远亲袭位。匈奴单于的继承经历了“稳定——混乱——稳定——混乱”的过程,也是由“父子继承——父子、兄弟继承交错——兄弟继承——混乱”的过程。而从匈奴的社会形势来看,则是一个由“兴盛——衰落——稳定——再衰乱”的过程。单于的继承是否正常,与匈奴政局的治乱、社会发展的盛衰成对应关系,具有同期性  相似文献   

9.
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在王莽秉政及统治时期。出现了急剧的恶化。新莽在发兵微讨匈奴知单于的同时,施以分匈奴为十五单于的政策。这段史实很重要,但史籍中记载约略。幸赖新近面世的《额济纳汉简》,提供了一些新的资料信息。对该段史事的探讨颇有裨益。简文:分封“单于者十四人”,重现了分封史事的工作细节;简文:分封单于“在致卢儿候山”,则首次透露了事态发展曾进入到匈奴驻地以内;而“皆背叛”的简文。再一次印证了王莽实施微讨匈奴知单于方略,是彻底失败的。  相似文献   

10.
课本第58页:“匈奴贵族在首领单于的带领下”。“首领单于”属同义重复,在历史课本中尤为多余,当删去“首领”。“首领”单于$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珺  相似文献   

11.
从战国楚墓祭祀竹简看《九歌》的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望山一号、天星观一号及包山二号三座战国中期楚国贵族墓中出土的占卜、祭祀竹简载录了楚国人信仰的数十种神祗。通过对这些神祗的考察,我们认为《九歌》确实属于沅湘民间祭歌,而不是楚国王室的祀典。  相似文献   

12.
楚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部族.商末开始南迁,历经80余年的时间,先后消灭了十堰境内诸蛮国,并对十堰地区进行了一定规模的移民.这些移民的到来,客观上促进了十堰地区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屈原在"君臣以义合,不合则去"的历史环境中,本不受"同姓无去国之义"的道德约束,而以其屡谏不入遭疏放却不去国的行事,树立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宗亲之忠和母国之怀"睠顾楚国,系心怀王"的自觉的特例。东汉王逸为回应贾谊、司马迁、扬雄、班固等人评论屈原去就取向的异见,把董仲舒为适应汉武帝中央集权统治需要建立的《春秋》"公子无去国之义"改造为"同姓无去国之义",以对中央朝廷的向背作为标准评说屈原的独特行为。  相似文献   

14.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他的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源头,打动了历代文人士子。这种“与日月争辉可也”的爱国精神的形成既受中原文化的熏陶,又受到楚国特定区域与屈原王族血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墓主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前三代西汉楚王年龄的相关推算,第二代楚王刘郢 (客)年龄与狮子山楚王墓墓主较为相符,狮子山楚王墓有大规模的守陵建筑和守陵户,亦符合第二代楚王刘郢 (客 )墓葬陵园规划,狮子山楚王墓墓主应为第二代楚王刘郢(客)。  相似文献   

16.
《德伯家的苔丝》真实地反映了资本主义侵袭下英国农村的生活面貌和乡村人民的苦难遭遇,展示在维多利亚盛世掩盖下英国社会深刻的社会危机。其社会意义在于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本质;反映英国最后的宗法制社会威塞克斯的历史;讽刺和鞭挞宗教的虚伪和欺骗;揭露和谴责资产阶级伪善的道德观念。"苔丝"形象最重要的意义是没有简单地停留在个人反抗上,而是具有为广大劳动人民求生存和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揭露和控诉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韩非子·初见秦》是《韩非子》中的第一篇,但该文又同时出现在《战国策》中。因此关于这篇文章产生的年代以及归属等问题便产生了争议。根据文中的避讳现象以及所使用的一些名称,并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等进行分析,《韩非子·初见秦》应产生在秦庄襄王时期。  相似文献   

18.
茂陵石雕含蓄内向、外柔内刚的艺术品质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气质的艺术杰作。它既不同于受西域文化影响的唐代艺术,也不同于受中国本土道家思想影响的宋元明清文人画艺术。茂陵石雕艺术特色所不同唐艺术、元明清文人画艺术的深刻原因在于融入其中的天真狂放的楚骚传统。  相似文献   

19.
作为有独立社会地位的士阶层在楚国形成于楚庄王至楚惠王时期。这一时期楚国的土地制度朝向私有化方向发展,县制和封君制的推行,私学兴起,为新兴士阶层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士阶层的形成对楚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他们关心国家命运,积极参与政治,促使楚国吏治清明;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流派——道家学说;明辨时务,变法图强。  相似文献   

20.
氐族苻氏在军事部落集团的基础上建立政权时,氐、羌贵族势力豪横,无君臣之体。苻生继位后,为维护和巩固脆弱的皇权,大杀酋帅重臣。而夺得大位的苻坚,更重用汉人士族王猛,继续打击朝廷和地方上违法的氐族豪强,建立起强大的专制君主制度。苻坚还实行“夷狄应和”的民族政策,采取对投降的异族贵族的优礼制和对边境异族的羁縻制。他为促进民族和解、缓和社会矛盾,而坚持抛弃民族偏见、反对民族歧视的理念是非常宝贵和值得称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