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思性教学:步骤与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这需要教师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成为反思型教师。反思性教学为教师理解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如果教师的课程与教学行为成为一种反思性的实践,那么也就意味着教师变革传统的课程实践模式,成为反思性的课程实践者。这对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具有现实的意义。但是,反思性教学毕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怎样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有一般的步骤可以遵循,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的一些基本策略,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创造性实施新课程…  相似文献   

2.
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eaching)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ing how toteach)’与‘学会学习(learing how to learn)’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面对新课程理念的挑战,教师应超越常规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积极对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开展反思性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课程实施方式,创造性地有效实施新课程。为此,教师要超越常规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积极地对从事的课程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具有一定的教学反思能力。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什么意义?教师如何发展教学反思能力?本文结合笔者在实施新课改中的学习体会、教研实践和化学教学问题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师如何进行反思性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更强调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的教学反思转变观念,改进教学策略。熊川武在《论反思性教学》中指出:所谓反思性教学,就是教学主体(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方面,其实更强调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的教学反思转变观念.改进教学策略。什么是反思性教学?熊川武教授在《论反思性教学》中提到:即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通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反思性教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可以得到提高。使学生在思想、能力、个性等方面都有较全面的发展,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思辨,  相似文献   

6.
周一贯 《山东教育》2004,(13):21-22
所谓教学反思,通常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应当说,教学反思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它不仅指反思课堂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7.
中学历史新课标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各方面进行了较大的创新和突破。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在实践中要不断探索、认真审视和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即教学反思。下面谈谈在实践中应用教学反思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情境中的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一项叙事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信念是课程改革能否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论文采用“叙事探究”的方式,通过对一位优秀高中语文教师的描写,从自我角色、课堂管理、学生需要、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资源等方面综合展现了其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并分析了阻碍教师实践信念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教师信念与新课程理念基本相吻合,但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具有不一致性。研究建议,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调整和重塑教师信念,一是教师加强自我反思,二是新课程教师培训切实关照教学实践,从而促使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9.
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所谓反思性教学,就是教学丰体(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教师在实践中感悟教学合理性,并为新的教学实践提供计划和行动的依据,是反思性教学的主要特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正努力贯彻新课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如何用新课标中的新理念实施教学,以便做好与新课程接轨的准备,已经成为一个亟需思考与研究的实际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建立促进教师不断分析和反思自身教学行为的教师评价体系,倡导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成为反思型教学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12.
刘芳 《山东教育》2008,(1):79-80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因此,教师应积极对自己的课堂及教学行为讲行反思,具有一定教学反思能力。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能力?教师如何发展教学反思能力?本文结合小学地理教学中的问题试做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教师信念是课程改革能否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论文采用“叙事探究”的方式,通过对一位优秀高中语文教师的描写,从自我角色、课堂管理、学生需要、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资源等方面综合展现了其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并分析了阻碍教师实践信念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教师信念与新课程理念基本相吻合,但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具有不一致性。研究建议,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调整和重塑教师信念,一是教师加强自我反思,二是新课程教师培训切实关照教学实践,从而促使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14.
本次学术研讨会围绕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课程研究与文化、教师与校本、教学与评价等几个议题展开。会议总结了课程改革实施的进程、特征及动力机制,对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推进策略及课程政策制订机制进行了反思,对课程改革的未来进行了展望。会议代表认为应当确立知识的教育学立场,实现知识教学价值的丰富性,应当对课程改革文化重建论进行反思与批判,但要关注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关系。会议代表认为教师应提高课程理解能力,教师要改变流水线式工作模式,学会教学反思的策略和技能,要通过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促进教师赋权增能。会议代表认为要加强教学与评价内在关联机制的研究,要改变目前我国高考方案的制定缺乏基础性学理研究的现状,加强考试研究,正确处理考试与素质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对教师的一个核心要求——教师专业化成长.是课程改革得以深化的重要目标。撰写教学案例既可以深入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有效地改进自身的课堂教学。同时也可以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相似文献   

16.
曹创业 《宁夏教育》2008,(12):30-30
熊川武教授给“反思教学”的定义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与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可见,一名成功的教师不只是经验丰富的教师,而且是善于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自觉进行积极反思的教师。教师通过反思,把握具体问题的本质,获得对教育的感知和顿悟,  相似文献   

17.
高师教育类课程与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高师教育类课程改革中,教育类课程设置不合理、忽视教学实践环节和教育类课程教学方法落后是导致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薄弱的重要原因。通过对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对目前高师教育类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以期提出教育类课程改革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8.
课程实践教学在工商管理专业课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因为它是关系到以应用能力为主导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文章从课程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开放教育特点,课程实践教学设计要达到应用能力培养目标以及考虑学习者的差异性三个方面来反思工商企业经营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和运作成效,同时从做好实践教学设计、实践教学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体现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教师敬业负责的精神等四个方面来对如何做好课程实践教学进一步提高课程实践教学质量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高中生物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教学,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学是一个循环或螺旋上升的过程。反思性教学的循环过程是体现探究取向的,即以问题为起点,针对该问题展开探究与反思,最后解决问题并将改进的计划付诸行动。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课程实施方式,创造性地有效实施新课程。为此,教师要超越常规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按新课程要求,在新课程理念下快速提升自己,引领自己,其中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师如何开展教学反思?本文将就此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