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公平是一种人人向往的美好愿望,也是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尺,因此,研究教育公平对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教育公平的内涵教育公平本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教育公平,是指人们对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  相似文献   

2.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地球,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无可选择的生存之路,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进程的必然趋势.教育作为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先导和决定性意义,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江西经济社会的历史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认真分析江西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对于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3.
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与社会意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其主要内涵包括人人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人人平等地享有公共教育资源;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不平等"的矫正);反对各种形式的教育特权.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反映了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现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现代社会文化价值观.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的基础性公平,教育公平的实现和扩大对于促进整个社会公平程度的提高、保障人的发展的起点公平、消除知识鸿沟以迎接知识社会的挑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和谐社会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发展,强调公正、公平。社会公平是我国现代社会的本质要求,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观念在教育系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公平能够给人们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增进社会公平、稳定社会秩序,教育公平的最终实现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教育公平不同于教育平等,教育公平包含教育资源配置的三种合理性原则,即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通过经济公平、政治公平来促进教育公平,是走向真正高水平教育公平的唯一正确的路径选择,但不能因此否认教育自身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对于推进教育公平的责任和作用,也不能因此低估教育和教育公平对于推进社会公平的意义和价值。教育效率是指教育对于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的贡献率。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不是对立关系,也不是主次关系。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是两个可以独立的、同等重要的教育追求或者教育目标。现代教育应该坚持“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并重”的原则,通过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效率应该且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国家战略和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6.
教育公平是一定社会给予全体社会成员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公共教育资源的一种权利和发展状态。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具有同等价值,不应该有主次轻重之分。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宗旨所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只有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做到教育过程的公平,保证教育质量的公平,给所有人提供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帮助弱势者摆脱他们出身的群体局限性,进而促使其改变生存状态、减少社会不公平因素。  相似文献   

7.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崇高理想,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懈的历史追求。《教育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对于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制度创新意义,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政策定位意义,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具有工作导向意义。新时期促进教育公平的着力点,一是要以机会公平为关键,着力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二是要以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基本要求,着力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三是要突出工作重点,着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扶持困难群体;四是以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为根本措施,着力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五是以促进教育公平机制为目标,着力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推进教育公平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而社会公平的一个最基本的范畴就是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广大民众倾心追求的价值目标。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平等。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一些不公平问题,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理性思考,认真分析,找准对策,切实解决,以实现教育公平、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浅论公平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资源的均等享有是影响社会流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均等公共教育投资的占有,努力实现公平教育,给更多的底层阶级创造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促进底层阶层的上升流动,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从公平教育有利于社会阶层的优化来探讨公平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只有教育过程公平才能体现教育公平“人的发展”的本质内涵 没有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基石就会不稳,也就谈不上人人享有发展,更谈不上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公平的召唤把教育公平推到了社会发展的前台。教育公平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教育公平指教育系统整体的公平,指在教育资源的分配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推进社会公平。教育公平尤其是基础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公平状况不容乐观,教育权利、教育起点、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的不公现象尤为突出,已成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梗阻。因此要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就需树立教育权是不可剥夺的人权观念,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保护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加大投入,合理配置,改革教育系统自身。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与教育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发展教育是落实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公民的基本途径,是实现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迫切要求,是改善民生、缩小社会差别、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需要。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应树立和采取相应的教育理念和政策取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协调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促进教育公平,以改革促发展,推行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建设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3.
教育公平指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并可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动力和保障。优先发展公平、公正的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因此必须强化教育公平理念,完善教育公平政策。鼓励多元教育选择。  相似文献   

14.
合理的阶层流动是社会公平、民主、自由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阶层流动和高等教育公平二者一致的价值诉求有其内在统一性。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阶层流动良性互动、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可行路径包括:树立平等观念,遵循"扶弱"原则,为低层代际向上流动提供机会;增加教育投入,合理配置资源,为社会弱势群体向上流动提供保障;强化和完善高等教育选择功能,促进社会阶层的竞争性流动;发挥高等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关注大学生就业,促进社会阶层的公平流动等。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社会矛盾的统一或解决即和谐。在我国当前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诸多深层社会矛盾和利益关系,实质上都是与社会公平密切相关的。合理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是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6.
教育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其功能更加丰富和完善,它与社会、经济、政治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尤其是对社会和谐及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开发人力资源促进生产力发展都将产生巨大的作用。完善教育体制,调控教育持续、适度、和谐地发展,促进教育发展同社会发展相和谐,避免人才过剩或不足状况的发生,使教育在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中发挥出最大的功用,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富民强国、和谐中国的梦想。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各个子系统、各项事业发展的共同目标。“和谐”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和谐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包括:公平公正、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均衡合理。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的突出贡献表现为,促进社会人才结构均衡、社会合理流动、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持续发展。政府、职业学校和社会都应该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追求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让每一个人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促进教育公平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我国教育发展重要的价值取向。实现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实现农民受教育权益有利于教育公平作用的发挥,并可以促进教育公平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实现全社会公平要以教育公平为本。教育公平一方面可以缩小贫富差距,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资源的公平配置,从而真正体现社会公平。当前我国社会的教育公平存在诸多缺失,政府应正视并着力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有可能构建真正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