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是叶圣陶先生几十年前就给我们指出的一条语文教学改革的路子。特别是在加快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能写作的能力。自 1993年开始,我们开展了“自能作文”教学实验,经过几年的努力,作文教学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自能作文”的全部过程要经过五个阶段,即:准备——导评——拟作——修改——总结。   1.准备阶段。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采访、阅读和体验,认识丰富…  相似文献   

2.
自能作文     
“自能作文”是根据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阐述以及许多优秀教师总结的宝贵经验和教例的基础上,由黑龙江哈尔滨市一批年轻有为的教师提出的实验课题。“自能作文”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开阔他们的视野,努力丰富学生写作语言,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达到量的要求。还要通过学生互批互改以及这个重要环节的加入来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经过语言、思维、说话、写话、写片断、成文的训练来完成小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老这句治学名言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不仅要“传知”,更重要的是要“授法”。  相似文献   

4.
周鑫 《考试周刊》2011,(67):44-44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十分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在学习语文的实践中形成的,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注意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基本含义是独立阅读和独立作文的能力。是叶圣陶先生一再提倡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相似文献   

5.
优化作文课堂结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小学「自能作文」实验介绍山西省晋中行署教研室游郁文一、问题的提出我们从1992年秋季开始,在我区八个县的实验小学进行了小学“自能作文”的实验研究。本项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探索一次(两课时)作文教学全过程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克服教师作文教学中的随意性,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落实小学语文读写基本功的训练,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我们进行了《四步十六环节》的作文教学程序改革的试验。 第一步 阅读课文,学习方法 我们的作文程序试验遵循读写结合的原则,把阅读教学作为学生作文的第一个步骤,做到教哪一个方面知识就让学生练哪一方面的技能,使他们“取法范文,学写文章”。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叶圣陶先生早就为我们指明: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所以,学生的“自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追求,学生“自能”的程度应该是评价学习成败的关键。那么该如何利用我们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来实现学生的“自能”呢?  相似文献   

8.
张红瑛 《四川教育》2009,(12):45-46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要求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广大语文教师所关注的焦点话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不少学生一听到写作文就头疼,作文课上,要么腹中空空无从下笔,要么依样画葫芦.写出来的文章一个模式,空洞无物。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9.
冯茹丽 《小学生》2011,(5):30-30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收。”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放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上。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着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曾这样说过,“学生需能读书,需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由此看出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读书,教会学生作文,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部分教师教学中并没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 ,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 ,自动、自学、自得知识的能力尚未很好形成 ,相当多的小学高年级学生不爱学习 ,也不会学习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了“目标导读 ,自能读书”的课题研究。从1996年起 ,通过为期两轮的实验 ,进一步印证了“目标导读 ,自能读书”行之有效的教学功能。一、“目标导读 ,自能读书”教学模式的意义“目标导读 ,自能读书” ,就是在目标导向下 ,以读为本 ,以学为主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运用自己…  相似文献   

12.
根据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如何帮助学生实现这两个“自能”呢?笔者在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探索,并注意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自能作文”,谈谈笔者的一些做法和认识。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老的话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语文教师必须把“读写”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关于阅读,我们平时已给予了极大的注意,而作文训练往往成为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根据多年的教学探索,结合学生的实际,我想要做到“自能作文”,学生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一、认真观察生活,广泛认识周围的人和环境作文之所以成为大多数中学生们的“头疼病”,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抓…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段话明确提出了作文教学的目的。新编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共有九篇作文,四篇小练笔,可见重视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三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呢?下面浅谈自己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老的这句话,内容丰富,含义深刻,不仅指出了语文教育的目的,而且阐明了语文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本人认为,叶老所描述的“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才是写作教学应追求的理论目标。“自能作文”的根本意义在于“不待老师改”。试想,“不待老师改”,那该是多么理想的目标啊!其一,这个目标是真情的。“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必要条件就是要有真情,要用自己的…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老的这一论述,言简意明,为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指明了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著名学者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自能成章。”小学语文是各个科目的基础,小学语文的学习是掌握语言、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奠基石。学好语文知识的关键就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目前,新的课改给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关于语文阅读的更高要求。因此,本文主要从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语文的阅读能力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钱海荣 《师道》2004,(1):44
叶圣陶先生曾说:“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依愚之见,不仅仅语文教学如此,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皆应如此,“自能读书,不待老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独立地自己读书、自己写文章。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因此.我们的教学追求应该是学生的“自能”.我们评价学生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也应该是学生“自能”的程度。那么.该如何利用好课堂教学来逐步实现学生的“自能”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大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的教是为了不教,是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能力。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以下引用大纲的话均为新大纲)指出“要使学生继续加强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高考的语文考试,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检测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能力,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