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淡化文体"但不能"淡"没了文体意识,要消除因"淡化文体"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必须正确认识"淡化文体"的真正内涵和"淡化文体"与文体意识的关系;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增强文体意识,遵循读写结合的原则,在阅读中了解和掌握文体特征,在写作中进行严格的文体基本功训练,规范文体要求;在低年级的作文考试中,体现出阶段性的学习训练重点,体现出不同年级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2.
"淡化文体"但不能"淡"没了文体意识,要消除因"淡化文体"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必须正确认识"淡化文体"的真正内涵和"淡化文体"与文体意识的关系;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增强文体意识,遵循读写结合的原则,在阅读中了解和掌握文体特征,在写作中进行严格的文体基本功训练,规范文体要求;在低年级的作文考试中,体现出阶段性的学习训练重点,体现出不同年级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3.
《考试》2008,(Z2)
金牌教练精讲作文要做到"符合文体要求",应注意三点:(1)平时积累文体知识,对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小小说、寓言等考场常用文体的基本体式了如指掌。(2)要有较强的文体意识。一是试题本身要求写某种文体就按这种文体来写,二是试题允许"自选文体",就要写出自己选定文体的特征。(3)要学会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有素材的,能够张扬个性的文体来写。  相似文献   

4.
马桂霞 《新高考》2009,(Z2):11-12
【作文题】(60分,山东省潍坊市一轮复习模拟考试试卷)请以"冬天里的使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体特征鲜明。【文题分析】  相似文献   

5.
《邢台学院学报》2019,(4):161-165
研究以苏州市吴中区"环太湖"体育嘉年华平台为依托,采用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充分挖掘了苏州市吴中区独特的文体旅资源优势,了解了苏州市吴中区文体旅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融合与创新发展苏州市吴中区文体旅资源的路径:进一步提升地区品牌赛事的社会影响力;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全民健身组织服务能力升级;体育旅游行业发展进一步凸显吴中户外运动特色;加强融合文体旅产业,打造吴中"文体旅强区"。  相似文献   

6.
中考作文命题中的文体称呼存在着如下问题:以教学文体代替具体文体;记叙文概念窄化。中考作文命题文体考查存在偏向:极力推崇叙事抒情散文;其他写作形式及应用文考查失落;文学性写作的缺失。所以,中考作文命题在文体选择上的建议还是很有必要的,它让课程标准的写作要求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得到"基本"落实,因为这个"基本"里包含着基础和本分,只有全面的、面向学生生活的语文写作能力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7.
印度佛教典籍所用文体,对中印两国皆影响颇巨.印度佛教采用说唱方式弘法、口耳相传的形式传播,从而决定了初期佛教典籍的结构形态和文体特点,即韵、散混合体;传统所言之"九分教"、"十二分教"中,真正属于文体的只有修多罗、祗夜和伽陀;对于这三种文体的理解,历来存在着模糊甚至错误之处;由上述三种基本文体加以组合,遂形成了印度佛教典籍的五种文体.  相似文献   

8.
"文体意识"是教师对于不同文体的自觉感受和理解,以及对不同文体的能动性解读,这是教师确定有效的阅读策略的基础. 一、基于"文体意识"的阅读策略研究之因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的要求. 综观《语文课程标准》各段的课程目标:"低段教材先后呈现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中段主要对叙事性作品做了课程要求;高段对说明性文章、叙事性作品等提出具体要求."学段课程目标对各种文体的学习有具体的课程要求,例如,第二学段对古诗文的课程要求是"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其中"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的要求正是基于对这一类文体特色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作文文体知识开发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作文文体分类源自西方。但由于写作文化的差异,中西方作文文体的内涵"名同实异"。这决定了中西方作文文体知识的开发有很大差异:西方一度偏重文章形式,但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通过强化交际目的、重视现实功用、采用多元开发标准,使作文文体知识得到充分开发;而我国在经历20世纪初的充盈和实用之后,于1963年遭遇"突变",强化"文章"本位,剥离"实用目的"和"读者意识",丧失文体"推陈出新"的动力,作文文体知识走向凝固和简单。对比之下,我们应该看到,"淡化文体"只是对既有文体知识的不满和失望。而不应该是对文体知识的全盘否定。  相似文献   

10.
贺小青 《新高考》2011,(10):9-10
近年来,高考作文关于文体的要求,多采用"三自"原则,即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这为广大考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写作空间。然而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考生把"文体自选"理解成了"文体自创":议论文的观点陈旧、肤浅,论据材料缺乏"个性"和"深度";写人让人难见其人,更别说凸现人物形象;记事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师要明白"文体""教学文体""文体意识""文体能力""文体素养"几个概念的含义与关系,正确理解"淡化文体"的真正内涵,以明晰自己的"文体"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文体素养"的培育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第十一届"雨花奖"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从即日起正式举行,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本次大赛高中组题目(从以下三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以"和"为话题作文。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字数不限。2.以"钟声"为题作文。要求:文体自选,字数不限。3."(?)情"。要求:先在横线上填上一个恰当的词语,然后再以此为题作文;文体自选,字数不限。  相似文献   

13.
在米兰·昆德拉的"复调小说"观念体系中,"文体的复调"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他在理论上对"文体的复调"的标举以及创作上对不同文体杂糅的实践,既遵循了其自身艺术的内在逻辑,也映现了当代小说写作的一个潮流--跨体写作倾向,从中还可发现昆德拉这位自觉的文体革新者对小说历史渊源及未来走向的认识.昆德拉在"小说文体复调"方面的实践,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当前文学创作中文体形式的嬗变特征.  相似文献   

14.
学生写作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施展写作才能,文体一旦确定,行文一定要符合其文体特点,不能写成"四不像"的文章。如何选择文体?最重要的是考虑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和临场写作时的兴奋状态所激发的灵感;其次即考虑话题本身透露出的问题倾向;由于话题、文体、情感和教师对文章青睐等因素,选择记叙文和其他文学体裁往往优于论述类作文。  相似文献   

15.
原指"文章整体存在"的古代汉语"文体"概念,在日本17世纪至近代的文化语境中,先后发生了两次由表示文章本体("体")到表示语言形式符号("用")的语义转化。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语言形式"为实质内涵的日本近代文体观被引入中国,契合了同样以语言变革为主要目标的中国现代文学改良运动的整体文化情势。受日本近代文体观与西方文类学(Genology)、语体学(Stylistics)的双重影响,中国现代学界一方面将传统文类之"体"理解为文学作品的一般形式,同时又继续以"文体"译Style,表示文章中与思想情感相对的具体语言形式。就对应于西方Style的"文体"概念(具有不同特征的语言形式)而言,其内涵的分阶段呈现集中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学不同发展阶段的诉求。在白话文学草创阶段,人们更关心文体表达思想情感的基本功能,因此突出其"语言形式"这层内涵。当现代文学渐臻成熟,便进而要求文体在表情达意的基础上还应表现作家的个性特征,因此"文体"概念的另一层内涵,即通过"语言形式"所表现的"作者个性特征",得到作家和批评家的自觉关注。认识中国现代文体观的这一内在转变,可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开启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文体知识向来是作文教学知识的核心内容之一,考察我国百年来作文文体知识的演变与发展,对于今天重构新的写作课程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按照时间线索,审议从清末至新世纪我国写作教学文体发展的利弊得失,可为今后基于"文体(类)学""语体学""功能语言学""篇章语言学"重建中小学写作教学文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郭红旗 《考试周刊》2013,(36):49-49
没有文体的文章是不存在的,文章的体裁是由文章的表达方式和内容决定的。现在作文考试中的"文体不限"不等于"文体不练"。面对"文体不限",反而要文体多练,甚至要一对一地指导学生进行不同文体的写作训练,切实解决"文体不限"带来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循规蹈矩     
文体分类 师:作文常见的文体有哪些? 生:记叙文(写人为主、叙事为主)、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有时还可以写戏剧、小说. 生:还有实用文体,如启事、书信体、病历书、报告、寓言故事等等,例如高考优秀例文《"吴诚信"病情报告书》《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致墨子的一封信》等.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准确理解其中的"个性化"和"独特",认为"个性化"并非不需要教师进行阅读指导,"独特"也不是任意阅读后的随意体验。师生只有立足于文体知识背景下开展阅读,获得的感悟和理解才是适切的。在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凭借自身的文体知识基础,明晰学段课文呈现的文体特点,明晓年段学生应知的文体知识,明确学生文体意识的培养策略,引导学生带着文体意识开展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代文体学的发展过程中,散文的文体定位一直处于模糊状态,散文的尴尬地位与中西文学观念的冲突有关。审视中国传统文体学的发展,可见:中国古代的文体分类都是在诗歌与古文(即散文)两大文体上做文章。西方的文体"三分法"(小说、戏剧和诗歌)传入中国后,中国文体学接受了"三分法",但将散文与其他三种文体并论,出现了东西合璧的"四分法"。在反思西方"文学性"内涵的基础上,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情文俱胜"的角度,确认了中国散文的文体定位,即散文是以第一人称书写的非虚构的散体的抒情美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