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情为词心之源、词章之核,情既是词创作的内驱力,又是词表现的内容之一。一代词人李清照的词情可谓真挚而厚雅,是一种由衷的生命感发之情,也正是缘于此,李清照虽然在词中"肆意落笔","浅俗之语"随处可见,但其词章读起来却不俗,反而达到了一种浑成清雅的艺术境界。从李清照及其他词人的创作中可以看出,词情的雅化实际是词章雅化的主要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觉醒意识是贯穿李清照一生与其创作的精神底蕴,李清照的婚姻道路及其艺术成就构成了李清照觉醒意识的两个方面——行为觉醒和艺术觉醒。作为一个中国古代觉醒的文学女性,她敢言直谏,更在婚姻生活中追求平等;而艺术方面,她强调词"别是一家",并"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开创了词史上别有特色的"易安体"。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的话     
本期刊载的三篇词学研究专题论文,分别采用统计学、传播学等方法,在词学研究的方法与思路方面,均对学界有一定启示意义。《历代词人追和李清照词的定量分析》论述南宋至清代的追和与模仿李清照词这一文学现象及其特点。文章通过对《全宋词》、《全金元词》、《全明词》及《全清词》(顺康卷)的统计,指出从南宋至清代康熙朝约六百年间,共有53位词人追和李清照词达120首之多,且主要集中在清代顺康时期。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定量分析,从一个特殊的视角获知李清照词的名篇佳作在历代的传播接受及其在词史上的影响。《欧阳修词在宋代的传播与接受》一文指出欧阳修的词史地位是在其词传播接受的历史进程中逐步确立的。宋代以歌妓为中介的口头传  相似文献   

4.
<正>古代汉语中,定语后置,很多以"者"字煞尾为标志,《马氏文通》于此论述已略见端倪。杨树达《词诠》谓这种煞尾的"者"为"复牒代名词",并举例以名之:"他小渠披山通道者,不可胜言(《史记·河渠书》)。按‘他小渠披山通道者’,犹言‘他披山通道之小渠’,原文‘小渠’先置,则形容语之‘披山通道’无所附丽,故非复牒一‘者’字不可也。""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又《刺客传》。按‘可为足下辅翼’所以形容‘车骑壮士’也,以‘车骑壮士’在上文,故  相似文献   

5.
刘娥 《考试周刊》2007,(38):91-92
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是"婉约以易安为宗"的一代词人。她的词极尽情之笔墨,千百年来被人传诵,其中许多词句成为千古绝唱。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主要有:自我形象的艺术化;委婉、含羞的艺术风格;擅长用铺叙白描手法,创造清切婉丽之美;工于造语,善用叠字。  相似文献   

6.
每一篇文学作品,即使是一首诗、一首词,都应该是作者心灵深处的呐喊,都应该充满着真切的感情。在祖国的文学史上,多少千古传诵的名篇,无例外。抑郁悲愤的屈原如此,悲天悯人的杜甫如此,豪迈奔放的李白如此,孤高自许的李清照亦复如此。李清照的词,不以辞采取胜,也不以奇峭取胜,而往往“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见彭逊遹《金粟词话》)为什么用浅俗之语能创造出感情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呢?那么让我们试就她的《声声慢》一词作一浅析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相似文献   

7.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中《李清照事迹编年》里说,“洪炎所云泉州故相赵梃之家,以实录缴进事观之,即明诚家,亦即清照也。据此,似清照平生行踪,或曾至福建。倘确曾驻家泉州,则《临江仙》词所云:‘人客建安城’(赵万里辑本《漱玉词》作‘人老建康城’),殆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兼词呢?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杨伯峻先生。杨伯峻在《文言文法》中说:“这类词的特点是,以一个字,却同时起两个不同的词性的作用。有些是合音词,有些却不是合音词。譬如常用的‘诸’字,有时是‘之于’  相似文献   

9.
“不知蕴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这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漱玉词》中咏梅的名句。李清照平生著作甚丰.其咏梅词虽只9首.但却曲尽梅姿之妙,梅香之幽,梅骨之傲。  相似文献   

10.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宋代词人宋祁《玉楼春》中的名句。王国维称道:“著一‘闹’字,境界全出(《人间词话》)。现代作家唐彼在《作家要铸炼语言》中论证作家运用文字语言不能离开刻苦的追求和严格的选择时,也引用了这句名诗作为论据。然而清代戏剧理论家李渔则认为“闹”字用得不好。他在《窥词管见》中曾如是说:“若红杏之在枝头,忽加一‘闹’字,此语特难著解。争斗有声谓之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予谓‘闹’字极粗极俗,且听不入耳,非但不可加于此句,并不当见之诗词。”  相似文献   

11.
觉醒意识是贯穿李清照一生与其创作的精神底蕴,李清照的婚姻道路及其艺术成就构成了李清照觉醒意识的两个方面——行为觉醒和艺术觉醒。作为一个中国古代觉醒的文学女性,她敢言直谏,更在婚姻生活中追求平等;而艺术方面,她强调词“别是一家”,并“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开创了词史上别有特色的“易安体”。  相似文献   

12.
在北宋词坛上,能够做到“引俗入雅”、“雅俗共济”的文人作者,首推柳永、周邦彦和李清照。但三人之中,柳永则俗胜于雅,周邦彦则雅胜于俗,真正能做到化俗为雅、以俗为雅的则还应数李清照。“口语化”是李词语言的一个特点。她能“以寻常语度人音律”,“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她的词中采用当时口语中的“时语”、“方言”,增强了词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时语如“熟水”、“龙团”、“铺翠”等,都是宋代市井流行的口语。方言如“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簇带争济楚”等。  相似文献   

13.
《乐章集》里有大量描写妓女的词,比较集中地表现了柳永的狂荡生活和浪子作风。因此,其词也被认为是意淫、语俗之作,无雅量高致,其实,柳词固多绮情艳思,但其羁旅词、宦游词、咏怀词亦不乏雅量高致。  相似文献   

14.
南宋胡仔在其《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晁无咎”条下著录了一段论词之语,称“李易安云”。魏庆之《诗人玉宵》卷二一《诗余》条,在《晁无咎评》之后,亦引此文,题作《李易安评》,又另作《李易安云》,文字略有出入。清代《词苑丛谈》卷一《体制》转引此文,题作《李易安词评》。今人将之命名为《词论》。《词论》是李清照唯一的论词之作,也是词史上最早产生巨大影响的一篇词论。  相似文献   

15.
在晏殊的闲雅而有情思的《珠玉词》中,《蝶恋花》以其清雅之气、深挚之情而动人心扉。在苏教版必修四教学参考中对这首词的上阙有这样的鉴赏:“上阙之中,‘槛菊愁烟兰泣露’,此皆以悲景写愁,与词中人物同病相怜。‘燕子双飞’,‘明月穿户’,皆是令人悲愁恨恼之物,皆以乐景写悲,以无情反衬有情。前者在艺术上可称作烘托、共鸣的手法,后者在艺术中可称作反衬、对比的手法。”在这里出现了古典诗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以乐景写哀情。  相似文献   

16.
陈贤 《现代语文》2006,(10):20-21
南宋词人史达祖历来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千百年来历代词论家对史达祖其人其词的评价很不一致,毁誉参半,意见纷繁,有些观点还是根本对立的。请看:毛晋《梅溪词跋》:“余幼读《双双燕》词,便心醉梅溪,今读其全集,如‘醉玉生香’‘柳发梳月’等语,则‘柳昏花暝’之句,又不足多矣。”《白雨斋词话》又卷五:“独怪史梅溪之沉郁顿挫,温厚缠绵,似其人气节章,可以并传不朽。”  相似文献   

17.
<词论>是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仅存的一篇词学论文,历来对它评析甚多,颇有歧见.文章将李清照的<词论>置于宋代词学流变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力图揭示出它的内涵及其在词学史上的地位.词体文学进入宋代以后,其发展表现为一种雅化的进程,或称之为"诗化".但在这一进程中也出现了突破过甚而疏离词之本位的倾向.李清照既认同词的雅化,又不赞同因雅化而背弃词的本质特征,其关注的焦点则是词的合律可歌的音乐性本位.正因为李清照的这一词本体论蕴涵了上述的两个向度,故其词学观不能以"婉约"与"豪放"的两分法加以概括.文章最后探讨了周邦彦为何不被李清照置评的原因,因周词虽恪守音律,格调典雅,但其词品仍不能免俗所致.李清照对周的这一态度也表达了她的词学思想的一贯性.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少时的广读群书。家庭的宽松环境,夫妻的真挚感情以及后来辗转漂泊的凄苦经历都给李清照的词创作注入丰富的情感。她的词不尚华丽,务求朴实,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充分展示了一个古代知识女性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从她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我们可见其不同的情感经历,欣赏其词作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正王力指出:"‘你’,《广韵》:‘乃里切,秦人呼傍人之称。’似乎是唐代新产生的一个词。其实‘你’也是一个‘强式’,是‘尔’字古音保存在口语里。"[1](P316)太田辰夫也据《广韵》的记载"你,乃里切,秦人呼傍人之称",提出"你"或许是以长安为中心的地区方言。[2]吕叔湘在《近代汉语指代词》中认为,第二身代词就是古代的"你",汉晋以来,草书里久已把"爾"简化作"尔"。  相似文献   

20.
李清照的《词论》是中国词史上第一篇论词专文,这篇文章折射出李清照独立的人文判断、审慎的理性思考、博洽的知识体系、清空的雅士情怀,可以说,《词论》反映出来的文化人格正是李清照为人与为词的最大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