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明日报》刊载施芸卿文章 如何激活家长参与家庭教育的动力?对家长来说,首先要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是"人之为人"的根基,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和生命教育:父母通过爱和言传身教,让孩子内心充盈、学会自主,这正是学校和机构不可取代之处.  相似文献   

2.
一次闲聊中,听到高三的一名学生说:"我一上午没时间上厕所."另一个说:"我妈妈让我多喝水,可我在学校根本没时间喝水,老师不能按时下课,刚下课,下一节课的老师又进来了."听到这样的话,我先是震惊,再一想,"拖堂"致使学生不能休息足10分钟,在校园里,尤其是在毕业班中是司空见惯的.然而"拖堂"真的能提高成绩吗?"拖堂"真的是无足挂齿的小事吗?我以为,能否按时下课,不仅是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的体现,也不仅仅是能否遵守学校制度或纪律的事情,而是一个关系到教育观念、教学效率的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情境与探究     
一次上课,我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请你们吃馒头."同学们一听很高兴,课堂气氛立马活跃了起来.我接着说:"不过,要先把手洗干净,再用碘酒擦擦手、消消毒."学生们按老师的要求照办.然后给每个小组都发了一片馒头.很多学生在抓到馒头时纷纷惊叫了起来:"呀,馒头变蓝了!"我也故作惊讶地说:"同学们,是不是你们的手没有洗干净呀?"学生们说:"不会的,我们已经按要求擦洗干净了."我故作不解地说:"老师也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和老师共同研究?"学生齐声喊道:"有兴趣!"  相似文献   

4.
十全十美的东西,世上是没有的."缺憾"就是生活,具有永远的魅力;"缺憾"也是一种教育教学的资源,教育因"缺憾"而变得生动、精彩、丰富.遭遇几次不同的"难堪",也可以说是"缺憾",这些"缺憾"给我的教育教学生涯带来精彩的感悟.  相似文献   

5.
在教<勾践灭吴>这课时,我想,对勾践这个形象,同学们都比较熟悉,我再按常规对他进行分析一定不感兴趣.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老师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把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怎样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呢?正当我苦思冥想的时候,教参上的一句话触发了我的灵感:"历史散文不过借助历史人物有代表性的言论行为揭示其本质特征而已,它无意塑造丰富多彩的典型形象."我突然想,如果把这篇历史散文改成一部历史剧,那就需要塑造丰富多彩的典型形象,假如从让学生做导演切入,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6.
"教育"之本质与核心是"生命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生命教育"教学实务上常遭遇的两项障碍:第一是"言"与"意"的断裂问题;第二是因时空条件不同,而导致之生命经验难以传递之问题.这两个问题都使"生命教育"难以经由课堂讲说而完成."生命教育"之教学目标在于摄智归仁,学习方法在于穷智见德,也就是将价值理念纳入学习者的身心之中,以持守"心"之清明与贞定.作为通识教育的"生命教育"的切入点在于经典教育,以经典之活化、深化与内化,唤醒学生生命之主体性.从朱子读书法中,提出"亲切"与"敬"作为21世纪经典阅读的两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教材所编选的一些课文远离学生生活背景,教师如何将生活与文本有效"嫁接"呢?   [片段1]: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饱经风霜"一词的教学   师:学到这儿,我突然想到还有一个词没有讲(指小黑板),就是"饱经风霜".请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人"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人才30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   ……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诲"字时,学生常常把它和"悔"字弄混了.我认真思考,根据这两个字的特点和含义编了一句话.再上课时,我就问:"你们做错事的时候后悔吗?"学生点头."后悔时,是嘴上说说,还是从心里感到后悔呢?"同学们表示从心里感到后悔.  相似文献   

9.
教材所编选的一些课文远离学生生活背景,教师如何将生活与文本有效"嫁接"呢? [片段1]: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饱经风霜"一词的教学 师:学到这儿,我突然想到还有一个词没有讲(指小黑板),就是"饱经风霜".请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人"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人才30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成长."教育是为人的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的发展服务的,这就要求我们学校将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每一个学生,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本",让我们的教育洋溢着生命的温暖,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放开眼界,学会"摄影" 鲁迅说过:"如果要创作,第一要观察".而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所以,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接触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深入到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生活作文思想.告诉学生:你们的眼睛是最好的"摄像机",只要处处留心,这架高科技的"摄像机"就能随时随地拍下无数亮丽的风景:看白云如何悠然飘荡?鲜花怎样吐蕊绽放?拍下操场上,同学们生龙活虎的游戏场面;拍下体育场上,运动健儿的矫健英姿;拍下文艺会演上,演员们婀娜翩跹的舞姿;拍下集市上琳琅满目的繁华;拍下"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喜悦;拍下春日里百花争艳的壮观……只要真正投入自然的怀抱,充分利用眼睛的摄像功能,作文会因生活而美丽.因此,在写<我的同学>时,我干脆叫上几个同学上讲台让大家观察.同学们当场对人物的外貌特征给予描绘,这样人物的外貌特征就跃然纸上了;再引导他们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这样,就避免了千人一面的雷同现象.  相似文献   

12.
生命的质量来源于自强不息的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信是尊重生命的重要表现,也是独立的人格意识的基本方面.首先,我们开展"热爱生命"教育,主题教育活动深深地震撼了在场所有的家长和学生,它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我的想像.在热爱生命教育活动中,学生们开始认识自己、喜欢自己,一个学生说:"谁说美丽就属于大眼睛、白皮肤的人?我眼睛不大,皮肤不白,但我仍然觉得我很美丽.一个人的美更在于他的气质,而气质在于不断地完善、调整自己.我要珍惜自己生命,使我更完美."还有学生说,我很胖,但我可爱;我黑,可是我健美……他们不再为长相而自卑,不再为长"青春痘"而苦恼,不再为了"减肥"而忍饥挨饿……  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班会上,我对学生说:"过几天,我班要开一次家长会,而且要开好,开出成效."话音刚落,张明同学倏地站起来说:"我父母不在家,爷爷奶奶身体又不好,怎么来开家长会啊?" "我的父母也不在家,家长会怎么开呀?"同学们议论纷纷. "同学们,家长会越是难开,我们越要想办法开好."我说,"我的想法是家长会就定在下周四下午3点准时召开,要求所有家长不得缺席." 学生们一个个睁大了困惑的眼睛.  相似文献   

14.
一次教研课,我上的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前我查阅了厚厚的资料,摘录了大量的笔记.上课时,我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学生也听得入了迷.课后,我等来的"赞美"却是:"一堂精彩的高中语文课."我的听课对象是六年级学生,而我上的是"一堂精彩的高中语文课",他们能听得懂吗?他们能理解多少?他们是被我教"明白"了还是被我教"糊涂"了?学生的回答果然是:"这么一首看似简单的诗歌里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啊!"显然,我把他们教"糊涂"了--他们已经不是以小学生的身份学习古诗了,而是即将入门的"古诗研究员"!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互动"就必须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感受体验,获得真知.那么,实际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  相似文献   

16.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多维度定位"最近发展区"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教育工作者亦如农民,表面是从事"耕种"和"收获"的简单作业,事实上,在"耕种"到"收获"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是关注和期待生命的平和,是尊重和赏识生命的博爱.教师不管在教育的哪个岗位上,只有保持这种心态,才能够将工作当作事业来做、把学校当作家庭来建、把学生当作子女来教,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8.
去年,我由原来的学校转入另一所小学任教.第一次上课,我叫不出学生的名字,便指着一名学生说:"请这位漂亮的男孩儿回答."谁知,我话音未落,教室里哄堂大笑.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告诉我:"她是女生."我的脸"腾"地红了.可是这个女生却一点儿不生气,也不觉得难为情,还和同学们一起开心地笑起来.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做到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达到"不教而教"呢?爱成为维系师生关系的纽带,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有爱的教育如春风中的蓓蕾、春雨后的嫩芽,伴随着和煦的阳光茁壮成长.那么如何体现师爱,让每一名幼儿都能身心健康地成长,获得长足的发展呢?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悟.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根本宗旨是育人,《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叶圣陶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对这个问题作了理论概括:"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习惯的养成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反复练习而成的.语文大家张中行先生曾经说过:"习惯决定意义,因而想确切理解词句的意义,就不能不通晓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下面就谈一下我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