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案例教学法是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必不可少的教学法之一,它有着化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化被动为主动等优点.教师对案例的选取应贴近教材,突出思想性和政治性;贴近学生,突出主体性;贴近社会.突出时代性.实施案例教学法要注意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交流心得.  相似文献   

2.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基础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例教学法源于美国,将其应用到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它是一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我们应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以及法律教学的特点,从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意义、实施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等几方面进行探讨研究,使案例教学法真正发挥功效,为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法律部分教学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完善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切实感受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运行,准确掌握相关法律知识,拓展法律思维,提高法治意识。《基础》课中的案例教学在教学目的与要求上,都与法学专业教育存在较大的不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要紧紧围绕大学生法律认知能力的提高和法律信仰意识的培养两个方面,在案例的选择与运用上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对法律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案例教学法着眼于学生分析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培养,在法律基础课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而案例选编、案例展示、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以及案例的归纳评价四环节紧密联系的案例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在实施案例教学时,教师要做好课前计划、课中引导、课后测评工作。  相似文献   

5.
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基础课程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例教学法着眼于学生分析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培养,在法律基础课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而案例选编、案例展示、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以及案例的归纳评价四环节紧密联系的案例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在实施案例教学时,教师要做好课前计划、课中引导、课后测评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案例教学法被广泛采用,但也存在如案例过于陈旧、案例与学生实际不够贴近等问题。因此,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案例再现教学法作为案例教学法的一种提升,更能贴近学生实际。此就思政课进行案例再现教学法的必要性、应遵循原则及实施过程进行议论。  相似文献   

7.
案例教学法非常适用于"基础"课的教学,其中案例选择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性工作,是保证案例教学质量的前提."基础"课教学案例的选择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奉、服务学生的科学教学理念,从教学实践出发,选择时代感强,能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并具有法律与思想道德双重教育意义的案例.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素例教学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教学方式和方法要贴近学生实际,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我院思政教研室成员经过集体研讨,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出专题式教学法的改革方案,并大胆加以实施,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树立法制观念的守法教育课程,同时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案例教学法具有案例的典型性、法律知识具体化和案例教学的生动性及可操作性等特征,并且具有开发大学生智力,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校大学生接受新观点、新事物的能力不断提高。他们喜欢关注社会热点、标新立异,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渴望交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必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案例教学引起了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关注。本文拟就案例教学法及其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谈谈认识。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及其作用。从不同的角度  相似文献   

11.
《孙子兵法》高超的结构艺术与其思想内容相得益彰。它开创了科学论文的崭新样式,其结构体系和表达方式具有统筹兼顾的科学安排和整体规划。其思想理论遵循传统文化的思维规律,在结构系统上按"道法术"的不同层面进行安排。为了理顺各篇的基本理则,又根据以意为主、以理定形的原则进行部署,创造了六种基本的结构样式。这些结构形式简洁明快、丰富多彩,形成了均衡对称的整体格局,科学完美地反映了孙子的思维形式和理论内涵。在艺术布局上,孙子通过明确中心、突出重点的点题方式、过渡照应和名言警句的结构占位做到结构严谨、要言不烦。在科学定义、材料展示、节奏韵律和文字体量的把握上也都有许多过人之处。从而使其思想理论得到高度有序化的表达,成为东方兵学当之无愧的鼻祖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通俗艺术和高雅艺术的性质和作用作了阐述,就二者与高校艺术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对高雅艺术如何争取大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动画是我国现代儿童喜爱的视觉艺术形式。动画不仅给儿童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和快乐,同时也为学生的芙术学习提供了全新的资源,动画与儿童关术的学习、发展发生了直接联系:本文通过分析儿童在芙术发展各阶段接受动画的特点、动画在儿童芙术中产生的积极作用,为构建动画艺术与儿童芙术的教学渠道提供了教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which the face-name mnemonic was applied to the task of associating 14 artists' names with two styles of their artwork, portraits and thematic paintings. Following study of the 28 items, mnemonic students outperformed “own best method” control students on both immediate and delayed matching tests. Further, mnemonic students maintained that advantage on a two-day delayed “transfer” test that requir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new” paintings by the same artists. In addition to replicating prior positive mnemonic artwork-learning findings, we found that thematic paintings are generally easier to associate with names than are portraits — likely because they are more distinctive, and because they provide a more “target-rich environment” for making mnemonic associations. Implications of our findings for remembering artwork and other picture-word content mnemonically in educational and real-world contex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一般是把创造社定位为"艺术派",其实这似有欠妥之处,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无不体现着为人生派的痕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环境设计韵律与学艺术、静态艺术的韵律关系分析,讨论在环境设计中运用学艺术和静态艺术的韵律来传达和创造环境艺术设计的韵律。  相似文献   

18.
艺术的经典化离不开作品遴选这一重要环节,从文化参与的角度看,这一环节主要是由知识精英通过艺术史书写体现出来的。对于知识精英而言,作品遴选又是彰显其文化权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这个意义上,所谓艺术史其实是一个不断被改写和重构的的文化史,艺术的经典化也不仅仅是一个艺术界内部去粗取精的过程,它还是一个存在于复杂文化语境中的权力博弈过程。正因为如此,必须区分艺术经典与艺术史经典,充分认识每一部艺术品在其经典化过程中所隐匿的文化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凡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美术作品,能激发人们热爱生活,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凡疏离以“人”为本的,极度丑化人,狂怪病态,危害人们审美的,是不美的美术,是丑术。不美的美术严重损害了人类知识健康、审美健康,误导了人们的认识。美术美术,不搞真善美,尽搞假恶丑,那还叫什么美术?真善美当立,恶之花当败。时代呼唤表达真理、讲究道德伦理、弘扬时代精神的关术。  相似文献   

20.
民间艺术与高校艺术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间艺术具有认识、审美、教育、实用、娱乐等多种功能。对民间艺术与高校艺术教育的关系探索,是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校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协作能力,能推动多元文化的发展,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