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对安徽省应用型本科联盟部分高校的2177名在校大学生开展了创业意愿情况调查,并对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整体水平偏低;社会环境认知、大学环境认知、亲友环境认知三个假设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增。其中,与创业意愿相关度最高的变量分别是朋友对自身创业的支持、创业典型的正面引导、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偏低、素质薄弱、对环境认知不足、创新创业平台缺乏等问题,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应加强意愿引导,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聚焦创新创业能力,解析并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增强环境认知,引导大学生提高市场机会和风险敏感度;强化实践教育,做好创新创业实战模拟及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3.
以丽水市为例,对丽水市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创业认知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提出地方政府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对于当前高校来说,是颇具紧迫感和时代感的命题。创业行动的产生源于创业意愿的形成,文章通过剖析上海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大学生的创业想法来源与创业动机,专业、学历及工作经历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亲友创业经历及自我创业教育参与程度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学校和政府鼓励措施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等,以期探究影响上海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创业教育效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安徽省高校大学生为样本,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家庭创业情况、家庭支持、教育培训、学校支持、金融政策、商业环境、成果转化和文化规范变量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均存在显著影响作用,受教育程度、专业和兼职经历对大学生创业意愿不存在显著影响作用。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对策建议,以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大学生创业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确定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建立起由创业意愿、创业能力和创业支持为基本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出基于AHP法的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评价模型,可以完善高校创业课程体系,增强高校创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采取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广州市部分高职院校在校生展开调查。通过对高职学生创业意愿的调查和影响其创业意愿因素的识别,发现家庭创业史、高校创业教育和指导、地方政府的支持、创业伙伴和创业资金支持等五个方面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形成均有显著影响。文章从建立全方位创业教育体系、培养校企合作平台、加强自主创业政策宣传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对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实证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西部地区财经类院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定量研究方法,对不同民族的本科大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意愿、创业态度、创业能力、创业环境和创业阻力进行比较研究。调查发现,不同民族的本科大学生在创业知识、创业环境和创业阻力上有差异。高校和政府应通过有针对性地正确引导大学生创业意向、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制定专项政策帮扶民族大学生等方法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创业。  相似文献   

9.
自主创业已成为目前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本研究以Gnyawali&Fogel的五维度模型和个体创业意向量表为基础,对创业环境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关系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创业环境的五个维度中,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支持、创业的商业技能支持、社会经济条件支持以及政策和规程支持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有着正向的显著性影响;而大学生创业的非资金支持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不构成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现状,通过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价值标准、就业目标期望、就业能力认知等就业价值取向内容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当代艺术类大学生呈现出就业价值标准以兴趣导向为主,毕业去向选择上出国研修明显增多,创业意愿明显增强,就业能力认知上以实践来提升就业能力成为共识等特点,同时存在专业意识受到冲击、个体意识和社会意识存在冲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校扩招和新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而大学生创业活动则成为社会发展和缓解就业压力的关键动力。文章围绕大学生创业意愿这个核心概念,从内、外部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体包括创业环境、创业教育、家庭环境和创业激情。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和社会层面对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措施进行探究。这对有效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和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2.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我国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项重要决策。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应当具备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的各种条件,个人内在方面主要包括素质养成、能力提升、市场认知和经验积累等;外部条件包括社会环境、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等。大学生创业的途径与方法主要有延迟型创业、积累型创业、依赖型创业、特长型创业等。  相似文献   

13.
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四个主体相互作用,形成特定场域,场域中惯习与资本通过不同组合构成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四个环节。从个体到高校、政府、社会,从创业意愿到创业能力、创业支持、创业文化,从主体到内容,最终在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同时,实现个体与场域的双向互动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金融知识教育能有效增强大学生创业意愿和概率,对缓解高校严峻的就业形势有积极作用,在"双创"时代背景下有必要开展大学生创业金融教育。调研重庆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金融教育现状,发现当前金融教育普及度不高,但大学生创业意向者对创业融资、风险把控等方面金融教育需求强烈。政府、高校和社会间应相互协作,制定金融教育战略规划、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创新教育开展方式,构建促进大学创业的金融教育体系和环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全国性大学生调查数据的分析,探讨创业学习影响创业意愿的内部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创业学习的参与度低、创业意愿偏低;创业学习对创业意愿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并且不同创业学习方式的影响效应大小相异;创业学习还能通过增长大学生的机会识别知识和克服新生弱势知识而对创业意愿产生间接影响;创业学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学校创业支持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当学校创业支持水平越高时创业学习越能通过增长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来影响其创业意愿,反之则会削弱这种影响。研究结论对于提高大学生创业学习有效性和改善高校创业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问卷调查方式对沈阳市五所高校在校“90后”大学生开展关于创业心理素质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过半大学生对创业感兴趣并有创业意愿,他们的创业动机呈多元化趋势,社会支持系统影响他们创业心理的形成,他们的创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校应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过创业实践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充分利用国家和政府提供的创业优惠政策等,促进其成功创业.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探讨了创业特质、创业认知、创业态度以及创业环境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关系。采用Amosl7.0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创业特质和创业认知影响创业态度的路径系数为0.555和0.668:创业态度和创业环境影响创业意愿的路径系数为0.626和0.443;创业特质和创业认知间接影响创业意愿的路径系数为0.347和0.418:创业态度是创业特质和创业认知影响创业意愿的中介变量。据此提出了三点对策建议.为培养大学生创业意愿和推进大学创业教育路径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福州大学城7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构建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路径,即以创业项目和模拟平台参与的方式,提升大学生创业知识和能力,加强大学生创业心理引导,优化创业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创业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创业环境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有着直接的影响,要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就必须要优化创业环境。本文在分析了大学生创业动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明确提出了优化创业环境的措施,重点阐述了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改革以及对大学生创业模式的引导。  相似文献   

20.
闵强 《教育与职业》2021,(15):82-86
积极心理学有利于深化大学生对创业的认知、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丰富高校双创教育的内涵,对于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有重要意义.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群体心理特征、创业动机不足、心理韧性薄弱及外部因素影响,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要将积极心理学有机融入高校双创教育体系,多措并举提升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实践中增强大学生的心理韧性,营造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积极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