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4年2月2日,我买下了那本书--<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这本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动情,每一个案例都引起我的共鸣,给我启发.  相似文献   

2.
欧阳叶 《今日教育》2011,(11):42-43
曾满怀期待地想认真读几本教育实践的书,但都是勉为其难,很少有一本书能让我有毅力把它读完。可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我遇到了《插班生林可树》,乍一看这题目实在是太普通了,大意浏览章节题目也很一般,本想看几页就收场。哪知道它却激发了我读书的欲望,我在毫无防备之下就被它征服了。  相似文献   

3.
把爱传递     
最近,我读了一本好书,它不仅让我深受感动。还让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这本书就是意大利著名作家德&#183;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我在美国教中学》是方帆先生在美国的教育观察手记,在这本书中方先生以一个前沿教育者的视角,通过教育叙事的方式,向我们读者,特别是国内教育界的人,介绍了美国教育的众生像。虽然方先生在《序》中谦虚地写道“对于美国的中小学教育这头大象,我的这本小书,也不过是提供了一部分的‘身体’”。但笔者认为这本书足以让众多读者对美国的教育有了全方位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上海教育》2007,(11A):64-64
《成长需要——在高三与大一之间》这本书一直被摆放在我们院学生管理办公室的书架上,几个新生辅导员经常会放在手边翻翻,园为我们面对的正是与书中主角相类似的一群,我们希望从书中能取到一些真经。人们总是说,人人都可以对教育评头论足一番。事实也的确如此,社会各界都在对教育指手画脚。另外,“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句口号这几年来不绝干耳。但是,令我困惑的是我却很少在正式场合中听到学生这个教育主体来对教育评头论足。本书中的多篇访谈记录稍稍弥补了我的遗憾,让我看到了学生眼中的高中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师:前段时间我们读了《小尼古拉的烦恼》。读了这本书以后.你对这本书的作者有了一些什么了解?(出示书的封面)。 生:我知道这本书的作者让——雅克·桑贝小时候非常调皮,他当过兵,卖过葡萄酒。后来他发现自己画画很好,画画的时候遇到了勒内·戈西尼,他们两个就一起创作了《小尼古拉的烦恼》。  相似文献   

7.
韩峰 《山东教育》2005,(31):47-47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育策略,然而,适合我们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有时并不容易找到,这就需要设置一些虚拟的情境。但是虚拟的情境如果处理不好。让学生产生了被欺骗的感觉,往往会进入思想教育的误区.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前不久.在一次校内公开课上,我就因创设虚拟情境,遇到了一次令人尴尬的事情.让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相似文献   

8.
今年二月,我连听了两场学术报告,一场是任小艾的,一场是高万祥的。两位名家都在反复地强调,作为教师,不能不读的一本书就是意大利的著名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两位教育大家极力郑重地推介,让热爱阅读的我不能不去阅读这本书。我们这儿是个小地方,跑遍所有的书店也没有找到这本书。可巧的是,安徽省实施了“农家书屋”工程,我在村里的“农家书屋”找到了这本我心仪已久的教育名著。  相似文献   

9.
林茜 《教育》2012,(31):60
该书作者是教育硕士,她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不断地探索并深入思考了儿童教育的本质问题,并身体力行.本书的特色是能对日常生活中儿童的一些活动和行动做出建议,实用性很高。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模糊的道理变得清晰起来。就像书中所说,家长无意中所犯的一些小错,日积月累,会慢慢形成  相似文献   

10.
陈万清 《江西教育》2005,(10):46-47
我读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的感受比较独特:其一,这是一本“手记”,不同于同时读的其他一些理论性很强的专著,读这本书可以放松心情;其二,这是唯一让我眼角湿润了几次的书,在这个“呼唤真情”的年代,又是快不惑之年的人,我真的已经很少有什么泪水了;其三,这本书常常让我读着  相似文献   

11.
张小安 《今日教育》2009,(11):56-57
最近我接到今日教育杂志社的约稿,让我给中小学教师推荐一本书,我欣然答应下来。虽然我已经够忙的了;但这件事是我感兴趣又乐意做的。我经常给我的学生们推荐课外读物,通常喜欢向他们推  相似文献   

12.
<正>在从教十五年且有了一丝职业倦怠之际,我宿命地遇到了《西南联大行思录》。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我在读师范时曾懵懂思考过的一个问题——"教育"最初的目的是什么。《西南联大行思录》告诉我们,处于国土沦丧、战火纷飞、流离失所之中的西南联大办出了中国近百年最出色的教育。有人用八个字评价西南联大——"不失本色,不改初心"。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一群连生存都成问题的人办出了如此出色的教育?为  相似文献   

13.
知道约翰&;#183;洛克和《教育漫话》是在师范的《教育学》教材中。工作后,也在很多的书籍和文章中看到过《教育漫话》中的只言片语,只是在新华书店中没有看见过这本书,所以一直无缘一窥《教育漫话》的全貌。所幸今年暑假前,在网上购得这本书,于是整个暑假便都在反复研读《教育漫话》。可以说,对我个人而言,还没有哪本书能够像《教育漫话》这样让我如此心动,如此认真去读它。洛克那深入浅出的描述,常常拨动我的心弦,让我不由自主地去反思;那饱含哲理的文字,又时常不经意间解开我心中的疑惑,让我的眼前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14.
●我在北大上课,每年都要讲鲁迅,每年我都感到会遇到一些障碍,有的学生对鲁迅作品表现得很厌烦.调查后我发现是中学的语文教育出了问题.中学教材所能给予学生,不能让他们接受.……  相似文献   

15.
书架人文     
《教育》2011,(4):61-61
家心与教育 书评: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句话来自于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编写的《爱心与教育》一书。阅读这本书源自于2009年4月的一天,笔者有幸聆听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专题讲座。在那一天的讲座中,李镇西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很多感人的教育故事,这些教育故事深深地震撼了笔者的内心,让笔者对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初次遇到《解忧杂货店》这本书,是在一次晚自习值班的时候。所在班级前面的墙角有一个读书角,里面放着一些图书,作为一名高中专职的心理教师,我一眼就被《解忧杂货店》的书名吸引住了,它的作者是日本的东野圭吾。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书中描写的解忧杂货店是怎样的呢?它的店主是谁呢?店主是如何帮助有烦恼的人解忧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拿起这本书来阅读。晚自习时间有限,我只是快速地浏览了一遍这本书。它由五个故事组成,大致情节是,三个年轻的小偷误打误撞地进入了一间废旧的杂货店,并且无意中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就是这间杂货店中有一个牛奶箱,可以收到40年前人们的求助信。  相似文献   

17.
两年前,我走入了“生本教育“这个奇妙的殿堂.在过去两年多的生本教学实践中,得到的成果确实令人鼓舞,但期间我更是遇到了不少棘手的难题,时至今日,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但是我相信,我会在生本这条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好.因为,生本教学不仅让学生快乐学习,它也使我快乐,促我成长.生本教育让我和孩子们释放了生命的美丽和精彩.……  相似文献   

18.
魏军 《今日教育》2023,(11):62-64
<正>我经常阅读一些教育名家的教育实践案例,在学习中得到一些豁然开朗的想法。比如在日常教学中坚持让学生每天在黑板上书写名人名言,这看似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举动,却影响深远。试想,每天一句名人警句,三年时间里就是上千条。这些高能量的语言文字便会深深扎根在孩子们的心中,让他们的成长生出强劲的翅膀。这让我想到了班级特色管理。每个班级都是一本书,每本书的内容一定是特立独行的。  相似文献   

19.
暑假期间,可以闲下来看一些自己喜欢和想看的书,其实也是一种享受。其中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由郭思乐教授所写的《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全书贯穿了“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新理念,观点新颖,论述独到,内容丰富,可以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广娟 《课外阅读》2011,(10):155-155
假期又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已经有了二十年教育教学经验的我对这部书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更深刻的感悟。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本书里,用大量的实例阐述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可以指导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实践。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的热爱付出、对学生的关注爱护、对教育教学的钻研思索、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阐述总结,就像细雨一样滋润着我,启迪了我的教育教学智慧,丰富了我的教育思想,坚定了我研究探索教育教学的信念。它不断地启发引导我思考、实践、反思,再思考、再实践、再反思……苏霍姆林斯基伴着我成长,他给了我全新的教育理念,给了我直面困难和解决困难的勇气,让我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教育教学智慧和机智……他是我的导师,感谢他为我导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