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乾隆和马戛尔尼 1792年,英国的马戛尔尼率领由科学家、作家、医官等90人组成的使团来拜见乾隆。在这次见面之中,满清统治者视野中的盲点毕现无疑。  相似文献   

2.
近代走出国门的第一使团王洪江1868年2月25日,在上海有一个代表清政府的使团出发了,目标是欧美各国。这个13人的使团中,钦差大臣有三,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和原美国驻华大使蒲安臣;协理二人,左协理英国人柏卓安,右协理法国人安德善。这是“中国...  相似文献   

3.
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英国国王派遣马戛尔尼带着使团访问中国,急欲打开中国的贸易门户,但是他们的通商要求遭到中国乾隆皇帝的拒绝。  相似文献   

4.
《太原大学学报》2021,(5):88-96
《乾隆英使觐见记》为1793年英国访华使团钦使马戛尔尼的访华日记,作为使团来华的见闻实录,该文本是此事件的核心文本,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该文本塑造了一个"诗意"的中国形象。但中国形象的"诗意性",不仅是历史文本中一种客观存在的虚构因素,而且具有能动性,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推动力量。正是由于这种文学性的存在,才使历史文本得以书写,并被接受而成为历史,并且潜移默化地塑造和改变着中国形象,乃至世界文化和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的京杭大运河联结着中国与世界,成为外国人看中国的窗口。清代顺治和乾隆年间先后有荷兰和英国的两支使团来访中国,京杭运河沿线的水利工程、城镇乡村和风土民情,给来华使团成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关京杭运河的记载在他们的作品中也多有体现,他们的观察与描述无疑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清代京杭大运河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政府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在热河行宫晋见了乾隆皇帝.这是中英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篇章.早在英政府筹备使团访华时,就对文化交往有所准备和安排,认为这是实现使团目标——与中国建立正式关系,打开中国大门,垄断对华贸易的必要和有效的手段.英政府在给马戛尔尼规定的使命中有两个与文化有关.其一,要他们在访华期间尽可能搜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情报;其二,要采取各种方法使中国人对英国人的能力和可靠性留下深刻印象,以扩大交往,促进商业.为实现上述使命,英国务大臣邓达斯还向马戛尔尼发出了具体指示,精选“贡品”和随行人员.英国政府试图通过使团的活动,展示英国先进的科技水平,博得清朝的好感和信任,促进正式国家关系的建立和占领中国的市场.  相似文献   

7.
在 18世纪末英国政府派往清王朝的使团成员眼中 ,乾隆时代既是富强的 ,又是落后的 ;使团成员对乾隆时代中国社会生活的观察及认识 ,在今天仍不失其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地缘、历史、政治、文化等原因,中国与俄罗斯很早就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早在16世纪中叶,英国人就希望绕过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所控制的海路,探索经由北方通往中国和印度的道路,由此激发了莫斯科政府急于先行找到经西伯利亚前往中国的道路。清朝顺治年间来华的巴伊科夫使团,在中俄交往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它标志着中俄两国政府交往的正式开始。此后,俄罗斯不断向中国派遣使团。互相接触的最终结果,导致了1689年,  相似文献   

9.
文章回顾了乔治·托马斯·斯当东(George Thomas Staunton)在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过程中的活动,重点论述了随同该使团使华对斯当东一生的影响,旨在引起史学界对这位曾在中英关系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英国中国问题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从清代中外关系中的“礼仪之争”看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史轨迹王开玺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抵华。从此,封闭的中华帝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外关系开始发生重要变化。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至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同外国使团曾就其谒见...  相似文献   

11.
1792年,英国派了以马戛尔尼为首的使团访华。使团出访的目的并非是简单的“进献表贡”,其最重要的任务乃是打破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要求清政府进一步开放通商口岸,消除英国对华贸易的限制。其次是希冀中英两国能建立和平、平等、长久的外交关系,并能派遣驻华使节。再者,要求清政府同意英国传教士来华传教是使团的又一任务。为了表达英国政府与清政府建交的诚意,同时也为了炫耀英国的国威、实力,使团带来显示英国科学和工业水平的天文地理仪器、工矿产品、日用品、工艺品等作为礼品,还带来了当时先进的军事武器如铜炮等。  相似文献   

12.
马葛尔尼使团访华是中荚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乾隆政府热情地接待了它,但通过救谕有理有节地婉拒了使团在商贸和政治上的不合宜请求,主要是维护了清王朝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荚两国异质文明之间的冲突反映和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关于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一事,多种著作均称,使团是以给乾隆皇帝祝寿的名义来中国的。实际上并非如此。之所以产生祝寿说,非因英人冒借名义,实源于对英方致两广总督信件的误译。翻译的错位则是传统华夷观念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王建华 《历史学习》2001,(11):26-26
不少人认为蒲安臣使团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外交使团。其实不然,在此之前,1866年清政府曾派斌椿使团随赫德出访欧洲。  相似文献   

15.
问题解答     
问:为什么说香港不是殖民地? 答: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国人民举国欢庆的大事。纵观香港历史,英国在香港实行了一百五十余年的殖民统治,那么能不能说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呢?不能!为什么?这还得从英国占领香港时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说起。 首先,我们应追溯一下英国人占领香港的历史。最早来到香港一带的英国人,当属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卡罗利那号”商船了,该船在大屿山海域停泊了两个多月之久。清乾隆六年(1741年)又有英国兵舰“辛迪号”驶入港岛南部,停船修理。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英国遣华特使马戛尔尼率使团乘“狮子号”军舰经香港北上直取天津,然后进京,为从香港北上天津开辟了航道。清嘉  相似文献   

16.
(一) 当《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家诵户传,掀起一股“中国热”四、五个世纪之后,当利玛窦首次将《万国全图》展现在惊诧无比的中国人面前两个半世纪之后,当西方传教士将他们测绘的中国地形图《皇舆全图》呈献在康熙大帝的御案上近一个半世纪之后,至少在马戛尔尼的使团乘槎东来半个世纪之后,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国情、军情、民情几乎可说了如指掌,英国才敢派出兵舰轰击天朝的大门,而挨了当头棒喝的道光皇帝对英国的底蕴却一无所知,甚至不得不靠审讯“白夷”战俘来了解:英国距中国多远?  相似文献   

17.
威妥玛(T.F.Wade)是晚清英国驻华公使,是近代中西关系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本文以郭嵩焘使团出使英国为例,论述这位殖民者在英国侵华过程中所起的恶劣作用及其殖民心态。鸦片战争以后,国门虽被打开,但清政府对外界知之甚少,尤其是对国际外交知识一无所知,出于对礼节、经费、出使人员等问题的考虑,清政府在正式派遣驻外使团这个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定,只是在1866年派斌椿随赫德(Robert Hart)游历欧洲,1868—1870年派志刚等人随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出访欧美和1870—1871年派崇厚使团出使法国等三次临时性遣使。三次遣使后,清政府高层逐渐认识到遣使驻外的重要性。而  相似文献   

18.
马戛尔尼眼中的“康乾盛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大英帝国向中国派出了马戛尔尼勋爵率领的庞大使团,分乘五艘船只,经过10个月的航行,于7月底到达天津大沽口外,9月14日在承德避暑山庄觐见了乾隆皇帝。马戛尔尼是英国著名的外交官,曾先后任驻俄国公使,英国印度殖民地的马德拉斯总督。  相似文献   

19.
一、通商问题与战争的发动清朝统治在乾隆、嘉庆年间开始走向衰败,但在东方世界,它仍然是最强大的国家。英国自18世纪开始,即企图以外交和贸易手段达到进入中国市场的目的。在外交方面,自18世纪下半期开始,英国政府多次派遣使臣访华。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率领的使团以祝寿为名访华,递交英王国书,提出扩大通商。派遣使臣常驻中国、保护英国人在华利益和指定一小岛供英国船停泊和存放货物并允许英国人居住等要求。乾隆皇帝从维护“天朝体制”的考虑出发,对其要求予以驳斥和拒绝。此后,虽有英使阿美士德于1815年再次来华…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第二个外交使团,不少人认为是1868—1870年间出访的蒲安臣使团,其实不然。1866年清政府曾派出斌椿使团访问欧洲各国。 1866年2月恭亲王奕訢上奏朝廷,乞派使团出访。其理由是,“查自各国换约以来,洋人往来中国,于各省一切情形日臻熟悉,而外国情形,中国未能周知,于办理交涉事件,终虞隔膜”,因此亟需”派员前往各国。探其利弊,以期稍识端倪,借资筹计”。恭亲王此时上奏的另一个原因是,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