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论大学办学特色的内涵、特征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办学特色是社会发展与大学自身改革建设的需要,大学形成办学特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大学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历史与发展的一致性、个性与共性的一致性、无形与有形的一致性、理念与实践的一致性四个方面。当前我国大学形成办学特色还存在着诸多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推进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包含理念与行动、目标与举措、道路与模式在内的综合性概念。绿色发展问题不仅是实践问题,也是理论问题。从哲学视角看,绿色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和价值论的有关原理。具体来说,绿色发展体现了唯物论关于认识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体现了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基本观点,体现了价值论关于可持续发展与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我们不仅需要新课程理念的武装,更需要实践新课程的具体行动。没有理念,实践就会盲目;没有实践,理念就会空洞;知和行缺一不可。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行动,而实实在在地实施新课程,应关注三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大学"去行政化"的基本内涵就是强调大学管理工作要遵循大学发展规律,体现大学自治;遵循大学学术规律,体现学术自由;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体现育人为本。在大学"去行政化"背景下,专业化发展将成为大学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这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大学维护自治传统的客观必然、是大学管理者自我发展的现实需要,也基于大学管理实践中存在问题的理论回应。  相似文献   

5.
编辑手记     
《中国教师》2009,(21):1-1
<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离,在教育发展中作为一种事实状态存在已久。就中国教育的现状而言,对于这一事实,或许还需要研究,但更需要采取行动去改变。让人欣慰的是,近十几年来,中国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正在努力地相互"靠近"。这种"靠近",不仅体现在教育实践者对于教育理论的触摸、领会、运用、创新上,也体现在教育理论工作者对于教育实践的关注、理解、感悟、参与上。这种"靠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校本教研理念,其目的是在学校建立新型教研制度,适应新课程改革与发展需要,而对校本教研的认识与制度建设,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学分制是现代大学所采用的一种旨在有效协调知识、社会需要、学时和学生发展之间关系的基本教育教学制度,包含了具有浓厚的现代元素的大学教育理念和精神.我国大学学分制改革曾经令人感到耳目一新,但由于有关认识和做法出现了偏差,改革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深化学分制改革,大学应当根据其教育原理,遵循有关基本原则要求,走出观念和实践的误区,稳步推进行动方案,以开创教育教学工作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校本教研理念,其目的是在学校建立新型教研制度,适应新课程改革与发展需要,而对校本教研的认识与制度建设,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中学教育》2015,(5):5-10
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不仅需要在思想层面上澄清改革的理念性问题,绘制改革蓝图,还需要在行动层面上明确改革的操作性问题,实现改革蓝图。在现实的教育改革中,教育专家充当"思想者"来绘制改革蓝图,遵从的是"理论逻辑";而学校教师则扮演"行动者"来实现蓝图,遵从的是"实践逻辑"。在很大程度上,当前教育改革遭遇困境不是因为"思想者"绘制的蓝图不完美,也不是因为"行动者"的执行能力欠缺,而是犯了以"理论逻辑"代替"实践逻辑"的错误,"思"与"行"断裂,忽视了教育实践的自在逻辑。  相似文献   

10.
欧洲新教育运动,是充满教育智慧的教育革新运动,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兴起的,不仅在思想观念上对传统教育的挑战和否定,还通过教育行动诠释出新的教育精神。欧洲新教育运动的教育智慧主要体现在新教育运动的倡导者阐述的教育理论及其教育实践中,具有普适价值,对已走入改革深水区的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尤其是其实践革新仍不失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个性的综合体现,反映一所大学的价值取向和发展取向。大学精神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在的,更是未来的。面对我国大学精神建设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坚持以和谐理念为核心,培育大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自由民主的人文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兼容并包的开放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打造和谐校园,将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赋予大学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学学科建设的主要症结是其封闭性,它严重阻碍了大学学科及其学术的发展。开放性应是大学学科建设的应然追求和生命所在。中国大学学科建设只有追求面向社会、面向学科、面向大学内在组织以及面向大学生命价值的适度开放,才能获得更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报恩情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从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来看,仍存在着教育观念落后、目标不明确、方式方法简单划一等诸多问题。因此,高校要从转变教育观念、完善感恩教育课程、创新感恩教育方式、创设感恩文化等方面来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素养,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进,高校深入发展迎来了严峻挑战。通过帕累托改进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帕累托最优成为校友工作开展、校友资源开发的理论依据和现实目标;结合高校发展特征,指出我国高校校友工作开展受开发理念、管理机制、支持力度及意识培育等方面的综合作用;基于此,提出校友工作有效开展需在完善工作机制、树立服务意识、加大扶持力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友意识培育的多维框架内进行。  相似文献   

15.
制度创新:我国大学实现转型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论是从发达国家大学的经验,还是从我国大学发展所面临的任务和困境来说,都需要大学制度不断创新.当前,在我国宏观的大学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还要不失时机地着手大学内部制度的“再造”.鉴于我国大学较强的外部约束以及内部行政权力泛化的现实,我国大学制度创新主要围绕回归大学的学术组织特性展开,建立既能适应社会需要又能激发学术创新力的制度结构.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办公室人员的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经济时代不同于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时代,它对高校办公室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校办公室工作人员有多种意识,即政治敏锐意识、创新意识、终身学习意识、团结协作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公关意识、竞争意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我国大学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发展与教育创新正成为大学发展的主旋律,然而,在科学与创新的视野下,可以发现,决定当代大学发展成败的关键已从硬实力的增长转向软实力的提升。软实力建设不仅演绎了中国当代大学曾有的辉煌和面临的挑战,更展示了中国大学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中国大学软实力建设的核心是廓清大学软实力概念,关键是重建大学文化、设计制度体系、更新发展战略形象。  相似文献   

18.
浅析新建本科院校的核心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的核心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并被抽象出来的共同意识和价值观念,它具有引领大学文化、思想潮流,抵制各种错误、腐朽思想的作用。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对核心文化建设缺少足够的重视,核心文化的影响力弱。新建本科院校建设核心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核心文化的内涵又要提升文化的层次和品位,并通过营造环境展现核心文化,充分发挥核心文化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创业型大学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本文以福州大学为例,从社会因素和学校自身因素两方面阐释了其走创业型大学强校之路的战略选择,分析了创业型大学的特殊性对于管理干部的素质要求,提出了在这种新型高校治理模式下完善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大学理念视角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反思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学理念是大学文化中的核心要素,决定着大学的使命和发展目标。我国大学当前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偏差,即工具人成为现代大学的培养目标、受教育者的个性需求没有得到重视、不同院校之间的培养目标一致。要以具有鲜明道德意识、人格健全的社会人,具有持续学习发展能力的学习人,具有宽厚专业背景的技术人作为本科人才的基本特征。构建适应现代大学理念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将追求高深学问与服务社会协调统一起来,实现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通过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实现社会需求与个人发展的和谐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