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太空取样2006年1月15日,历时7年飞越了48亿公里的“星尘号”探测器的返回舱,在美国犹他州沙漠中成功着陆。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的速度达到了每小时4.6万公里,比子弹的速度还快10倍,这使得它就像一颗红色的火球划过夜空。在降落伞的帮助下,它最后仅以每小时16公里的速度触地,在地  相似文献   

2.
2006年1月15日,历时7年飞越了48亿公里的“星尘号”探测器的返回舱,在美国犹他州沙漠中成功着陆。  相似文献   

3.
据专家介绍,“神舟”五号在轨飞行14圈后开始返回,这时飞船开始在344公里高的轨道上制动。其实,就像刹车一样,先是飞船在轨道上呈90°转弯,然后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轨道舱继续在轨道上进行对地观测,而返回舱和推进舱再转90°,正好与原来的飞行方向相反喷气,起到减速的作用。这时返回舱开始脱离原来的轨道,进行无动力飞行。飞行至距地面  相似文献   

4.
2006年1月15日,历时7年、飞越了48亿公里的“星尘号”探测器的返回舱,在美国犹他州的沙漠中成功着陆。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的速度达到了空前的每小时4.6万公里,比子弹的速度还快10倍,这使得它就像一颗红色的火球划过夜空。在降落伞的帮助下,它最后仅以每小时16公里的速度触地,在地面反弹了3次后便稳稳地停了下来。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得到彗星物质和星际尘埃样本,并将它们成功地带回地球。彗星探测一直是人类了解太阳系、行星和生命起源的重要途径。由于技术限制,科学家直到最近几年才获得了彗星构成的第一手资料。2005年7月的“深度撞击”,…  相似文献   

5.
"神六"回家之路并不轻松.为什么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是要过"烧蚀关".在距地球约100公里处,返回舱开始进入大气层.此时,飞船会变成一团火球,表面达到上千摄氏度的高温.  相似文献   

6.
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神舟六号”飞船在近5天5夜、约325万公里的太空飞行中,两名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经历了76次日出日落, 成功进行了穿越轨道舱与返回舱、工效学评价、医学实验、轨道舱飞船设备操作等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 并各自睡了5次觉,吃了15顿饭后(期间还与家人、胡锦涛总书记进行了天地间的通话),返回舱缓缓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随着在太空飞行了 115个多小时的航天员离开船舱,我国首次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学课》2004,(2)
“神舟”五号返回舱正在上海展览。为了帮助市民看懂“神舟”五号返回舱,“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总指挥、副总设计师施金苗为市民“解读”返回舱。施金苗介绍说,看“神舟”五号返回舱,首先要看的是“前后之别”。现在返回舱正对观众的一面,有明显的烧蚀痕迹,舱体已呈暗褐色,说明它是进入大气层时朝下的一面。也就是说,进入大气层后返回舱与大气发生剧烈摩擦,产生的高温主要烧蚀的就是这一面。而背对观众的一面,是非烧蚀面,基本完好地保留了原来的颜色,舱壁防热结构也完好,这说明返回舱是以非常稳定的姿态返回大气层的。如果发生翻滚,返回…  相似文献   

8.
2006年1月15日,美国“星尘”号探测器结束了历时7年、跨越46亿千米的太空旅程,重达46千克的返回舱携带着彗星微粒和星际尘埃样本安全返回地球。返回舱进入大气层的速度为每小时46444千米,是音速的45倍,这是迄今人造物体的最高速度。高速摩擦所产生的返回舱表面温度达3000摄氏度,多次减速又造成了返回舱剧烈震动, 而返回舱则始终经受住了这些考验,完好地带回了人类首次从彗星采  相似文献   

9.
例题设想宇航员完成了对火星表面的科学考察任务,乘坐返回舱返回围绕火星做圆周运动的轨道舱,如图所示。为了安全,返回舱与轨道舱对接时,必须具有相同的速度。求该宇航员乘坐的返回舱至少需要获得多少能量,才能返回轨道舱?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2003年10月16日6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相差4.8公里。返回舱完好元损,航天员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训练:科海泛舟“神六”回家之路并不轻松。为什么呢? 且听我慢慢道来。一是要过“烧蚀关”。在距地球约100公里处,返回舱开始进入大气层。此时,飞船会变成一团火球,表面达到上千摄氏度的高温。同时,还要过“黑障关”。进入大气层,  相似文献   

12.
今天,爸爸带我去上海科技馆参观了神舟九号返回舱.我一走进一楼大厅就看见航天英雄刘洋、杨利伟的照片.据我了解,美国人阿姆斯特朗是全世界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杨利伟是中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航天员,刘洋是中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女航天员,他们真了不起呀! 我们沿着参观通道看见了太阳能板和水在太空中飘动的照片.我走到大厅正中央,那里放着一座外表被烧得面目全非的返回舱.解说板上写着:返回舱在以超高速进入大气层时会产生冲击波,使返回舱表面与周围气体分子呈黏滞状态,温度不易散发,形成一个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的高温区.高温区内的返回舱表面材料会被烧蚀.  相似文献   

13.
宇宙飞船由推进舱、轨道舱、返回舱等部分组成,其中轨道舱和返回舱为密封舱,是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的空间。航天员的工作、饮食和睡眠都在轨道舱内进行。为防止水在失重状态下四处飘逸,航天员  相似文献   

14.
“神舟”三号飞船于3月25日发射升空。经过7天的飞行,装载有科学技术实验仪器的返回舱顺利返回地面。当科学家打开返回舱舱盖时,一个酷似真人的航天员出现在人们眼前。他就是——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0月12日9时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飞行,绕地球76圈后,飞船返回舱顺利回归,在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朗牧场的主着陆场飘然落地。这期间,火箭上和返回舱内的数个摄像头及时地把有关信息传回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并实时公诸于世,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信心。但是,其间返回舱还是有近两分钟时间失去了与地面的联系,因为此时返回舱正通过“黑障”区。据专家说,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发射阶段和返回阶段对航天员和飞船的考验最大,而返回阶段尤为突出。在距地面大约80千米的高度,返…  相似文献   

16.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整。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在5天115小时32分绕地球77圈325万公里的飞行后,神舟六号返回舱于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中部草原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平安返回。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  相似文献   

17.
无论卫星还是飞船 ,在发射升空时 ,人们都无法看到她的庐山真面目。这是因为火箭顶端的整流罩要把她们严密地遮挡保护起来。那么 ,神舟三号飞船究竟长得什么样呢 ?说起来 ,与神舟一号、神舟二号飞船相比 ,神舟三号从外形和结构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所不同的只是在内部所做的一些改进。具体来说 ,神舟三号飞船是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部分组成。返回舱在飞船的中部 ,为密闭结构 ,其前端有舱门 ,供宇航员进出轨道舱使用。其外形为大钝头倒锥体的钟形。据介绍 ,神舟号的返回舱容器是世界上已有的近地轨道飞船中最大的一个。返回舱是航天员的…  相似文献   

18.
2016年6月26日,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的、我国新一代多用途载人飞船的缩比返回舱,在沙漠腹地成功着陆.你可知道这一新闻背后隐藏着多少科技创新? 以故障方式返回 长征七号首飞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除了这是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第一次发射,海南文昌发射场第一次使用,还因为它搭载了我国新一代多用途载人飞船的缩比返回舱;而且在该返回舱的返回阶段,首次采用了“弹道式返回”.  相似文献   

19.
宿双宁说,“神舟”飞船由推进舱、轨道舱、返回舱等部分组成,其中轨道舱和返回舱为密封舱,是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的空间。航天员的工作、饮食和睡眠都在轨道舱内进行。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在密封舱内为航天员创造一个接  相似文献   

20.
据神舟六号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介绍,神舟六号构型与神舟五号相同,由返回舱、轨道舱和推进舱3个舱段构成。按照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的飞行状态,3个舱段由前到后的安装次序是: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