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沼气池的投料与产气──沼气技术系列讲座之二赵建营建池要做的第一项工作,首先是根据自己的庭院布局,在背风、向阳、土质坚硬、地下水位低的位置,设计出符合产气量需要,与厕所、禽舍相结合的沼气池建池图纸。沼气池设计容积,根据沼气产气率、原料产气率和人均日耗气...  相似文献   

2.
大学校长会下辖的大学三改四工作小组于1999年1月在香港理工大学举行论坛,广泛咨询社会人士对大学四年制及中学教育模式的意见。大学三改四工作小组于1998年9月发表了大学学制“三改四”的咨询文件,提议大学改  相似文献   

3.
二十二、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利用技术,(一)南方“猪-沼-果”工程。1、技术简介。该工程是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将生猪、果业生产结合起来,达到系统内能源、饲料、肥料良性利用的一项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通俗地说,就是利用人畜粪便入池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农户做饭点灯,沼肥用于施果树,果园套种蔬菜或饲料作物,满足生猪的饲料要求。  相似文献   

4.
遵义市“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探索,其主要任务和目标与党中央明确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一致,“七个一”和“五通三改三建”的具体创建内容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和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5.
垃圾是资源的错位。新农村建设必须根据系统工程的序曲计原理,以沼气为纽带,按照“人居———种植———养殖———沼气”四位一体的生态家园模式,使不可再生资源科学利用,让可再生资源重复利用,在生产绿色产品的同时,从根本上改变广大农村脏、乱、差的面貌,达到村容整洁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探索学校与行业、社会联合办学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尚是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类型,根据我国国情,通过“三改一补”来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这是我国发展高职教育的特点,面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这个新的教育类型以及我院是由“三改一补”学校改制过来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就必须打破以学校为本位的办学模式。基于这种认识,学院首先提出牢固树立扎根于社会办学的思想,探索学校与行业、社会联合办学模式,通过产学研合作的途径,寻求建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也称“四位一体”)。它是依据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养业结合,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在农户庭院或田园、全封闭状态下,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日光温室连结在一起,组成“四位一体”综合利用体系。它是在同一块土地上,实现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建立一个生物种群较多,  相似文献   

8.
高职学制"三改二"利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三改二"的六大有利因素和八大问题,提出了"三改二"的八项对策.指出学制改革应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多元化和多样化要求、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符合法律规定,要重视"三改二"所带来的教育变革和管理变革.  相似文献   

9.
沼气技术系列讲座之四──沼气池的使用与管理沼气地产气后,要使其产气旺、寿命长、安全运转,很重要的是要重视池体的日常养护与管理。常言说:“三分建池,七分管理”,即是此意。一、池体的养护与密封。新建池需两周以上注水保潮凝固期,期间,既不能马上投料,也不能...  相似文献   

10.
调动教师积极性的“三改”青冈县第三中学校钱智武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根据我的实践经验,采取“三改”之法,很见成效。一、改“命令式”为“交心式”。现在的学校管理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命令式”的管理方法,这种方法,抑制了...  相似文献   

11.
在花江示范区,以花椒的种植为切入点,沼气建设为纽带,养殖业为主要内容,建立了“猪—沼—椒”能源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该模式对花江峡谷区石漠化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但由于养殖饲料主要靠市场供给,影响了其自身的良性循环。为此,在此模式的基础上试验示范“草—鹅—沼”模式,作为“猪—沼—椒”模式的完善、补充。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数字电路"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我院多位老师讲授该门课程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教学质量的提高应从加强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入手,面向工程实际,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3.
我国建筑学界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广场只能称之为类广场,这是以西方城市广场的定义套解我国古代的城市广场。如果站在人类生存化的广阔视野,从城市居民创建生存环境、占据和利用室外公共活动空间的角度探讨这一问题,完全有理由认为,中国古代不仅拥有城市广场,而且拥有丰富的广场化。中国古代广场的基本模式是“庭院广场”,它是中国古代宗法社会化体系的标志,它的形成、延续与落后于近代世界的数千年农业化血肉同躯,但是,它所体现的人与自然多元共存,整体发展的生命意识却在后工业时代大放异彩,对于今天正确地认识理解广场化中人的各种需要、建构新型的广场化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灰色系统建模方法,对试验基地的低丘马尾松林区庭园植树的经济收入建立了预测模型,并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有关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在低丘陵地区庭园植树比山地造林有着较高的收益,是提高低丘马尾松林生产力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5.
院落是中国传统的居住空间形式,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居住观念。文章主要从院落在住宅空间中的运用、院落新形式、现代住宅的院落建构等方面探讨院落在现代居住空间中的继承与发扬,并呼唤人们更好地传承文脉,构建有“中国味儿”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6.
"来""去"的位移阐释与"起来""起去"的不对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道锋 《巢湖学院学报》2003,5(6):95-97,123
“来”具有“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靠近”的语义特征,“去”具有“离开说话人所在的位置或者文学作品中某一特定位置向另一地点运动”的语义特征。在“位移变化”的语义特征上,“起来”偏离了“来”,而“起去”与“去”却保持着一致。这种语义上的差异导致了“起来”起去”语法功能的不对称,主要表现为“v起来”和“v起去”中“v”的范围不对等。  相似文献   

17.
崔颢的《黄鹤楼》是精美绝伦而又通俗易诵的唐诗经典之一。《黄鹤楼》传诵之初,李白登斯楼尝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叹。一首《黄鹤楼》竟让绝代诗仙称首,实在是一个奇迹。于是唐代以来的接受者围绕《黄鹤楼》及其影响,展开了热烈争论。一部《黄鹤楼》的接受史也因此可以一分为三:一是由《黄鹤楼》的影响史引发的"影响的焦虑";二是"崔颢体"的提出及美学阐释;三是崔李"优劣论"中表现的"批评的焦虑"。从"影响的焦虑"到"批评的焦虑",是《黄鹤楼》和《凤凰台》接受史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文学经典接受史中较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与德治都是管理国家、治理社会的重要手段 ,二者相辅相成 ,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法治与德治的结合是长治久安、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我国当前的“随笔”和“文化散文”热,阐明呈现这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由,着重论述了“随笔”和“文化散文”的文体特征,指出它们虽然各有其相对独立的文体个性,但从文体源流和类型字上看,其仍旧归属于散文。文化品格是中国散文不可或缺的传统。  相似文献   

20.
“不但P,而且Q”常被看做递进复句的典型形式。本文通过对大量语言材料的分析发现:(1)P与Q在语义上并非总是前经后重、并列,有时Q是对P的补充,甚至P重Q轻的情况都很常见;(2)有时“不但”可用可不用,主要视话语中心的需要与说话人视觉变化,有时“不但……而且”必须配对使用,有时只能单用“而且”,这主要受制于某种特定条件。本文从语义、结构及语用的角度探讨合用与单用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