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在于"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要重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宗旨在于“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那么,在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中如何体现上述要求,开展创造性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可以说,关键在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是要在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前提下,培养他们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知识的教育也要重视能力的培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知识观、能力观,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  相似文献   

4.
初中历史活动课的实施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宗旨,是"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这就要求历史教师灵活地运用新教材,开展创造性教学,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5.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是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每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首先要加强双基教学,为创新活动奠定知识基础;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后要注意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7.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是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学习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点。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满足学生主动学习、拓宽知识面、积累知识的需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利用信息自我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形成精深、广博的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体现了时代要求,课程目标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程设计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因此,实施新课程标准要彻底改革以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而以上诸多能力的基础应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此,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体系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学劳技课的知识构建不同于其他学科,作为一门立足于实践、高度综合的课程,劳技课的实践要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要让学生积极参加动手活动.  相似文献   

11.
李金丽 《职业技术》2009,(10):66-66
一、多媒体网络技术推进了教育、教学的改革 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能力。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焦春燕 《宣武教育》2003,(12):29-3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走出校门的学生不仅要善于吸纳、应用不断出现的新知识,而且要具有知识创新意识和能力。语文学科作为新课改中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赵永升 《成才之路》2014,(15):55-55
正新一轮生物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创新教育教学手段,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学习、合作、探究能力。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改革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学习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开发学生探究潜能"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他们掌握知识的前提。生物知识的讲述比较枯燥,在具体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创新自己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能力是从事开放教育的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只注重教师的教,而乎视了学生的学,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把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放在同一目标上,并用整体思想构建学生能力培养的体系,将能力培养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 ,高度重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一、确立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培养创新精神是以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观念为基础的。强调创新不是不要知识 ,而是要正确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观念与创新的关系 ,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即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更要使他们掌握“点金术”;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在知识爆炸性膨胀的今天 ,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与知识总量相比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7.
知识链理论是组织进行知识管理,培育知识创新竞争力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于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高教改革与创新同样具有突出的指导意义。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竞争力,教学活动中应视学生个体为一个完整的狭义组织,围绕帮助学生建立自主管理知识链的主体意识和管理能力来进行教学创新。根据知识链运行的内在机理,教学创新重点要围绕知识链的主体即教学组织的教学观念、客体即知识链上的知识活动结构以及知识链运行的环境角度进行系统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3 + X”高考和新的课程改革对中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素质成了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历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方向。历史教学要进行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应用能力 ,需要做到 :一是更新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 ,强化教师教育创新意识 ;二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营造学生自主学习情境 ;三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总结及应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改革课堂教学思想,端正教学方向   二十一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时代,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跨世纪的新型人才,首先是要改变课堂教学思想。为此,一要树立培养各类优秀人才的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二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求“智育工作要改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